消化不良中医诊疗

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的症状群,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的产生与胃肠疾病有关,也可由胰、胆、肝脏疾病等引起。消化不良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其中FD患者的症状源于上腹部,血生化和内镜等检查无异常发现,其临床表现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属中医“痞满”、“胃脘痛”、“积滞”范畴。

发病机制

····

器质性消化不良OD

消化性溃疡和胃食管反流病最为多见,消化系统恶性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在我国也不少见。

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也可引起消化不良,如糖尿 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 及硬皮病等。

某些药物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选择性环氧合酶 (COX)-2抑制剂、茶碱、口服抗生素和补钾剂等均可引起消化 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增加、幽门 螺杆菌(Hp)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几方面。

病因病机

····

病本病多由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饮食不节、食滞胃脘;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日久失治、寒热错杂或虚火内盛、胃阴不足等所致。诸多原因导致脾胃损伤,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形成食积、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阻于中焦,胃中气机阻滞,升降失常,导致胃肠运动功能紊乱;土虚木乘,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脘腹胀满、疼痛、嘈杂、嗳气等一系列症状。

本病病位在胃,主要涉及肝、脾二脏,情志不畅和饮食积滞存在于消化不良发病的整个过程,脾虚气滞是消化不良的中心病理环节。

诊断

····

1. 临床表现

消化不良的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询问病史时需了解:

①消化不良症状及其程度和频度;

②症状的发生与进餐的关系,有无夜间出现症状以及症状与体位、排便的关系;

③进食量有无改变,有无体质量下降以及营养状况;

④患者的进食行为、心理状态以及是否影响生活质量;⑤有无重叠症状,如烧心、反酸、腹泻或便秘等;

⑥引起消化不良的可能病因,注意有无报警征象。

报警征象包括:消瘦、贫血、上腹包块、频繁呕吐、呕血或黑便、年龄>40岁的初发病者、有肿瘤家族史等。对有报警征象者建议及时行相关检查。对有精神心理障碍者,也建议及时进行检查。明确或排除器质性疾病对解释病情及治疗更为有利。

2. 相关检查

对初诊的消化不良患者应在详细采集病史和进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建议将胃镜检查作为消化不良诊断的主要手段。

其他辅助检查包括肝、肾功能以及血糖等生化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检测,必要时行腹部CT扫描。

对经验性治疗或常规治疗无效的FD患者可行Hp检查。

对怀疑胃肠外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患者,应选择相应的检查以利病因诊断。

对症状严重或对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的FD患者,可行胃电图、胃排空、胃容纳功能和感知功能检查,对其动力和感知功能进行评估,指导调整治疗方案。

3. 诊断标准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上腹痛综合征”和“餐后不适综合征”, 还需注意其与胃食管反流病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功能性胃肠病的重叠的特点。器质性消化不良可参照原发病进行诊断。

4. 中医病名

①以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痞满”、“积滞”的范畴;

②以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为主症者,应属于中医“胃痛”范畴。

5. 证候分类标准

5.1 脾虚气滞证

主症:①胃脘痞闷或胀痛;②食少纳呆。次症:①纳少泛恶;②嗳气呃逆;③疲乏无力;④舌淡,苔薄白;⑤脉细弦。

5.2 肝胃不和证 主症:①胃部胀痛;②两胁胀满。次症:①每因情志不畅而发作或加重;②痞塞不舒;③心烦易怒;④善叹息;⑤舌淡红,苔薄白;⑥脉弦。

5.3 脾胃湿热证 主症:①脘腹痞满或疼痛;②舌苔黄厚腻。次症:①口干口苦;②身重困倦;③恶心呕吐;④小便短黄;⑤食少纳呆;⑥脉滑。

5.4 脾胃虚寒证 主症:①胃寒隐痛或痞满;②喜温喜按。次症:①泛吐清水;②食少纳呆;③神疲倦怠;④手足不温;⑤大便溏薄;⑥舌淡苔白;⑦脉细弱。

5.5 寒热错杂证 主症:①胃脘痞满或疼痛;②舌淡苔黄。次症:①遇冷加重;②肢冷便溏;③嗳气纳呆;④嘈杂泛酸;⑤脉弦细滑。

上述证候确定:主症必备,加次症2项以上即可诊断。

治疗

····

1.辨证治疗

1.1 脾虚气滞证

治法:健脾和胃、理气消胀。

主方:四君子汤(《太平惠明和剂局方》)和香砂枳术丸(《摄生秘剖》)加减。

药物: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枳实、姜厚朴、木香、砂仁、醋延胡索、法半夏。

1.2 肝胃不和证

治法:理气解郁、和胃降逆。

主方: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加减。

药物:柴胡、枳壳、川芎、制香附、苏梗、白芍、陈皮、法半夏、生甘草。

1.3 脾胃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方:连朴饮(《霍乱论》)加减。

药物:黄连、姜厚朴、石菖蒲、法半夏、黄芩、陈皮、芦根、茵陈、生薏苡仁。

1.4 脾胃虚寒证

治法:健脾和胃、温中散寒。

主方:理中丸(《伤寒论》)加减。

药物:党参、炒白术、干姜、炙甘草、苏梗、姜厚朴、炒神曲、荜茇、制香附。

1.5 寒热错杂证

治法:辛开苦降、和胃开痞。

主方:半夏泻心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清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生甘草、姜厚朴、炒神曲、煅瓦楞子。

2随症加减

胃胀明显者可加枳壳、柴胡;

纳食减少(早饱)者可加鸡内金、神曲加量;

伤食积滞者加炒莱菔子、焦山楂等;

胃痛明显痛可加川楝子、延胡索;

嘈杂明显者,可加吴茱萸、黄连。

3.中成药治疗

①气滞胃痛颗粒/三九胃泰颗粒(无糖型)/胃苏颗粒/达立通颗粒,适用于气滞证。

②枳术丸,适用于脾虚气滞证。

③金佛止痛丸,  适用于肝胃不和证。

④加味保和丸,适用于湿滞食积,脾失健运证。

⑤养胃舒胶囊,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⑥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胃乃安胶囊/参苓白术丸,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⑦虚寒胃痛颗粒/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适用于脾胃虚寒证。

⑧荆花胃康胶丸,适用于寒热错杂证。

4.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或针药联合治疗也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可供选择的手段,一些临床报道证明针灸对胃肠道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其对胃动力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功能,可能是改善FD症状的病理基础 。

体针疗法中实证常取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穴位为主,以毫针刺,采用泻法;常取足三里、天枢、中脘、内关、期门、阳陵泉等。虚证常取背俞穴、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毫针刺,采用补法。常取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气海等。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0)

相关推荐

  • 浮脉:关上土衰兼木旺。

    作者:Catking371 好久没有贴子,因最近两年都很忙,一直没有把心沉静下来,所以关于"浮"脉,我只写了两篇短文,一时仓促也不全面.今天继续说说濒湖脉学中"浮&quo ...

  • 肾的问题--肾高压的中医诊疗

    08 - 辛.梁冬对话倪海厦3上--肾高血压的中医诊疗 针对高血压把堵塞的部分冲破溢血出来,绝大部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血压的原因,临床上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都是肾脏功能有问题引起的. 因为肾脏功能出现 ...

  • ​跟痛症(足跟痛)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骨伤科学>(第9版)(王和鸣.黄桂成主编,中国 ...

  • 腮腺炎中医诊疗一例(跟师笔记)2020年...

    2020年04月28日 姓名:黄某某 : 性别:女        年龄:42 主  诉:左腮腺肿痛2天: 现病史: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腮腺红肿热痛,触痛明显,口稍干,咽痛,纳可,寐安,双手冰冷,大 ...

  • 国学文化太美-常见疾病中医诊疗【不断更新中】

    {失眠.心脏病.肿瘤.癌症.糖尿病.皮肤病,儿科...} 1.1 失眠问题 1.国学堂--失眠的中医诊疗 2.21天冥想之旅话语引导(1--21) 3.国学堂--中医阴阳智慧.己.[睡眠·失眠] 4. ...

  •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ZY/T001.9~94 ...

  • 老年常见病中医诊疗方案发布,官方点名这些药

    来源 / 山西省卫健委 老年人最常见的几类疾病怎么治?这份参考书式的诊疗模板,建议所有基层医生收藏 山西省发布<老年人咳嗽.眩晕.中风.不寐.消渴.胸痹等6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诊疗方案(202 ...

  •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

    孙会斌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 昨天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耳鼻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 ...

  •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 ...

  • 尿频病(尿道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昨天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GB/16751.2-1997)>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