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 巴渝锁钥文峰山
点击蓝色文字 关注我哟
☀ 在这里,你会更懂巫山!
文峰突兀莽苍,屹立于巫峡西口,为巴渝之锁钥,因山形“尖耸如文笔,关一邑文风”,而得名。又因三峡工程蓄水前,其山下有箜篌滩,江流至此一束,湍急涛回,声如熊吼,所以又名箜篌山、驱熊山。
◆文峰旧貌
文峰自古为巫山的文化名山,游览胜地。
文峰山顶,明代建有道观,名“凌云观”,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重修观宇,即以其山名之“文峰观”,前殿奉祀文昌帝君,后殿奉祀真武祖师。以后历代均有修葺,1949年后,文峰观神像被毁。直到1980年后,殿宇才完全倾圯。从1998年开始,巫山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峰观道教管理委员会,逐渐修复文峰观。
◆复建的文峰观山门
文峰观属全真教龙门派,源于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被明英宗封为“通微显化真人”的张三丰曾到此宣教布道。从清乾隆五十一年开山道人沈本清至今,历代道士派行与武当山相同。过去这里香火极盛,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玄武祖师得道日,九月初九为其诞辰,举办祖师会,香客、游人如织。清光绪十九年《巫山县志·风俗志》载:“初九日为上元……城东有文峰观,城乡士女登山进香者络绎不绝,灯火达旦不息。有三步一揖、五步一拜者,曰烧报母香,大抵为父母求寿,或父母病许愿者为之。”正月初九,大家都争烧第一炷香,往往半夜就打着火把上山,在通往文峰观的“之”字形山路上,香火摇曳,蜿蜒若龙,蔚为壮观。
邑人向承勇《文峰感赋》诗曰:“三千峰外更奇峰,笔立江天隐碧丛。我欲将来作狂舞,山河好入画囊中。”文峰与巫山的文教科举关系密切,“形家以此山为学宫文笔”,关乎巫山的文运。传说明代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有黄龙卧于文峰,次年邑人“郭维桢成进士,人以为其征验云”。文峰观清代碑刻也说,“文明之兆于此卜之”。而文峰观前殿供奉的文昌帝君,就是专门掌管人间文运禄籍之神。现在常有人来求神,保佑子女学习顺利,特别是五六月间,为子女升学来进香的人,更是川流不息。
◆复建后的镇水塔
文峰观下里许,有观音岩,傍岩建一小庙,供奉观音菩萨,相传祈福极灵验。
观后山坳是数十亩草坪,林木茂密,空气清新,可供游人嬉游休憩,林间的几架秋千,更为小孩和年轻人带来乐趣和欢笑。
过去,文峰观的宗教活动往往又和人们登山郊游活动交织在一起。此外,文人骚客平时也爱来此登临送目,饮酒赋诗。明代李一鳌“与曹、马二君,共啸于驱熊之巅”,记叙的就是这种结伴而游文峰时的豪迈之情。
◆文峰观旧貌
清代武英殿大学士卓秉恬来巫山,曾专程登上文峰观一游,目睹文峰观香火之盛,景色之胜,欣然为之题五字匾曰:“道高十二峰”。
据说有个人来此游玩,苦于字墨太浅,“眼前有景道不得”,抓耳挠腮,竟然脱口而出:“今有文峰在,峨嵋算个逑!”还有一个粗人,在这里作出了“登文峰上爬上爬,看长江下流下流”的妙联。这些笑话从侧面说明游文峰者,无不为眼前的美景所打动,连不会吟诗的人也会“诗兴大发”,为之欣喜赞叹。
◆巫山卷烟厂曾经出品的“文峰”牌香烟
登上文峰之巅,站在古文峰观遗址,极目远眺,长江如带,平湖似镜,山势逶迤,白云缭绕,壮观的巫山移民新城,高楼鳞次栉比,大道车水马龙,巫峡长江大桥和龙门大桥,如长虹卧波,雄奇瑰丽。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感叹沧海桑田的巨变。
◆“文革”时期的文峰
向承彦,号巴月山人、建平散人,巫山文化研究会会长。先后编纂出版了《经典中的巫山》《巫山原生态情歌》《巫山历代诗文选注》《历代名人咏巫山》《梦里巫山》《品味巫山》《巫山汉风》《家园》《古老的神女文化》《巫山儿戏》等一系列巫山地方文化专著,另有《巫山趣俗》《巫山巫文化图说》《巫山民间文娱》《巫山民间体育》等多部书稿待梓。
作者现有部分存书待售,联系电话:13983507968
如何关注
①复制本微信号“wsrwdl”,在“添加朋友”中粘贴并搜索号码、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公众号名称“巫山人文地理”,即可找到、关注;
③用手机扫一扫下图或长按下图,选择“识别二维码”,然后关注。
主 编:刘庆芳
微信号:461269457
投 稿:cqwslqf@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