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冷静《<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逆袭的每一步,都需要恒心毅力和目标》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书,也正是看了这本书的自序才知道曾国藩的故事已经如此风靡,并且有了许多妖魔化的版本,他已然被塑造为备受成功学推崇的完美案例。这样一来我倒是暗自窃喜,虽然说我对历史知之甚少,但没被洗脑总是可喜可贺的。
在读书之前,我脑补的曾国藩形象,是一个稳健的穿着官服的老头子。作者的初衷是塑造一个3D的曾国藩,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活生生的人,不刻意单纯的美化或丑化。这本书从曾国藩年轻的时候讲起,讲到他的成长、家庭和官场沉浮。
作为一个历史盲,我一直比较羞于承认自己文科生的身份,在看这本书以前,对曾国藩的了解就是一张白纸,所以任由作者的观点和评价指指点点,一笔一划的勾勒出一个人物形象。
所以,我其实并不知道书中描写的曾国藩是不是真实的,但是作者的意图很明显,他在塑造一个正面的令人敬仰的曾国藩,而且成功的达到了目的。
资质平平一样可能登峰造极
之所以说曾国藩资质平平,主要原因在于他连续多年参加科举考试均未成功,直到第七次才中了秀才。又是好多年后,才中进士点翰林,从此迈开了飞黄腾达的第一步。
如果说时势造英雄,曾国藩的确赶上了一个乱世,大清军队面对太平军节节败退,急需要一支崭新的军队予以抗衡。曾国藩作为一介书生,自己动手创立湘军,苦练兵加思想动员,让军队有纪律有目标有灵魂,这些为他日后不断被提拔创造了机遇。
他在科举考试中拼不过李鸿章等诸多同时代的英雄,用现在的话说,智商情商未见过人之处,却达到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关键在于,他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恒心和耐心。
作者从他留下的笔墨中发现,他坚持写日记,对每天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对自己当天的言行进行自省,比如发了脾气、多看了几眼美女、没有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等,事无巨细,都要进行反思和自我批评,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这种恒心和不断修正自身的态度,是何等的难能可贵。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纠结,天资聪颖与后天努力究竟哪一个更重要,曾国藩的故事无疑是又一个响亮的耳光,这再一次印证了那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
我表弟今年9月刚刚上大学,学校一般,前几天听说他情绪有点不稳定,觉得上学无用,想要退学回家。这样的心情我经历过两回,第一次是刚上大学,第二次是刚上研究生。现在回头想想,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冲动之下卷铺盖回家,但更后悔的是,当我打开一段新篇章的时候,我过多的沉迷在自己的小情绪和他人的人云亦云里,没能在那个时候多看看书。一颗年轻的头脑、一个年轻的身体,我却用它来挥霍时光。
毕竟多数人都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从现在开始努力永远也不算太晚,给自己设定一个理想中的目标,每一天有一个小进步,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有所成。也有可能,在自己的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造诣,为了这一个“可能”,每一次改变自己的一小步,就是整个人生的一大步。
从锋芒毕露到游刃有余
曾国藩初入职场,也曾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书中有一篇讲到他一生的五次耻辱。第一次是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被发布公告责其“文理太浅”;第二次是“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因为精心准备的讲稿画的太难看,又偏偏与他人不同路,使他被朝堂上下取笑;第三次是他抱着与官僚体系的决心上书皇上,甚至指明当今圣上的三个缺点,却难以明志;第四次是在湖南练兵,因为触及当地众多人的利益成为众矢之的,自己差点让闹事的兵给杀了,却引来众人围观看笑话;第五次是筹军饷得不到任何响应,如他本人所说“为江西所唾骂”。
看看他的五次耻辱,被否定、被讥笑、被冷落、被嘲弄、被抛弃,人世间的种种冷遇都被他遇到了。
他的一生中,有过多次卸甲归田的经历,哪怕是以父母双亲守孝为名,行逃离困局之实。他试图逃离官场,却又因不被理解郁郁寡欢,因胸中宏图大志不得施展而落寞自封。
但恰恰是这几次的闭关思考,让他悟到了生存法则,他曾经所经历的嘲笑和磨难,并不全是官场本身的问题,跟他自己一意孤行,锋芒毕露也有很大关系。
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所以当他再次出山,他完全像变了个人,谦虚周全,懂得让步和权衡大局,这种转变为他带来了越来越光明的前途。
我以前总觉得跟着一个唯唯诺诺的领导特别窝囊,不懂拒绝,不懂争辩,永远低眉顺眼逆来顺受。
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然而这段话让我犹如醍醐灌顶,我等作为职场中人,在吐槽环境和他人的同时,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在大环境里面寻找共生的机会,或许真的比硬碰硬的短兵相接更有效果。
这是曾国藩和别人的不同之处,所以他的圆融是质朴刚正为基础的,和世俗的圆滑机智境界不可同日而语。--《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人非生而知之,坚持原则但不盲目,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出发,处理问题圆润通融,这一种游刃有余不能叫做老奸巨猾。
适应规则却独善其身
曾国藩在出任两江总督之后,手中的权力足够大,但作者用“既清又浊”来形容他。
说他清,是因为他生活节俭,连女儿的嫁妆都恪守规定不随物价上涨而变化,一家人的生活费低于普通官员的水平。直至去世后,留下的财产仅2万两左右,这明显与总督级官员的收入不符。
说他浊,是因为他也一样遵循官场的“陋规”,就是下属各官员和衙门的进贡,这在当时是公开的秘密,是财政制度的一个环节。官员们就是靠这个费用来负责公务所需的开支,当然有些人会把一部分落入私囊。 曾国藩在官场应酬上尽量从俗,在遵从成规的同时尽量降低规模。在人情往来上遵循潜规则,但是这些往来甚至在军费报销上,绝不落入自己的口袋。
面对陋规的巨大诱惑,曾国藩仍然坚持做官清廉的初衷,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家人,拒收礼物,最后大家都知道他不收礼的风气,渐渐就什么都没人送了,连想喝点黄酒,都要到街上现打。
他晚年立志整顿吏治,抵制陋规,建立了一套清楚的财政体系,通过在两江地区减赋,为战争后的经济恢复奠定了基础。
他的这种智慧,顺势而为,不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做派正面冲突,毕竟凭借一己之力彻底撼动整个官场的做派,何等困难?
所以他先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身份地位践行清廉,再逐步整顿身边人到辖属地区,这是理智的。如果一身傲骨硬碰硬,势必会遭到利益既得者的强势镇压。
纵观本书中曾国藩的故事,就是一个普通人靠恒心毅力和目标逆袭成功的故事,褒大于贬,这个立场是对是错我并不在意。任何一个人物,但凡有些本事,做成些事情,就永远难逃被批判的命运。
正如该书的跋所言,从批判到建设,这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我们读书读史读传记,不是为了找茬的,而是为了取其精华再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