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54:南宋的情况(四)

宋宁宗死于1224年,无嗣,史弥远拥立宗室赵昀继位,是为宋理宗。史弥远仍然专权,直至他于1233年病死。史弥远死后,理宗大杀其余党,南宋政治有所改善。此时蒙古与南宋联盟伐金,要瓜分其地盘,按规矩是得即有之。南宋的军力太弱,虽然面对垂亡的金国,还是不能摧枯拉朽。结果金亡时,河、淮间的土地尽为蒙古所占,南宋只得淮河北岸的少数州县。此时蒙古人的注意力还不在南方,所以灭金以后将主力移到黄河北岸避夏,河南的地盘则由降附的金将守备。

宋理宗现在面对着一个远比金国强大的外敌,自觉保守联盟坐以待毙是不明智的,于是决定趁着蒙军北撤之机夺取河南地,然后据守潼关到黄河一线与蒙古做长期对峙。这也就是金国最后的防御战略。宋廷于1234年6月间举兵,不满月即收复汴京。这时的河南地,遭到蒙军的破坏,残破不堪,无法供给入境的宋军。宋军主将赵葵在汴京,不等后方军粮运到,即进兵到洛阳。蒙军见宋军孤军深入,回师反攻,又把洛阳攻陷。在汴京的宋军知道蒙军将至,只好自动撤退。是役史称“端平入洛”,南宋无寸土之功,而与蒙古的联盟亦决裂。此时蒙古还致力于西方,未对南宋倾力报复。经此挫折,宋理宗丧失初年的兴复之志,对蒙古只能做消极的防御。

窝阔台死于1241年,此时蒙古对外扩张的战线很广,拥兵的宗王各自为战,向外扩张地盘。至1246年,窝阔台长子贵由始被忽里台大会推举为蒙古大汗。贵由死于1248年,到1251年,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长子蒙哥始被忽里台大会推举继位。蒙哥即位后,先是压平了窝阔台一系贵族的反抗,然后始将注意力转向南方。1254年,蒙哥使其弟忽必烈攻灭大理,沿途且降服吐蕃诸部。蒙古对南宋遂成包围之势。至1258年,蒙哥举大兵攻南宋,自将兵入四川,使忽必烈将兵出湖北。蒙哥在四川,围攻合州数月不能克,他自己亦在阵前受伤,死于军中。忽必烈在湖北,领兵抵抗他的是南宋宰相贾似道。贾似道畏惧蒙古的兵威,不敢战,乃向忽必烈求和,许给蒙古长江以北的地盘。此时忽必烈得到蒙哥的死讯,急于返回草原争权,乃应允和议而去。贾似道返回朝廷,不提求和之事,声称自己击退蒙军获得大捷。蒙古派来讨要割地的使臣皆被贾似道秘密扣押。忽必烈北归,其弟阿里不哥抢先于和林被诸王拥立为蒙古大汗。忽必烈进到开平,也自立为蒙古大汗,时在1260年。蒙古由此陷入内战,至1266年,忽必烈始将阿里不哥的势力压平。这时除了由忽必烈控制的蒙古本部及中国外,成吉思汗所创建的蒙古帝国已分裂为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尔汗国四个部分。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都不承认忽必烈的地位,伊尔汗国虽然表示拥护,实际上也不服从他的诏令。蒙古帝国就此分裂。蒙哥在位时,忽必烈专掌漠南的事务,他手下用西域人、契丹人和汉人颇多,他本人亦熟习中国文化。击败阿里不哥后,忽必烈迁都到燕京,从此他的注意力就集中于中国了。

宋理宗死于1264年,无嗣,其侄赵禥继位,是为宋度宗。宋度宗性格暗弱,又耽于酒色,朝政一委于贾似道。1268年,忽必烈稳定了后方,采纳降将刘整之谏,举大兵攻襄樊。襄樊是南宋长期经营的军事重镇,蒙军强攻不克,遂用围守打援之策。宋廷迭次派遣援军皆被蒙军击败,宋军精锐损失惨重,襄樊守军亦日趋困顿。至1273年,樊城因粮尽被攻克,襄阳守将吕文焕无可自持,遂举城投降。蒙军得襄樊,打开长江水道,顺流而下,江南再无屏障。宋度宗死于1274年,其次子赵㬎继位,是为宋恭帝。恭帝年幼,理宗谢皇后称制。1276年,蒙军沿江南下,克临安,谢太后及恭帝被俘。朝臣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等拥立恭帝庶兄赵昰于福州继位,是为宋端宗。蒙军进至福州,端宗逃亡海上,流徙不定,于1278年忧惧而死。群臣又拥立恭帝弟赵昺于冈州,是为宋末帝。末帝逃至广东崖山,为蒙军所围,陆秀夫负末帝蹈海而死。南宋遂亡,时在1279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