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策略 2

二、语文视角下审题的两个重要地方——叙述方式和设问方式

(一)注意问题的叙述方式

考查函数图像平移的时候,一定是平移哪个函数,即初始函数是哪个函数。在考查充分性和必要性时候,要注意是正常语序还是倒装语序,求有公共点两个向量的数量积,要注意字母的顺序,即夹角是内角还是外角。如:

(二)注意设问的方式

1.平行设问还是递进式设问

有时候为了更好地考查更多的知识,常常采取平行设问,第一问不能为第二问所用,显著特征,“若……”,如果为了考查思维的深度,常常采用递进式设问,要注意第一问为第二问的铺垫性作用。如:

此题为平行设问,第(1)问加了一个“若”,第(2)问不能用。很多学生常常不注意区分,导致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做出来。

2. 开放式设问

三、审题的重要着力点——知识之间的联系

很多条件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考试大纲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所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审题的关键所在。要充分挖掘条件之间的联系、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并且要注意积累常见的联系方式和处理方式。

1. 注意条件之间的联系

在解三角形中,条件往往既有边的关系,又有角的关系,而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都可以实现边角的互化,根据需要,灵活选择。面积公式、余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都有边的乘积,应该常常结合在一起。

注意到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则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2. 注意到结论的提示作用

3. 注意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

四、审题的关键——读出隐含的条件

(一)审出“显性”条件中的“隐形”条件

前面所谓“知识间的联系”,更多地是从呈现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即只是从“显性”的角度去认识它,或者说大家熟悉的角度去认识。但这个知识呈现的背后也蕴含着一些其它的信息。

1. 约定俗成的省略信息——心中有数

2. 从等量关系挖掘不等关系

(二)寻找“隐形”条件——与题干联系的公理、定理、公式和结论

知识也会以“隐形”的方式联系着,审题的时候,就要审出隐藏着的信息和联系。

“审题策略 1” 和本文 均节选自《全国卷高考数学分析及应对》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