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太极拳体用全书》质疑之解惑(1)

本文作者

编者: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之后有一些后辈学人提出此书由于种种原因多处有误。上海作者李庆荣先生,对这些质疑,作了收集罗列,推敲解惑,意在论证其是否真有道理,现发武谈刊出,供拳友们参考。

《太极拳体用全书》是杨澄甫最终亲自核定的著作,为杨澄甫太极拳最终定型稿。而自从李雅轩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的例言前之眉批说有误之后,也有人提出《太极拳体用全书》多处有误,直至今日尤有如是说。

诚然,《太极拳体用全书》并非完美无缺,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人工检字排版,拍照筹划不易,遗留下某些历史性错误,但我们不能据此就否定《太极拳体用全书》的整体准确性,作为杨式太极拳的圭臬,它是当之无愧的,是杨澄甫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拳术文化财富。

笔者认为,目前绝大多数质疑,是因为我们后学者未能仔细深入探究、实践揣摩,体悟未达其境所致。我确信杨公《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语言文字是极其精准,可为力学实践所证实的。

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杨公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这些著作是由董英杰、郑曼青等代笔成书的。笔者曾就此史实求教过最了解杨家太极拳情况的傅钟文老师和沈寿老师。

沈寿老师说:“很难想象在尊师重道的时代里,出版杨老师署名的《太极拳使用法》和《太极拳体用全书》,而又不符合署名者本意的文章和书刊。”

傅钟文老师说:“这些书都是杨老师健在时出版的,虽是董英杰、郑曼青等代为笔述成书,但以杨老师口授内容为基础,是杨老师过了目的,首肯的,当时亦未见有何异议。为什么当时不说,现在说三道四,冒出这样那样的说法?!杨老师何以假手董英杰先生及‘习拳未久’的郑曼青代笔著述太极拳著作,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文化程度高,而是他们能尊师重道,不自以为是。”

杨家的师承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杨老师生前很不满他的学生随便改拳, 由此可见,这些著作都是忠实杨公澄甫本意的。

为此,笔者对《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质疑,作一收集罗列,给予推敲解惑,看看是否真有道理,谨供拳友们参考。

【质疑01】:“含胸拔背”

李雅轩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例言前的眉批云:“老论中无含胸拔背之说,只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亦无松肩垂肘之说。盖气沉丹田,一身松舒,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自然有之。若单注意去作含胸拔背、松肩坠肘,恐与身心舒适有碍。学者不可不慎。尤不可专注意此十三点也。只须注意一身松舒,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则十三点自然有之,而且来得自然。否则必致勉强作出,与自然大有妨碍也。”并将《太极拳体用全书》的诸多“讹误”,归结为校订者郑曼青先生“学拳未久,不懂拳意,自己想造出来”。

笔者解惑:郑曼青先生在师从杨澄甫老师学拳前,已经在叶大密老师的“武当太极拳社”里学拳八年。由此可见,李雅轩先生对郑曼青先生就此问题上责难郑曼青先生“学拳未久,不懂拳意,自己想造出来”,不符合实际。

李雅轩先生提到的老论,应该是指传统的太极拳理论。1931年文光印务馆出版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和1934年2月初版的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体用全书》两本书,以及武禹襄、李亦畬老三本的论著。而这些论著中,多处都写有“含胸拔背”。

《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如:

1.“例言”,(凡有十三:曰沉肩垂肘、含胸拔背);

2.“太极拳起势”,(含胸拔背,不可前俯后仰);

3.“揽雀尾按法”,(沉肩、坠肘,坐腕、含胸);

4. “提手上式”,(胸含背拔,松腰眼前视);

5. “手挥琵琶式”,(我即含胸、屈右膝坐实);

6. “如封似闭”,(同时含胸坐胯);

7. “高探马”,(松腰含胸);

8. “右分脚”,(含胸拔背,定力自足);

9. “转身蹬脚”,(含胸拔背,松腰,尤须虚灵顶劲);

10. “进步栽捶”,(胸含,眼前看)。

《太极拳使用法》中,如:

1.“太极拳起势”(胸微内含,脊背拔起);

2.“拦雀尾按法”(沉肩坠肘,坐腕含胸);

3.“提手上式用法”(胸含、背拔、腰松);

4.“手绘琵琶式用法”(含胸、屈膝坐实);

5.“如封似闭用法”(同时含胸坐胯);

6.“肘底看捶用法”(胸含背拔);

7.“倒撵猴左式用法”(背拔、胸含);、

8,“高探马用法”(松腰、含胸);

9,“左转身蹬脚用法”(含胸、拔背、松腰);

10,“进步栽捶用法”(胸含,眼前看);

11,“双风贯耳用法”(背拔、胸含);

12,“玉女穿梭头一手左式用法”(胸含、背拔);

13,“上步七星用法”(拔背含胸);

14,“退步跨虎用法”(拔背含胸)。

再看看李雅轩提及的“老论”是怎么说的。

杨澄甫在“太极拳之练习谈”中,第二点涉及“身躯”时说:“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益致用矣”。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中的“二、含胸拔背”中解释: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武禹襄从杨露禅学拳十数年后,得王宗岳《太极拳论》,复受李呈芬《射经》身法要领之启发。制定了太极拳身法八要。云:“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受武禹襄身法八要的影响,太极拳涉及胸背部位的要领,由“涵胸、拔背”,改作“含胸拔背”,也就自然成了杨式太极拳重要的身法要领之一。武禹襄的“涵胸拔背”连同他从舞阳盐店所得的王宗岳《太极拳论》以及他的《打手要言》心得等,从此也成了杨家太极拳早期的重要理论。

李亦畬老三本之《启轩藏本》内附“虚实阴阳图”,胸口部位像是剖面图,胸口凹陷如玉珏,形状十分夸张。两旁各写“运”与“动”字样,直观而又形象的解密了太极拳涵胸拔背的要义。

笔者在此补充一点,“含胸拔背”不但是太极拳的要点,而且是所有武术的要点。“含胸拔背”既能使动作敏捷,还有能增强格斗中抗击打的功能。不信,看看所有武术格斗,和西洋拳击争霸,无一例外都采取“含胸拔背”拳姿进行就是明证。一旦打开对手“含胸拔背”的姿态,预示击倒对手时刻的到来。(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