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是创造性工具不会被取代,杨元庆说的对吗?

智能手机产品发展到今天,性能方面的提升使得其能够运行更为复杂的程序,而浩如烟海的APP也为我们满足了从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的众多需求。但与智能手机销量逐年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PC行业却在数年前就进入了衰退期,因此在不少人看来,智能手机取代PC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不过日前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一番言论却表明,他并不这么认为。
近日,联想集团公布了19/20财年的第二财季业绩,其中显示该季度营收达到948亿人民币,实现连续9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净利润实现14.2亿人民币,年同比增长达到20%。在这一季度中联想PC的全球市场份额达24.4%,位居市场首位,销量同比增速逾7%,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杨元庆表示,“我们对于PC的前景依旧很看好,PC与手机完全属于两类工具,手机是消费性工具、PC是创造性工具,所以PC不会被取代。”
这一说法很快就形成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毕竟联想本身在PC领域依然坐稳了“铁王座”,但其在手机领域中与华米Ov四大巨头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因此杨元庆的这一观点在部分网友看来就是在“嘴硬”。
不过客观的说,其实这一说法在如今这个时间点上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当下的智能手机与PC之间在生产力工具这一属性上的差异确实是巨大的。大家不妨拿出手机或者打开电脑看一看就会发现,诸如微信、支付宝,以及知乎这类成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要为智能手机服务的应用,基本上都只在移动端有着完整的体验,PC上则往往是“缺斤短两”的阉割版,其中例如在知乎上想要注销账号,就只能通过手机来完成。
而我们熟悉的Adobe旗下Photoshop、After Effects、Illustrator,微软Office全家桶这些,诞生于移动互联网之前的软件则恰好相反,其往往在移动端的体验被阉割。PC之所以具备很强的生产力属性,靠的就是运行在Window、Linux,以及MacOS系统上的各种应用,同样一款应用PC上能实现的功能手机上实现不了,更别提还有大量编程及虚拟机是无法在手机上运行的,因此手机也就自然就不配被称之为生产力或者创造性工具了。
这就引申出了一个问题,Adobe与微软等企业为什么不给手机端提供全功能的应用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与微信和知乎在PC版上进行功能删减的原因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些APP推出功能阉割的PC版,是希望将用户赶到变现更容易的移动端上,但Adobe等企业厚PC端薄移动端的原因,则是因为手机本身的特质所决定。
现阶段智能手机的源流无疑是苹果推出的iPhone 4,因此也使得触控操作成为了如今智能手机的核心元素,触摸和滑动也构成了我们操作手机的主要方式。而在PC上,则使用的是键盘和鼠标作为操作工具,这两种人机交互模式的差距就体现在精度和效率两方面。
在精度方面,屏幕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指针越小精度越高,很显然鼠标指针占PC屏幕的比例是远小于手指占手机屏幕的比例。而在效率方面,电脑用鼠标键盘可以同时实现从6(五指加鼠标)到10(十指键盘)个输入源头,而手机即使支持多点触控,但在需要保持持握的情况下,就注定不可能有太多手指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就更别提PC与手机在硬件性能上的差异了,诚然高通骁龙855 Plus及苹果A13的性能已经与数年前的手机SoC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与AMD、Intel、NVIDIA的同世代CPU及显卡之间的性能差距,却依然很大。
那么,杨元庆关于“手机是消费性工具、PC是创造性工具”的说法是不是就成了真理呢?当然也不是,因为手机厂商也同样在尝试将手机向生产力工具推进。比如说为了解决精度问题,三星Galaxy Note系列都是配备了手写笔的,而且大量Android旗舰也支持通过扩展坞等方式实现电脑模式,就更别提以华为EMUI 10为代表的多屏协同了。
事实上,影响智能手机走向生产力工具的关键是其呈现内容的形态上,而目前手机厂商也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无论是三星Galaxy Fold与华为Mate X这样的折叠屏机型,还是小米MIX Alpha这样的环绕屏,无疑都是这一思路指引下的产物。因此未来的智能手机如果在形态及操作上发生了飞跃,那么颠覆PC生产力工具的地位也就并非没有可能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如何实现高效仓储,亚马逊运营中心给出了答案

对于亚马逊如何实现商品的快速流通,秘密无疑来源于各地的运营中心。

双11线上线下优惠不停歇,专柜迎来带货主播

除了线上的优惠,双11阿里系在线下同样也很热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