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籍名言《汇编》

医籍名言一《汇编》

1、《内经浅解》:“表实里虚,表虚里实,表里俱实,表里俱虚,必须考虑邪正消长程度,决定缓急轻重措施。

2、《类证治裁》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若神志不宁,宜交通心肾,用朱雀丸,或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远志朱砂;若怔忡不寐者,用交泰丸。

3、《各家医论》有病投苦寒泻药论说:唯知见血为热,而以苦寒攻之,岂不知苦寒泻土,土脾胃也,脾胃人之,所以为本也,今火为病,而泻其土,火固未尝除,而土已病也。”

4、医籍曰:慢性久病,病情深伏,此时治疗绝无速效之理。治宜缓通法。用诸法配合,泄络热,养血柔肝,软坚散结,化络中凝痰,活血通络止痛等。

5、《温病条辨》说:

(1)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受。

(2)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城。

(3)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6、经云:“治病必求于本,活血化瘀为治本之法。在治本基础上,佐以鼓动肾气之品,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内经》云:人之汗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不出则死。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再发则痉,痉亦死或熏灼而不出,不出亦死也。

8、《素问·阴阳别论》谓:“阳加于阴为之汗。”汗出过多是病,不汗出也是病。汗有灌汗、劳汗、肾汗、寝汗、魄汗、绝汗等。

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于诊病的,先别阴阳,作为辨证的首要关键。观察气色,按脉搏,听声音,再看呼吸,然后治疗,可以不犯错误。”

10、《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要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病情分为两大类,“执简御繁” 掌握基本性质。

11、《内经》云:“肺为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钟非叩不鸣也。风寒湿暑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则鸣。

12、《素问·三部九侯论》指出:“经病者,治在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13、《灵枢·寿夭刚柔》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自血。鏐刺:为常用刺络方法,疗取患者,对侧肢体末端穴位为主,达调气血阴阳目的。“气先病,血后病”。“横络病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视而泻之,谓解结也”。

14、《灵区·杂病论》说:“腰背强,取足太阳,腘中出血。久痛入络,络道瘀滞者刺之,有祛其瘀血,疏通经络作用”。

15、《素问·示从容论》:“夫圣人治病,尊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即医贵变通之意)

16、脉尺寸俱微缓,问,泄痢一载,为气血两亏症,补之无益,攻之不可,而病根终莫能拔。法古所谓:“养正积自除,脾胃健,则湿热自化。”此病为久,攻消克伐,何敢妄施。兹择性味不猛,而能通能化者用之。如人参、茯苓、白术、青陈皮、炙草、泽泻、枳壳、神曲、茅术、当归、白芍、黄芪、防风根等。故方重在培土,而不重泄木而愈。

医籍名言二《汇编》

1、凡病在上,用治上宜缓的方法:如止咳润肺药,凡性味有偏,多用蜜炙法,达性味薄而缓要求。如病在胸膈时,治法以甘缓之。缓则治其本,治本须渐,期由量变而达质变。

2、“火郁发之”治法:如泻黄散。清泻与升发并用;如脾中伏火与胃中实火不同,仅用清降,难彻此中伏火积热,故重用防风,藿香,葛根,取其升散脾中伏火,故属于“火郁发之”治法。

3、肝血久虚易生内热;气虚能致血虚;补气能治血虚证;气与血有着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关系;前人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也。阴虚补阴,阳虚补阳,阴阳俱虚,则阴阳并补。

4、热在气而治血,则将引邪入深,热在血而治气,血热难平。病邪入侵络脉后,邪气多布四末。

5、痰湿为病,随气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上下左右,无所不至,变化多端,全

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形之痰,壅塞气机,阻滞络道,为病甚杂,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影

响脏腑气机升降,和气血运行,而发生各种病变。

6、治血虚发热,且忌用发散、清热之剂,血虚发热以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当归补血汤,补气生血,虚热自除。

7、中气下陷,则溲便难常矣;肠中有燥屎,令人错语。治病:急攻必变胀病。

8、老年体弱,多脾肾同治,或补脾固肾,或温肾健脾;

9、芳香化湿法,意宗气行湿行气化湿化,治湿必行气之义。

10、健脾祛湿法,脾主运化水湿,故曰:治湿必健脾,治湿不健脾,非其治也,方寓四君子汤(去人参)平胃散、二陈汤于一方,亦循此意(藿香正气散)。

11、经云:“膀胱者,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气虚不足,无能运化,而使之出,急宜升阳补气,遂以补中益气汤,去当归柴胡,加茯苓牛膝二帖,消茎肿,全愈。

12、中气下陷,则溲便难常矣。。。肠中有燥屎,令人错语;

13.凡疾病白昼增加,而夜间较安静,往往是病在气分。血分没病。凡病夜间增加,而白昼较安静,往往是病在血分,而气分没病。

14、问,伤于寒者,何为热病?经曰:“凡伤于寒则为热病,为寒气客(侵意)于经中,阳经悱结,而成热也。”寒为阴邪,不能即热,郁(不通)而方变热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阴阳俱紧者,知其伤寒也。

15、叶天士:“脾为阳明湿土,得阳则运,胃为阳明燥土,得阴则安。”脾喜温燥,以升为宜;胃喜柔润,以降为顺。故立辛开苦降,升清降浊之法。

16、便秘不下,用补法下之:年迈久病,三日未纳,大小便不通,车钱泽泻等。

方名、补气通便汤:由党参(人参)9克、白术6克、归身9克、陈皮3克、炙草3克、炙升麻3克、煨姜片2片、大枣2枚、大黄9克、玄明粉9克。方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17、“内经”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辛味凉味药),佐以苦甘(少加苦甘味药),治风之正法也。风者木也(肝脏),辛凉者金气(辛凉药先入肺属金),金能制木故也。风转化、转热,辛凉苦甘则化凉气也。医不讲化气,不可与言治病用药。

18、朱丹溪说:“凡人喜食热物致伤胃口,清血出而留滞则成瘀血,蓄积胃中,多作心痛。其症得热饮则痛愈甚,其脉沉涩。甚者以桃仁承气汤下之,轻者以四物汤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五灵脂,元胡之类。”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为心子主思,故与健忘有密切关系。

声明信息:

图文选自:网络。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