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泉:通过数据透视成渝医药发展趋势与机遇

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然是成渝两地2020年及今后工作的主旋律,同时标志着成渝地区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以医药、医疗为龙头的大健康产业作为国家重点发展计划,且逐渐发展成为下一个国民支柱产业,在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到2016年,规模接近3万亿元,达到全球第一,据《2016-2021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运行暨产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7年中国健康产业规模为4.9万亿元,2021年将达到12.9万亿元。我国大健康产业已然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强大动力。故而,推动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医药医疗大健康产业是重中之重。

成渝医药产业整体对比

据药智产业大脑不完全统计,重庆市现有药品生产许可(含药材)企业154家,成都拥有183家。对比两地生产企业,重庆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化学药存在较好的优势;成都则在生物医药方面有更加强劲的基础,创新氛围更胜一筹;两地优势互补,双城协调发展势不可挡。

成渝两地医药生产企业热力图

来源:重庆医药产业大脑

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成渝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猛,2020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工业产值达129.1亿元,同比增长10.3%,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重庆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加值2020年上半年也同比增长2.1%,创新研发高质量发展。

2019年重庆市常住人口达3124万人(主城区有2035万人),GDP达23605.77亿元,人均GDP 75828元(主城区18180亿元,主城区人均GDP 77451 元),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占比40.2%(主城区42.3%);成都市2019年的常住人口为1658.1万人,GDP 17012.65亿元,人均GDP 103386元,第二产业占比30.83%,成渝两地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就医药产业而言,医药生物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成都排名全国第5名,重庆排名第9名;创新实力成都位列全国第3名,重庆第13名。且成渝地区共拥有4家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园区,其中成都市2家,重庆市2家。1家CBIB成分园区,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成渝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排名对比

具体就成渝生物医药产业经济实力而言,成都2019年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数排名全国第7,重庆排名第16 ;独角兽与上市企业数在全国占比也较大,成都分别位列全国第4与第7名,重庆位列第8和第12名;此外,随着产业经济的带动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资本的青睐,2019年成都融资总额达到了全国第九,重庆则为全国第19位。

渝两地生物医药对比-经济实力

来源: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药智咨询

随着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医药创新发展成为焦点,而创新规划根源在于人才与资源,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毋庸置疑,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成渝重点发展之一的产业,高层次医药人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资源,据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药智咨询统计数据,2019年,成都国家级人才规模排名全国第六,省级人才和市区级人才分别位列全国第4和第2名;重庆人才资源相对排名靠后,生物医药人才紧缺。

成渝两地生物医药对比-要素资源

来源: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药智咨询

创新布局看,2019年成都CDE受理1、2类药品总数单位化全国排名第6,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第7位;药物临床试验总数排名第4位。从已上市产品看,1类新药位列全国第3,仿制药通过一致性评价数量位列全国第2位,上市二、三类医疗器械数量排名第14位;重庆略逊成都一筹,但也紧跟步伐,2019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数量排名第10位,国产药品获批数量排名第5位,通过一致性评价数全国排名第4位。

成渝两地生物医药对比-创新实力

来源: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药智咨询

成渝医药研发趋势

《中国医药研发40年大数据》显示2018年四川与重庆的医药研发实力均位于全国中上游,其中四川省排第7名,重庆市排第12名;其中拥有多家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企业,有老牌企业科伦、康弘、百利药业等,同时也有倍特、苑东生物等创新研发企业;重庆则拥有智飞生物、福安药业传统与生物创新大牌企业等。

医药行业省市实力排行榜(2018)

来源:《中国医药研发40年大数据》

据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地图蓝皮书、药智咨询统计,2019年成渝两地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分别达14.4亿元、18.7亿元;近三年生物医药上市企业研发头图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73%和25.92%。

据药智数据,2017年至今(时间截至2021年1月6日,下同)四川省共有934个药物受理号(临床+生产)获CDE承办注册,重庆有351个受理号申报注册,分别排名全国第7和第14名。

2017年至今全国各省药物注册申报

(临床+生产)总量分布图

其中2017年至今四川有88个1类新药受理号申报注册,位列全国第7名,重庆则有29个1类新药被承办,居第12名。

2017年至今全国各省1类新药申报数量

从获批角度,2017年至今,四川省共有181个受理号药物获批生产,列全国第3,重庆则有60个,排名全国12位,值得提及的是2017年至今四川有1个1类新药获批上市,为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治疗用生物制品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

2017年至今全国各省药品获批生产分布图

此外, 2017年至今四川省有224个受理号获批临床,重庆有49个获批临床,分别位列全国第7名和第13名,其中1类新药四川有72个受理号获批临床,重庆有23个受理号;治疗用1类生物制品四川有26个受理号,重庆有7个受理号。

2017年至今全国各省药品获批临床试验分布图

成渝生物医药产业如何联动发展

近年来,随着川渝两地在医药产业政策上的统筹推进,医药经济规模持续壮大,学术、研发、人才培育等资源要素丰富,生态圈日益活跃;各类现代化园区载体初具规模。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动,成渝两地将进一步的加速要素聚集,提升原始创新力与核心竞争力,那么如何联动发展,抢占医药经济的制高点,就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成渝双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必不可少,才能使得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不管是化学药,生物药、亦或是中药,有大数据工具的辅助,将大大助力医药创新;在市场层面,面对巨大的医药健康市场,帮助挖掘市场潜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全方位推动两地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另,重庆拥有深厚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化学药资源和优势,成都在创新药领域近年来发展很快,成渝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未来需要政策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加强互动与交流,差异化协作发展;如:可以多多开展成渝医药沙龙,进行跨省企企合作、校企合作,打造成渝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成渝生物医药产业智库,充分开展高校、医院、试验基地/机构、人才、基金等领域的资源共享,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各自放大产业优势,双城协调发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