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是如何划分的?——古代十二时辰的演变及含义

利用十二地支来纪时,划分一个昼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时辰”了。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地支”依次对应一昼夜当中平分成十二份的时间段,对应到当代的十二小时制,就是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早上5时至时,为“卯时”;上午7时至9时,为“辰时”;9时至11时,为“已时”;1l时至下午1时,为“午时”;中午1时至3时,为“未时”:3时至5时,为“申时”;下午5时至7时,为“酉时”;晚上7时至9时,为“戌时”;9时至11时,为“亥时”。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个时辰只是普遍的用法,时辰还有许多讲究。最初的时候,一天是不分为12段的,殷商武丁时,把一昼夜分为8段,即大明(天明)、大采(天亮至大食前)、大食(第一餐)、中日(中午)、昃(日偏西)、小食(第二餐)小采(第二餐以后至夜晚以前)、夕(夜晚)。祖甲时,把“夕”改为昏、妹(昧)、兮(曦)3个时段,一天就成了10段,到了周代,才分为12段:日出、食时、隅中、中日、日昃、哺食、日入、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到了汉代,才有了我们通常所说的与地支相对应的十二个时辰:卯(日出)、辰(食时)、巳(隅中)、午(中日)、未(日昃)、申(哺食)、酉(日入)、戌(黄昏)、亥(人定)、子(夜半)、丑(鸡鸣)、寅(平旦)。到了唐代,还开始以十二时辰对应十天干相配,每5天一周,然后再循环。到了宋代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子初、子正、丑初、丑正、寅初、寅正、卯初、卯正、辰初、辰正、巳初、巳正、午初、午正、未初、未正、申初、申正、酉初、酉正、戌初、戌正、亥初、亥正,这样就把十二份又拆分为二十四份,这与我们现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时是一致的。

十二个时辰与一昼夜相配,每个时辰都表示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古人对时辰与天象的配合非常重视,贯穿着阴阳、日月、日夜的循环思想。

子时,又叫做夜半、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二十四小时制的23时至1时。子时正当夜半,人们常将子夜作为夜晚的代名词。在中国的古乐府中,《子夜歌》是重要的种曲目,历代皆有许多创作,因它主要在吴地流行,也称《子夜吴歌》。李白写过一首《子夜吴歌·秋歌》,非常著名:“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长安城里的女子们,在夜半之时萧飒的秋风里,想念着远方的征人,辛勤地制作冬衣,诗中景象阔大,情思深沉。

丑时,又叫做鸡鸣、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相当于1时至3时。在《诗经·齐风》中,有一首写鸡鸣之时的非常有趣的诗:“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这首《鸡鸣》,全篇以对话形式,写妻子在鸡鸣的时候,一再催促在朝中工作的丈夫起身,丈夫不想起,就推脱说不是鸡叫,而是苍蝇叫。妻子又说东方都亮啦,丈夫说不是东方亮,而是月光明。这种早起时发生在夫妻之间令人莞尔的生活场景,该是许多家庭都经历过吧?

寅时,又叫做平旦、黎明、平明、早晨、日旦、旦时等,这是天将明未明的时候,相当于3时至5时。明末清初的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开篇即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中国古人要求夙兴夜寐,早起劳作,是很有传统的。黎明处在破晓之前,与光明离得很近,所以黎明常常用来比拟走向光明或胜利的时刻。

卯时,又叫做日出、日始、破晓,旭日,此时太阳初升,相当于5时至7时。古时,衙门卯时开始办公,官员查点人数叫“点卯”,吏役听候点名叫“应卯”,签到称为“画卯”,点名册称为“卯册”,都带着个“卯”字,一天的工作在此时正式开始了。《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风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说“尤氏虽天天过来,也不过应名点卯,亦不肯乱作威福”,这里的点卯,就是化用官衙的典录用语,表示按时到达的意思。

辰时,又叫做食时、早食等,就是吃早饭的时间,相当于7时至9时。唐代诗人刘得仁有一首《晏起》:“日过辰时犹在梦,客来应笑也求名。浮生自得长高枕,不向人间与命争。”诗人在辰时未起,就算是晚起了,客人来访还要笑他,现在人们工作一般是朝九晚五,只要离工作地点不是太远,一般不用像古人要“点卯”,而是在辰时起床了。至于到了休息日,晏起会到了什么时辰,那可真不好说啦。

巳时,又叫做隅中、日禺等,相当于9时至11时。《西游记》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载八戒道:“哥哥,你昨日巳时离了师父,怎么到申时才与他斗起?你那两三个时辰,在那里的?”从巳时到申时,中间还有午时和未时,所以如此说。

午时,又叫做日中、日正、中午等,相当于11时至13时。这是太阳运行到天空中央的时候,《诗经·邶风·简兮》便说道:日之方中,在前上处。”所以有一个成语“如日中天”,正是说的这种天象,也用以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未时,又叫做日昳、日跌、日央等,太阳开始偏西,相当于13时至15时。《宋史·律历志》记载了当时五更发鼓的唱词:“朝光发,万户开,群臣谒。平旦寅,朝辨色,泰时昕。日出卯,瑞露晞,祥光绕。食时辰,登六乐,荐八珍。禺中巳,少阳时,大绳纪。日南午,天下明,万物睹。日昳未,飞夕阳,清晚气。晡时申,听朝暇,湛凝神。日入酉,群动息,严扃守。”未时,虽然只是刚刚过了正午,但是阴气已经渐盛了,中国人的思维总是非常前瞻的,要未雨绸缪,所以我们看到到了未时,人们的行动已经开始倾向于收敛了。

申时,又叫做哺时、日铺、夕食等,相当于15时至17时。《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冈》说“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当时正是三伏天,辰时起,申时歇,全天最热的时候就包含在里面,难怪土兵要抱怨。为什么不像开始时趁早凉走呢?原来刚开始时是比较安全的地面,可以挑凉快的时辰走,到了这时,进入到了危险的环境里,却是不能晚上行进了。

酉时,又叫做日入、日落、日沉、傍晚等,是太阳落山的时候,相当于17时至19时。古代的启蒙教材《增广贤文》有一句:“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说的很有意思,日出时不能喝酒,否则直到傍晚都是昏昏沉沉的,日落时不要骂妻子,否则一晚上她都不理你。多么富有生活的谐趣,日落之时的夕阳是中国诗人最常吟咏的意象之一,诞生出许多佳篇,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其中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勾勒出来一幅冷寂清幽的秋日傍晚之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戌时,又叫做黄昏、日夕、日暮、日晚等,太阳落山,天地昏黄,故称黄昏。相当于19时至21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言绝句《乐游原》,是家喻户晓的名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所写的,正是酉时和戌时相交时的晚景,夕阳的美动人心魄,但是它就快要落下去,进入黄昏。诗人借由夕阳与黄昏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而逝的深深感伤,这甚至被看做是对曾经盛极一时的唐王朝走向覆灭的预言。

亥时,又叫做人定、定昏等,人们开始安歇了。相当于21时至23时。唐代诗人李宣古有一首《赋寒食日亥时》:“人定朱门尚未开,初星粲粲照人回。此时寒食无烟火,花柳苍苍月欲来。”人定,就是亥时,人们安定下来,停止活动,星星亮起来,月儿也渐渐爬上来。到了亥时过去,就又是下一个子时了。

十二个时辰,朝朝暮暮,寒来暑往,几千年来,留在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人生刻度里,是那古老的齿轮,滴滴答答,永不停歇。

(0)

相关推荐

  • 汉文化的智慧 十二时辰

    自汉代以来,古人为每个时辰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跌.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十二时辰的名字,读起来朗朗上口,口齿生香. 现如今,我们所用的二十四小时制.其实 ...

  • 寅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十二时辰对照查询表

    寅时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又叫做平旦,是太阳停在地平线上的意思,所以寅时时间是从早上3点到早上5点之间.除此之外,古人还归纳了十二时辰与12生肖.五行等等内容的对照查询表. 十二时辰记录了一天的时间,是 ...

  • 历史杂谈:中国古代十二时辰对应的自然奥秘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 ...

  • 古人对时间的智慧,说说古代十二时辰的雅称和来历

    你知道时间的故事吗?在我国,从西周开始便使用十二时辰来表示时间,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小K就带大家来看一看关于时间的雅称, ...

  • 你不知道的古代十二时辰|钩沉

    在古代,古人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里饱含着古人对天时.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读,指导着子孙后代过好每一刻当下. 自汉代以来,古人为每个时辰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读起来口齿 ...

  • 古代十二时辰[古代十二时辰]

    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昼夜,以子,丑,寅,卯,辰,巳,午,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每时辰分为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下四刻.这样,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如巳时相当于9时到11时.那时候 ...

  • 关于时间,古代十二时辰与五更天的叫法

    朔:初一望: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 [子时]夜半: 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 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

  • 全国十二时辰火了!汕头的十二时辰竟然是这样?

    潮人在线传媒集团是国际潮团总会的服务机构,国际潮团总会和潮商大会官方网站,国际潮团总会信息委员会的运营管理单位. 潮人在线官方微信定期推送潮人资讯,潮汕文化,潮人专访,美食旅游等诸多优质内容,我们致力 ...

  • 从分封到郡县:浅谈古代中国行政制度演变的必然性!

    文|历史时刻录 图|来源于网络 西汉初期:分封.郡县两制度并存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设三十六郡,改分封为郡县,自此郡县制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分封制为何要被郡县制所替代?分封制有那些 ...

  • 浅析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发展

    科举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结束于清.科举历经1300多年,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的诞生改变了寒门出身的学子无法步入仕途的宿命,&quo ...

  • 秉持奋进心,辰光照远梦 ——至韦秉辰

    在濮阳, 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 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 默默生长,深深扎根. 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 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 他们就是-- 蒲公英王红玉名班主任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