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之合,曾国藩风水祖山扶王褒忠

曾氏龙身上的台星峡,除了星峰高大端正外,多了紧密扈从,左右随侍,给台鼎大人的峡形加上了特定的符号。

曾辅臣夫妻合葬墓龙脉来自哪里?地质结构上,说法不一。

湘乡位于曾辅臣墓东北,现版《湘乡县志》认为,县境南陲为越城岭自零陵县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主山岭挺拔逶迤,是涟水与涓水的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北斜卧,其左、右两侧各有一支峰岭,形状约略如向右倾斜的“山”字。按此描述,曾辅臣墓龙脉似来自西南方向的越城岭。

《双峰县志》认为,县境山脉走向分为西北、东南两支。西端为龙山余脉(雪峰山系)的猪婆大山,从西往北一直逶延至与湘乡市接界的石笏大山。东南部由衡山山脉(南岭山系)由南向北有黄龙大山、刘立寨、梅龙山等。两山系分别尽于石笏大山、铜梁大山等山地。按此描述,曾辅臣墓龙脉只能是两走向山脉中的一支。

如此一来,两本县志至少提供了分属西、西南、东南三个方向的山系,何为曾辅臣墓龙脉呢?

从风水上看,越城岭限于湘江,无力北上,可以排除;双峰县西北龙山余脉(雪峰山系)、东南衡山山脉(南岭山系)两支山脉亦张冠李戴。曾辅臣墓为独立另起之脉,不在南岳72峰之列。

曾氏祖坟宏观卫星摄像图

曾辅臣墓龙脉发自雪峰山系,但非经龙山余脉西来,而是自石笏大山南入双峰县境。

石笏大山以其鲜明的姿态,开帐中透,南下至测水、涟水汇合处过峡。其龙则起自北部的褒忠山、再西北的芙蓉山。

雪峰山因山顶长年积雪而得名。山脉主体位于湖南中部和西部,为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湖南地形基本上以雪峰山为界,以西为全国地势的第二阶梯,以东为第三阶梯,自西向东交替过渡。

芙蓉山一名青阳山,位于安化县东南部,处雪峰山北段,群峰竞秀,恰似一朵盛开的芙蓉,故名芙蓉山。山系近南北走向,山脉重峦叠嶂,海拔1000米以上者有芙蓉山、蚂蝗山、扶王山、锡杖山、云雾山、天罩山、大峰山等。其中,南缘海拔1228.8米的扶王山便是曾辅臣墓的太祖山。

扶王山

芙蓉山主峰精彩纷呈。锡杖山、云雾山高耀,为火星;扶王山稍变,作参天木,尖有焰,木火有透天之明。(清)同治《安化县志》卷五第5页载:“金壶山,一曰扶王山,峰峦卓立,列岫如屏。”相传北宋间,梅山瑶人左甲首领扶汉阳,曾率众在此设寨,后人为纪念他,在山上建有扶王殿。

扶王山北南走向,两翼展势。山左,大沩山一脉东去;山右,数脉竞飞。主脉径直南下,略经跌宕后,逶迤东南,入湘乡境,重起褒忠山,复为曾辅臣墓太祖山。

褒忠山,曾名“贞女山”、“大尖峰”,海拔802米。一山拔地而起,直插苍穹,云缭雾绕,古称“湘中第一山”。承继扶王山走势,褒忠山接力往南迤东,逐渐向南岳靠拢。与大沩独自东去岳麓不同,扶王山、褒忠山的目标是东南方向的衡山。

褒忠山

奇特的是,芙蓉山五星体变规律再一次在褒忠山上演。褒忠山上,尖峰锐立,先起火星,继为木星。透天之火明耀于北,插天巨木擎拄于南。山体走向北南,继大尖峰后,二尖峰海拔793.2米,三尖峰(又名白沙峰、白沙井山)海拔807米,遥遥相对,高秀排比。登顶环顾,四围之山如群臣叩首,匍匐脚下。

褒忠山向南略一顿挫,过渡为双峰县石笏大山。龙脉中透,起金紫峰,毓为金星贵人华盖峰。然后在两翼夹护下,过涟水,是为台星峡。涟水南山曲意逢迎,于对岸蜿蜒相接。

台星峡

千年堪舆中,尼山夫子洞孔子出生地来龙过脉处亦为台星峡。与其相比,曾氏龙身上的台星峡,除了星峰高大端正外,多了紧密扈从,左右随侍,给台鼎大人的峡形加上了特定的符号。

(待续,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四章“刀劈芙蓉”一节。)

作者丨桐源居士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