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七十(怎样看以什么为修养)

七十、怎样看以什么为修养

人人都是现实中的一份子,从中吃饭,从中活着,修养总是不可少的,但人与现实修成了什么关系,是修养的重要指标,正是这个指标暴露了修养的有无与好坏,也是这个指标证明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现实联系的疏密。

如果修养能够贡献于社会主要矛盾方面,无疑证 明这种修养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如果不分黑白修的都贡献给了制造次要矛盾,甚至在拉大主要矛盾,无疑就成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虽然这种因素仍是现实的一部分,却是其中负面力量,恐怕联 系再紧密也是疏,毕竟只有解决主要矛盾才能解决次要矛盾,不利于解决主要矛盾,便只能激化次要矛盾,这是不应有的关系。

在自然状态下,一个人的修养实际体现的是他在现实生活中,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了什么样的联系,是这样才反映出来的,这既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

合理的一面是,能在生产关系中有自然和谐的体验,就能主动适应和接受上层建筑的监督和制约,不合理的一面是,当个人感觉不到生产关系的温暖和关怀,自然会对上层建筑形成巨大的抵触情绪,导致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同样有巨大的破坏力。

这仍是可以从当今找到证据的。像大面积严重违法乱纪现象和道德滑坡现象所显露出来对社会的破坏力,无不是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破坏力,最终造成的还是现行社会生产关系的不合理。

这是从国家和社会上讲。如果从社会公民角度讲,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与社会主义意识普遍跟不上来的矛盾,就是说,人们的意识,即认识和情感,还处于当前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状态。

事实观察也能证 明。现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还仅仅是深受封建余毒和普遍接受资本主义影响的价值观,而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曾经迅速树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大公无私”、“公大于私”等新兴价值观,大都处于了下风和隐性状态。

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当今独有的,在社会生活中显性精神与隐性精神的矛盾,致使显性精神普遍与社会制度自相矛盾,而隐性精神只有在遇到突发国难情况下才得以重新唤起,因而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从传统到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美好灵魂,仅仅剩下了根性意义。

这是一种畸形状况,纵然现时足以捍卫国家不倒,但显性对隐性的侵蚀,既不可忽视,也不可用制度优越性对科技进步和人民普遍富裕起来所释放的客观空间,来掩饰因主观智慧不足而放任和容忍意识形态和人的价值观普遍腐化所造成的这种极度不合理。

这就是与社会主要矛盾有着普遍关联性的严峻现实,然而这是与主要矛盾相抵触的现实,是中国人还没有及时形成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称的自觉和觉悟的现实,或说是在这方面落后于改革开放前而开了倒车的现实。

总的说,绝不能把自私自利演变为公开的沉渣泛起,不能饿肚子时就骂国家政策不好,也不能吃饱了就不再关心政治,这都是短视的表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社会主义中国是奔向共同富裕的社会,这需要过程,不能忘记人民幸福的基础是与国家共命运,大河不满小河干,不能忘记中国人居安思危的优良传统,只有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这三个方面,丢了哪一样,都是忘本,都是原罪,都不可能真正有动力形成修养而“苟利国家生死以”,所以唯有主动争气,不被任何不正之风所动摇,宁坚决带着立国立家立身之本进步,也不随波逐流陷入个人欲望的攀比,从而保证永远有长远眼光,永远以继往开来的精神风貌,直至变得有强大显性素质,足以公开为长长久久捍卫美好生活服务。

大多数中国人都与旧制度下受阶级压 迫有着历史联 系,都与战胜国内外剥削阶级有着历史渊源,这种联 系和渊源是中国人活在当今“翻身不忘历史”的精神力量,也是民族从站起来以后到富起来、强起来就不可失去的既得利益。

是什么人不愿看到和极力模糊这一精神力量和这种既得利益?对大多数人而言,永远要记住历史教训,当下之今天作为“人民创造历史”的成果,不是用来目光短浅毫无原则享受的,所谓“活在当下”,而是用来踏着英勇的足迹,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地继续发展、前进和壮大的,直至让子孙后代永远有在此基础上的美好生活。

这一方面是说,任何人生活在中国,都意味要以大多数人和千秋万代的利益为重,然后才是个人权利,这是由制度性质决定了的,也只有以此为前提,才有资格享受制度优越性所带来的红利,而且这种享受也必须贡献于制度性质和优越性,进而保证制度性质和优越性可永远持续,而不是自毁江山,半路夭折。

另一方面是说,少数人的利益在中国永远是次位的,一旦颠倒过来就会形成对大多数人的阶级压迫,造成对制度的冲击,而且这种情形一旦出现,是否存在阶级压迫也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因为阶级的存在是事实性的,不随主观认识上的有无而有无。

有阶级,存在压 迫就是必然的,主要标志就是大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相互在尊严地位,物质分配和发言权占有等上面的具体感受,差异如何,谁更占上风。

这提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任何带有阶级压 迫性的存在都与修养无关,而是违背修养的,是应该彻底反思和批判的,真正的修养反倒是主动退出这种压迫,把多得的利益重新还给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同事业,还给大多数人共同富裕的高尚理想。

(0)

相关推荐

  • 布洛维: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这两篇推送是对<公共社会学>中布洛维的两篇文章<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与赖特合著).<走向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安东尼·葛兰西和卡尔·波兰尼的互补合一>的笔记梳理,前者中 ...

  •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它包括阶级关系(基础关系).维护这种关系的国家机器.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等. 上层建筑 ...

  • 华人为什么喜欢武侠小说?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不平衡"就是有的地方穷,有的地立富:" ...

  • 重新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严格来讲,是人类的 ...

  • 写诗的原理七十八(怎样从意识体会修养)

    七十八.怎样从意识体会修养 与物质相对,意识即精神,精神即意识,都是哲学概念,与修养相对,修养则自成一门学问,无所不涉,是多学科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对人受教育程度,教化如何,心理如何的体现,这时意识就不 ...

  • 写诗的原理七十六(怎样从修养体会修养)

    七十六.怎样从修养体会修养 人没有修养自然体会不到修养的好处,不免以为修养什么就吃亏什么,以为不修养就没有自我约束,而时刻有余地.有自由,能够信马由缰,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修养不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二(怎样从制度体会修养)

    制度是指一定条件下形成的系统规定和法则,自身也是一套系统,是对辖内各种秩序.权利.义务的规定.约束.保证和保障. 制度由大制度和其中的小制度组成,小制度下也还有小制度.在一整套制度中,制度的大小是层级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七(怎样从主人翁体会修养)

    七十七.怎样从主人翁体会修养 人人都是自己的主人翁,这是有良好个人修养的唯一标志.主人翁意味有良好的独立自主精神风貌.独立自主是不轻易随波逐流的表现,属于良好自我意识,意味能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分辨来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三(怎样从劳动体会修养)

    七十三.怎样从劳动体会修养 劳动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与生俱来的生存权的一部分,而且劳动是支撑起生存能力的唯一倚仗,没有劳动,人就无法生存. 正因如此,劳动才是人的天经地义的权利,是永远不可放弃的权 ...

  • 写诗的原理七十一(怎样从实际体会修养)

    七十一.怎样从实际体会修养 修养是人的内因的真实体现,代表了内因具体活动过程和结果.任何时候都不能跟外因要修养,不能说:"等你修养好了,我再修养". 修养是内因素质到了一定程度的必 ...

  • 写诗的原理二十六(怎样明辨和修养内涵)

    二十六.怎样明辨和修养内涵 前面举诗友这个例子,并非针对哪个人,而是实事求是说明问题,用事实来观察什么叫内涵,什么是合理的情感.认识和态度.类似的情况,本人已经遇到很多,也可以翻看近期本人在拙文< ...

  • 写诗的原理六十九(怎样看现实与修养的联/系)

    什么是现实?现实就是一切已经存在和正在发生的客观情况.其中,社会制度是最大的现实,其次才是有利于此和无利于此的各种实际. 简单讲,制度是社会的保障,现实就是制度本身和社会的种种情况,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 ...

  • 写诗的原理六十八(怎样看合理认识与智慧的联/系)

    只有合理的认识,才能让素质因素,或自内而外,或自外而内,同样合理地联系起来.自内而外是主动的,如学习,自外而内是干预的,如教育,不管哪种联系都是修养不可少的,都会促成应有的本领和修养. 合理认识就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