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为相隔百年的年轻人发起了一场精神连线
现代年轻人的社交越来越基于网络化,越来越脱离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手机连个线,就能做到足够的交流与沟通。5月11日在浙江卫视和江苏卫视开播的党史学习教育题材电视剧《大浪淘沙》把握住了这一时代特点,用创新的表现形式,为相隔百年的年轻人发起了一场精神连线。
首先,在叙事视角上,《大浪淘沙》设置了一个现代青年角色——陈启航(陈若轩 饰)。他是一名党史学习者,并通过制作视频来分享他对党史的学习。全剧通过陈启航的视频讲述来呼应历史、对接现实。这个巧妙的设计,一方面解决了多条人物命运线的戏剧结构问题,实现同一时间段不同空间和不同人物故事之间的跳转式过渡;另一方面陈启航的旁白强化了历史讲述的严谨性和真实感,在每段历史的开头和结尾赋予了纪录片式的进出。
和普通的历史剧不同,《大浪淘沙》肩负着党史学习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剧集对党史的呈现具备全景性。而全景还原历史是极其困难的。其一,历史是由很多人的付出共同构建起来的(本剧的出场角色甚至超过了500个),无论选哪个历史人物进行单线叙述都太局限。其二,由于这些人的经历并非编剧可以设计和编写的,所以并不存在戏剧化的交织,多线叙事无法构建时空上的平衡与巧合。因此,传统的单线叙事和多线叙事,都无法做到真正的全景呈现。
《大浪淘沙》的主创巧妙地用陈启航的视频讲述来切分段落,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叙事的缺陷。对于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路历程、人生选择和命运走向,本剧不仅保持了给予正面镜头,而且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戏剧篇幅上的完整,可谓迄今为止最完美的“全景式”。
其次,《大浪淘沙》很注重精神层面上去制造青春共鸣。现代年轻人多多少少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党史教育。我们更应关心的是,他们在精神层面上从党史中获得了什么。如果他们只是能够把党史选择题答对,那就只能说明党史教育太内卷了。《大浪淘沙》的开播,能在将党史教育从知识记忆提高到精神认同上起到重要作用。
剧集里不仅有我们熟知的党史人物和事件,而且还有更多的鲜活人物和生活质感的事迹。通过剧集里的细腻讲述,李达、王尽美、李汉俊、邓恩铭、陈潭秋这些历史课本里提及相对较少的人物也都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这些角色在20世纪初恰是青年,是百年前进步青年的代表。比如李汉俊为了筹集经费变卖已故爱妻遗物这样的事迹,经过出色的影视化提炼,特别能引发现代年轻人的共鸣。
主创抓住这些早期共产党人年轻热血的一面,弘扬他们以思想和行动践行救国救民之志,减轻了观众的学习压力,增强了观众与角色同悲同喜的沉浸氛围。若现代青年与百年前的青年能够真正在精神上达成连线,那才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终极价值。回望从黑暗到光明的峥嵘岁月,《大浪淘沙》带着厚重的人文关怀与艺术观照,实现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