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庆富 李德龙丨《伯麟图说》考异——《御制外苗图》和《滇省夷人图说》述略
历史上, 在云南众多的民族图册中, 声誉最高的一种当属《伯麟图说》。伯麟(? -1824),清满洲正黄旗人, 瑚锡哈哩氏, 字玉亭。嘉庆年间官至云贵总督。道光元年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兵部。《清史稿》有传。伯麟在滇任职期间, 奉上谕绘制滇省夷人图册, 附说, 被后人习称为《伯麟图说》。道光年间, 阮元等修纂的《云南通志》大量引用了原本《伯麟图说》的图和说。之后, 原本匿迹, 引用《伯麟图说》者, 多据道光《云南通志》。当代著名学者方国瑜在《云南史料目录概说》述及《〈清职贡图〉附说诸本〈民风图说〉》时说:
官修《职贡图》后, 多有作者, 或仅作图, 或仅作说, 或兼图说。所知者如嘉庆年间, 云贵总督伯麟作《种人图》, 不知何人代笔, 道光《云南通志· 种人》, 多引伯麟《图说》。《艺文志· 杂著》二十, 载伯麟进《云南种人图说》。
可见, 方先生没看到原书。西南民族史研究专家尤中在他的《中国西南民族史》中, 通过道光《云南通志》, 多处转引《伯麟图说》, 也没见到原本。最近, 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云南大学图书馆编《清代滇黔民族图谱》, 书中《云南种人图说》序写道: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云贵总督伯麟(瑚锡哈哩氏, 字玉亭, 满洲正黄旗人), 在解决礼社民族问题后, 着力搜集整理云南少数民族资料, 汇编成册待看。由于得知“ 李沽见画辄临摹, 几逼真, 遂以老画师名, 巨室豪家张之壁者, 不得沽画不贵也。”乃延李沽绘画谱以光篇幅, 李氏乃以庋藏《云南诸夷图》为蓝本, 编绘插图成《伯麟图说》一书。清阮元等修道光《云南通志· 南蛮志· 种人》多引《皇清职贡图》、《伯麟图说》, 共收一百四十种, 每种绘有图。清光绪年间, 有人据《伯麟图说》遴选其中之二十二幅彩绘成册, 题名《云南种人图说》, 即今云南大学图书馆馆藏之本。《伯麟图说》早已散佚不存, 故此本更弥足珍视。
由此可知, 《伯麟图说》是清代重要的云南民族图册, 对于云南民族史、民族学研究有宝贵价值。然而,“《伯麟图说》早已散佚不存” , 已是是云南学界公认定论。
最近, 我们在进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民族图册〈苗蛮图〉综合研究》过程中, 翻检多种云南民族历史图册, 惊喜地发现:有几种图册与《伯麟图说》有直接关系, 或是《伯麟图说》问世同时代的抄绘本, 或有可能就是《伯麟图说》的副本, 或是后人据《伯麟图说》抄写本。总之,《伯麟图说》依然存世, 其抄本或抄绘本还不止一种, 目前所知最重要的是《御制外苗图》和《滇省夷人》图说。本文将这二种图册概貌公之于众, 以期同好协力使湮灭已久的这部重要图册重现光彩。
一、关于《御制外苗图》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善本库藏有一部《御制外苗图》(上、下册)。该图册红木板豪华封装,封板正中上方竖刻隶书体“御制外苗图” , 烫金。正图摺装, 棉白纸, 彩绘, 版心高26 .3 公分, 宽23 公分。共收图104 幅, 上下册各52 幅。
上册第一扉页中缝正上方钤“文园师子林宝”硕印一方, 高宽为8 .0 ×7 .8 公分。第二扉页中缝上方钤“五福五代堂宝” 印, 4 .9 ×4 .9 公分。图绘首页右图右上方钤“石渠宝笈”印、左图左上方钤“宜子孙”白文印各一方, 中缝上方钤“乾隆御览之宝”篆文椭圆形印一枚, 下方钤“三希堂精鉴玺”长方印一枚。图绘末页中缝从上到下分别钤有“八徵耄念之宝” 、“嘉庆御览之宝” 、“乐寿堂鉴藏宝” 、“养心殿鉴藏宝”四印。第一印为方形, 高宽4 .8 ×4 .7 公分, 第二印为椭圆形朱文印, 第三、四两印均为长方形白文印。末倒第二页右上方钤“天禄琳琅”印一方。末页左上方钤有“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 长方形, 高宽为4 .8 ×2 .6 公分。最后两扉页骑缝处分别钤有“避暑山庄” 、“春蒐主人”印。
下册第一扉页中缝正上方钤有“避暑山庄”篆文硕印一方, 高宽为10 .4 ×10 .5 公分。第二扉页中缝正上方钤有“天恩八旬之宝”印一方, 高宽为8 .0 ×7 .8 公分。首页中缝上方钤“ 乾隆御览之宝”篆文椭圆形印, 与上册所钤印不仅为同一印章, 而且钤盖方位完全相同。下方钤长方形白文印“养心殿鉴藏宝” 。首页右上方有“天禄琳琅”朱文印。次页左上方有“天禄继鉴”白文印一方。下册末页中缝上方再钤另一方“避暑山庄”印, 较扉页之印要小许多, 高宽为5 .7×5 .6 公分。中缝下方有“五福五代堂宝”印, 4 .9 ×4 .9 公分, 又小于上方之“避暑山庄”印。末页左上方为“石渠继鉴”印, 倒第二页嵌“宝笈三编”印。末页结尾处署有“臣金廷标恭绘” , 下钤“臣廷标” 、“恭绘”二方小印章。尾页之后的两扉页又有“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二印, 前者高宽4 .8 ×4 .7 公分, 后者高宽8 .2 ×8 .1 公分, 为清代宫中印章之较大者。
《御制外苗图》绘制精良, 用笔娴熟, 肯定出自丹青妙笔之手。装帧豪华考究, 印章钤盖有序, 很像是宫廷藏品。然而, 有二点令人不解:一是嘉庆后期之作, 为什么乾隆的御览印鉴如此齐全? 二是有“石渠宝笈” 、“宝笈三编” 、“石渠继鉴”印, 可是《御制外苗图》在《石渠宝笈三编》中却见不到。因而, 这个“御制”自然有作伪之嫌。不过, 非经过翔实考证, 又无法得出伪造的结论。这是《御制外苗图》尚未揭开之疑点。
在不胜枚举的“苗蛮图”天地中, 这是唯一题名为“外苗” 的图册。最早的“苗蛮图”出现在贵州, 所绘内容为贵州“苗疆”分布的少数民族, 包括苗族, 也包括其他民族;包括曾经设置土司的民族, 也包括曾经“不相统属”的“生苗” 。最早的“苗蛮图” , 内容全是贵州少数民族, 因而又叫《黔苗图》。嘉庆后, 编绘少数民族图册渐成一种风习, 出现了许多其他与“苗疆”有关省份的少数民族图册, 或冠以“苗”字, 或不冠“苗”字。后来, 一些与“苗疆” 无涉的南方省份的少数民族图册, 也被看作“苗蛮图”的同类。因而, 广义的“苗蛮图”又是各种名称的南方少数民族图册的泛称。
雍正、乾隆时, 朝廷关注的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苗疆”重心是“黔苗” 。到了嘉庆时, “苗疆”中心已转移到“滇” , 即云南。滇省少数民族在黔之外, 因而被习称为“外苗” 。嘉庆时期出现“外苗图” , 合乎西南边疆形势的大语境。
从图绘的内容看, 表现的是清代嘉庆年间云南民族真风貌, 即便是“作伪” , 也只是伪在“御制”上, 图绘的云南民族名目、形象和解说, 都是“伪造”不出来的, 必有确凿的底本所依。
《御制外苗图》没有序、跋。每图均以人物活动为中心, 配以山水、场景, 呈现山水画风格。
观看一下《御制外苗图》, 就不难得出这是嘉庆年间云南民族集大成之图册的结论。让我们浏览一下这部图册图绘的名目(按:原书无序号。序号为笔者所加, 民族称呼有“犬”旁者, 改为“人”旁。):
1 .夷, 2 .罗婺, 3 .剌毛, 4 .缅人, 5 .磨些, 6 .古宗, 7 .傈僳, 8 .俅人, 9 .遮些, 10 .蒲人, 11 .戛喇, 12 .羯些, 13 .野人, 14 .花苗, 15 .峨昌, 16 .卡瓦, 17 .大倮黑, 18 .蒙化彝, 19 .倮黑, 20 .利米,21 .小列密, 22 .且, 23 .洒摩, 24 .蒲蛮, 25 .扯苏, 26 .西番, 27 .野西番, 28 .妙倮儸, 29 .苦葱, 30 .阿卡, 31 .艮子, 32 .莽子, 33 .三作毛, 34 .黑濮, 35 .龙人, 36 .黑窝泥, 37 .缅和尚, 38 .花百彝, 39 .弋罗, 40 .老挝, 41 .长头发, 42 .绷子, 43 .鲁屋倮儸, 44 .撒桓倮儸, 45 .窝泥, 46 .麦岔, 47 .喇, 48 .土僚, 49 .白窝泥, 50 .野古宗, 51 .倮儸, 52 .卜,(以上为上册)53 .喇嘛, 54 .怒人, 55 .罗缅, 56 .土人, 57 .海倮儸, 58 .甘倮儸, 59 .苗子, 60 .爨蛮, 61 .黑干彝, 62 .僮人, 63 .白倮儸, 64 .黑倮儸, 65 .阿西, 66 .沙人, 67 .普拉, 68 .拇鸡, 69 .阿者倮儸, 70 .阿蝎倮儸, 71 .葛倮儸, 72 .鲁兀, 73 .聂苏,74 .舍武, 75 .阿系, 76 .阿成, 77 .山车, 78 .白喇鸡, 79 .普列, 80 .阿戛, 81 .阿倮儸, 82 .花土僚,83 .水百彝, 84 .黑土僚, 85 .旱百彝, 86 .普剽, 87 .交人, 88 .白僕喇, 89 .阿度, 90 .腊歌, 91 .孟乌,92 .普岔, 93 .腊欲, 94 .腊兔, 95 .侬人, 96 .乾人, 97 .披沙, 98 .喇鲁, 99 .羿子, 100 .摩察, 101 .子间, 102 .普特, 103 .卡隋, 104 .黑铺。(以上为下册)
值得注意的是, 图绘上的“说” , 与道光《云南通志》引用的《伯麟图说》完全一致, 这就告诉我们:《御制外苗图》的文字, 就是《伯麟图说》之“说” 。那么, 它的图, 又和《伯麟图说》有什么关系? 再看另一部《滇省夷人图说》, 就不难找到答案。
二、关于《滇省夷人图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室藏有一部《滇省夷人图说》, 上下册, 木板封套, 封板左上方竖刻隶书体“滇省夷人图说” , 浅蓝色。开本略大于《御制外苗图》。正图摺装,棉白纸, 彩绘, 式样、风格与《御制外苗图》相似。收图106 幅, 上册54 幅, 下册52 幅。
与《滇省夷人图说》配套并存的还有式样一致的《滇省舆地图说》, 分装为二册, 上册28 面,下册27 面。收录云南舆图及图说22 种, 一种为云南全省舆图、云南省总图说, 其余21 种为各府及直隶州舆图及图说, 以云南府、迤东、迤西、迤南地域排序。舆图为彩绘。
《滇省夷人图说》收录的云南民族名目比《御制外苗图》多出“白人” 、“撒弥倮儸” 、“糯比” 、“山苏”4 种, 缺“野西番” 、“妙倮儸”2 种。其他100 种完全相同。二者排列顺序大部分一致, 少部分有差异。
对照一下, 二书图绘主体人物及文字完全一致, 但是山水背景及活动场景不尽相同。明显可以看出, 这二种图绘, 取材的人物图像来源相同, 绘图者根据任务, 设计添加了背景。显而易见, 《滇省夷人图说》和《御制外苗图》是同一种图册的不同抄绘本。
《滇省夷人图说》没有任何印章和署名, 但在图绘后面, 却有一篇长达1848 字的文字, 值得特别注意。文中强调说明“云南为职方边徼, 南则控御缅甸、暹罗、南掌三国, 东则与粤西并扼越南要隘, 即古南交重地。”接着依次列举东南临安、开化、广南三府, 正南临安、元江之西普洱一郡临接越南、缅甸的地理形势, 缕析全省民族分布状况, 提出“慎重边圉, 至意随时随事, 相度机宜, 未雨绸缪, 期臻绥靖。当镇静者, 不敢稍邻躁率。当振饬者, 不敢稍事姑容”的治边策略。文中特别说明:
圣天子乾乾保泰, 烛万里于户闼。诏以三迤山川人物、设险经野诸大政括举梗概, 登之图绘, 用佐乙览。臣检校既峻, 谨以图所未能备者, 胪举申系于简末。
由此可知, 这是云南地方官向皇帝进送“图绘”的“奏章” 。第一, “图绘”是奉“诏命”完成的官修之作。第二, “图绘”包括二部分内容:一是“山川人物” , 即“夷人图说” ;二是“设险经野” ,即“舆地图说” 。第三, 撰文者是“主修”责任者。那么, 理所当然可以推断:这篇文字的作者就是云贵总督伯麟。《伯麟图说》的原名就是《滇省夷人图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收藏的2 种4 册《滇省夷人图说》、《滇省舆地图说》就是人们认为已佚的《伯麟图说》。今存道光《云南通志》种人卷及佚名《夷人图说》给我们提供了寻找《伯麟图说》原型的宝贵线索。
三、道光《云南通志》和《夷人图说》提供的佐证
清阮元、伊里布等修, 王崧、李诚纂《云南通志》是一部重要的云南志书, 有道光十五年刻本, 多为治云南民族史、地方史学者青睐。这部志书卷二百八十二至二百八十六《南蛮志三·种人》中, 保留了大量《伯麟图说》原始资料, 包括图说和图像。统计一下, 图说引用《伯麟图说》共57 种, 其中只引用《伯麟图说》, 不引用其他文献的有17 种。《云南通志》中的人物图像, 有的采自《皇清职贡图》, 有的采自其他图册, 对照一下, 不难发现, 其人物图像大多与《御制外苗图》相同或类似。
人物形象完全相同(按:数字为《御制外苗图》编号):
4 , 5 , 6 , 7 , 8 , 12 , 13 , 16 , 16 , 17 , 20 , 21 , 23 , 24 , 25 , 26 , 28 , 29 , 31 , 32 , 33 , 34 , 36 , 37 , 40 , 41 , 42 ,45 , 47 , 48 , 49 , 53 , 55 , 56 , 57 , 58 , 62 , 63 , 64 , 65 , 67 , 70 , 72 , 73 , 75 , 77 , 78 , 79 , 81 , 84 , 90 , 91 , 92 ,94 , 95 , 101 , 103 , 104 。共58 种。
人物形象相同, 布局略有变化:
3 , 22 , 27 , 86 , 98 。共5 种。
主要人物形象相同, 《御制外苗图》增绘人物(括号中+前是《种人图》绘人物数, +后是《外苗图》增绘数):
10(2 +1), 11(3 +1), 19(2 +1), 35(5 +3), 38(5 +4), 43(3 +1), 44(3 +1), 46(3 +1), 54(2+1), 59(3 +1), 69(3 +2), 66(2 +2), 68(2 +1), 74(3 +1), 76(4 +1), 80(2 +2), 82(4 +1), 85(3 +1), 88(3 +1), 93(3 +1), 97(4 +1), 100(2 +1)。共22 种。
主要人物形象相同, 《御制外苗图》减绘人物(括号中-前是《种人图》绘人物数, -后是《外苗图》减绘数):
2(2 -1), 18(7 -2), 52(3 -1)。共3 种。
主要人物形象相同, 人物饰物、持物略有变化:
50 , 83 , 87 。共3 种。
主要人物形象有相同者, 又有不同者:
9 , 30 , 69 , 71 。共4 种。
主要人物形象不同:
1 , 96 , 102 。共3 种。
《御制外苗图》有, 不见于《种人图》:
14 , 39 , 51 , 61 , 98 , 99 。共6 种。
《御制外苗图》缺, 《滇省夷人图说》和《种人图》都有的4 种, 其中3 种相同(撒弥倮儸、糯比、山苏), 1 种不同(白人)。
通过对照可知, 道光志中的人物图像和《御制外苗图》、《滇省夷人图说》的人物形象绝大多数相同或相似, 说明这部分是采自《伯麟图说》之图。更值得重视的是, 道光《云南通志》卷二百八《艺文志》四之十二《杂著· 说》中载有伯麟撰《进云南种人图说》, 署名“国朝云贵总督大学士伯麟” 。此文958 字, 除开头一、二句及个别字以外, 都与《滇省夷人图说》中的文字一致, 明白无误地证明《滇省夷人图说》的附文就是伯麟的奏文! 那么,《滇省夷人图说》肯定就是《伯麟图说》。
《滇省夷人图说》之图把人物置于山水和场景之中, 而道光《云南通志》之图只有人物。那么, 《伯麟图说》的原貌是只有人物形象, 还是绘有山水场景, 这是有待今后继续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就是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收藏的《滇省夷人图说》究竟是原本, 或是副本, 或是抄本, 或是改绘本? 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确认。
道光《云南通志》将“滇省夷人”改为“云南种人” , 是修纂者所为。原书的题名应是《滇省夷人图说》, 这从另一部《夷人图说》可以进一步证明。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清)佚名《夷人图说》, 《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34 收录。翻检内容, 不难断定, 这书是《伯麟图说》的完整无缺的文字刻本, 有说阙图。该书目录如下:
夷人图说 目录
粮道所辖
云南府属七种
武定直隶州属三种
迤东道所辖
曲靖府属六种
澂江府属二种
广西直隶州属八种
开化府属二十二种
广南府属一种
东川府属二种
昭通府属二种
迤西道所辖
大理府属一种
丽江府属八种
永昌府属七种
顺宁府属六种
楚雄府属四种
永北直隶厅属二种
蒙化直隶厅属一种
景东直隶厅属一种
迤南道所辖
普洱府属十三种
临安府属六种
镇沅直隶州属二种
元江直隶州属四种
通共一百零八种
此书种类名目排序, 除有4 处8 种前后颠倒外, 与《滇省夷人图说》完全一致。只是《滇省夷人图说》阙失“野西番” 、“苗倮儸”2 种, 而这2 种却可在《御制外苗图》中找到, 应是《滇省夷人图说》阙页。《伯麟图说》原本中滇省夷人种类应是108 种, 名目序列按粮道所辖、迤东道所辖、迤西道所辖、迤南道所辖地域排列。
四、结语
对于云南民族史、民族学研究有重要价值的《伯麟图说》不是佚书, 仅就目前发现可以判断, 至少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抄绘本、刻本存世。《滇省夷人图说》或是原本副本, 或是抄本, 或是改绘抄本, 三者必居其一, 有待进一步考证。《御制外苗图》是改绘抄本, “御制”是否真实? “金廷标恭绘”是否作伪? 目前还下不了结论。无论真伪, 此书成于《伯麟图说》问世不久, 图绘人物形象依据的是《伯麟图说》, 真实可信, 价值不可低估。《夷人图说》保留“说”之原貌, 是可靠的“文字部分”刻本。期盼学界同仁能再有新发现, 使《伯麟图说》大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