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宝钗被埋在雪里了吗?金簪雪里埋,可不能这么直白地理解

金簪雪里埋”,这是《红楼梦》作者为薛宝钗写的判词,有读者据此推论宝钗的结局是被埋在雪里。

作为一部三百年来广受追捧的经典巨著,《红楼梦》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写法:用判词的形式,先给主要人物定下了命运的结局,再去展开情节。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判词可以直白地去理解,否则,就失去判词的意义了。

作者之所以巧布迷局,用模棱两可的语句来写众钗的结局,目的就是希望读者能通过后面所展开的情节来解开迷局。

因此,“金簪雪里埋”不能直白地理解为宝钗被埋在了雪里。这样的结局,无论是从人物性格来看,还是从情节发展来看,或者是从表达主旨来看,都毫无意义。

那么,这句判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要解开这个判词里隐藏的秘密,必须结合另一句判词:“可叹停机德。”

可叹停机德发,金簪雪里埋”,这才是宝钗命运的完整判词,这个判词,完整而精准地概括了宝钗的薄命以及薄命的根源。

“停机德”,是宝钗最为优秀的品质。

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时代,女人的全部舞台都在内帷,在家里,在后院,这是时代对女性的局限。但是,如果因此就认为女人完全靠男人养着,依赖男人而生存,就是对那个时代最大的误解。

那个时代赋予了女性一个最基本的职责:相夫教子。

“相”是帮助、辅助、辅佐的意思,比如宰相,就是辅佐君主治国安民的重要职位。妻子在一个家庭的作用,就相当于宰相,辅佐夫君,小则修身齐家,大则治国平天下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族都注重“娶妻娶贤”,娶到了一个贤妻,就相当于得到了一个能力超群的宰相。能力超群的宰相是什么样的?是魏征那样的,敢于直谏,及时纠正君主的错误,并把君主引导到正途上来。

这种直谏,放到女人身上,就是“停机德”。

我们现在说妇女能顶半天边,这种说法,同样适用于那个时代。再英明的君主,如果缺少一个能力超群的宰相,也没办法治理出一个强盛的国家。齐桓公能够成为一代霸主,和管仲的辅佐分不开。

刘邦取得天下后,封的第一功臣,不是屡出奇计的张良,也不是战功卓著的韩信,而是负责后勤的萧何。萧何不但负责后勤,还经常直言劝谏刘邦,他就相当于刘邦的贤内助,所以他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功臣。

同样,再强大的男人,如果没有一个具备“停机德”的贤内助,也很难干出成绩。所以,能否娶到一个贤妻,关系着家族的兴衰。

宝钗就是一个具备宰相之才的人,她的“停机德”能顶起家族的半边天,只要遇到同样能顶半边天的男人,他们就能共同撑起一片天:家族兴盛时,能锦上添花;家族危难时,能力挽狂澜。

这就是宝钗的“停机德”,是她最优秀的品质:能力超群,有辅佐之才。

“金簪雪里埋”,宝钗的辅佐之才被埋没。

如果管仲没有遇到齐桓公,那么史书上就没有管仲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管仲将默默无闻,他的辅政之才也无用武之地。

具备辅佐之才的人,一定要遇明主,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才华只能被埋没。

这就是“金簪雪里埋”,遇不到英明的夫君,宝钗的“停机德”,就只能被埋没

所以,这里的“埋”,不是本义的埋葬,而是引申义的埋没。不是指宝钗的身体被埋葬,而是指宝钗的才华被埋没

才华被埋没,为什么是“雪里埋”呢?

“雪”在这里有两个含义,一是通“薛”,明指被埋的是宝钗;二就是宝钗个性上的“冷”,宝钗的才华,被雪藏,而雪藏才华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当然,这是她的无奈选择。

进入贾府,以宝钗之才,完全可以帮着管理这个混乱的大家族。这也是很多自负才华却又性格浮躁之人的做法。比如觉得哪里不对,就去指手画脚,自恃有高明的办法,就去跟领导提建议。

宝钗有才华,但她不是浮躁之人,“稳重和平”是她的性格特点。她很清楚,即使她有办法帮贾府把家管得更好,她也只能表现得很冷淡,不参与贾府的家务事。

她这么做的原因有二:一是名不正言不顺,她只是个寄居的客人,没有立场管贾府的家务事,所以,她不会主动建言献策;二是她从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个当权者的身上看到,即使有好的建议,这二人也不会采纳,因为她们都有自己的私心,不愿意为了家族而牺牲个人利益。这也是秦可卿的建议不被采纳的原因。

因此,宝钗选择了将自己的才华雪藏,即使王熙凤主动问她,她也“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但是,如果一味地雪藏,又无法体现她真的有“停机德”。于是,作者便让她在小范围内展现她的才华,比如劝黛玉、帮岫烟、提点探春、抚慰湘云等。这都是一个贤内助安定后院的本分。

通过这些事例,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哪个家族娶了宝钗这样的贤妻,一定是后院安宁祥和,家族成员的大小困扰,她都能解决,而且解决得不费吹灰之力。

当然,对于一个有“停机德”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想要真正将才华发挥出来,必须有一个英明的丈夫,夫妻携手,夫唱妇随,内外配合,才能真正地拯救贾府,从而从根本上拯救贾府的这些女眷。

宝玉原本可以成为这个英明的丈夫,因为他有着天赋之才。在贾府子弟中,他最为“聪明灵慧,略可望成”。如果他愿意像宝钗一样把家族撑起来,加上宝钗这个有着“停机德”的贤内助,必能像宁荣二公所期望的那样,“可以继业”,把家族的荣光继承下去。

但是,宝玉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即使有了宝钗这个万里挑一的贤内助来到他身边,他也有眼不识金镶玉,死活不肯归正,最后还因无法面对家族的衰败,遁世而去。

所以,自始至终,宝钗的“停机德”都无用武之地,只能埋没在宝钗表面的冷漠无情里

可叹!

有“停机德”又有什么用呢?没有发挥的平台和机会,就像孔子的盖世之才,找不到识才用才的英明之主,结果也只能被埋没。

这就是“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以宝钗之才德,原本可以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因为宝玉这个“无材可去补苍天”的顽石,让宝钗的才华彻底被埋没,落得了在清冷中度过一生的薄命结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