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诸城王氏家族 2012

马耳山舞潍河唱,人才辈出名四方; 
臧王刘李丁五家,明清两代业辉煌。 
  解放前,山东诸城境内有臧、王、刘、李、丁五大家族。提起五大家族中的王家,诸城人自然会想到相州王,而对大营王和贾悦王就不是很了解了。岂不知,这三个地方的王氏,是亲兄弟三人的后裔。诸城王氏大家族,在促进社会发展上,曾留下过辉煌的足迹,也为后人留下一些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元末明初,战乱仍频,民不聊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华北平原上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大部地区'积骸成丘,居民鲜少'。但有的地方凭借山河之险未遭战乱,社会相对安静,人口繁衍日盛。朱洪武刚刚平定天下,就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人口大迁移。江苏海州一带,有一家王氏兄弟三人,也被卷入了迁移大潮。明初,王彦名搀扶着体弱的哥哥,带着年幼的弟弟,从海州一路辗转来到了山东诸城,暂住邑西小店子。明朝移民条律规定:凡同姓同宗者,不准同迁一地。移民中有的为使同祖兄弟生活在一起,不得不忍辱负痛更姓改名,王家历来崇尚'行不改姓,坐不改名',王氏三兄弟便决定由小店子分而居之。其中一个去了相州;一个去了贾悦;王彦名则去了城北初家庄(即是现在的舜王街道大营村)。 
  三兄弟中迁去城北相州的那位,后人定居相州东巷,外号'老实王家',为农耕世家,后人从第六代上开始有人读书做官,此后,官员文士层出不穷。据统计,相州王家自明朝后期至清朝考取进士17人,被称为神奇的进士家族。另外,还有130多人出仕为官,其中:侍郎、御史、布政使、监察使等三品以上官员14人;知府等四品官员13人;监察御史等五品官员7人;知州等五品官员23人;知县等七品官员31人;八品以下官员若干。他们的代表人物有:王镆、王钺、王沛思、王沛惶、王玮庆、王琦庆等朝廷重臣和国家栋梁。近现代的有著名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等。还有是山东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王翔千,他的女儿王辩(又名黄秀珍)是山东第一个女共产党,1925年受党的派遣,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邓小平、张闻天同班一起学习马列主义;女婿赵志刚是中共诸城县委(临时)第一任书记。因为相州王家历代名人比较多,大家对此颇有一种神奇的感觉。 
  殊不知,迁到大营村的王彦名的后人更为神奇。他生有七个儿子(贵、仪、坛、城、广、堪、增),其中长子王贵年轻时因故迂往新城(即今淄博市桓台县)。仅这一支的后人在明清两代就考取进士36人、举人53人、贡生143人、监生235人、太学生31人、廪生30人、增生50人、庠生307人、武庠生76人、科考虽无功名但任县以上职衔的45人,共计1006人。王家遵循的家训是'道义'和'读书',崇尚的理念是'学问赛珍珠',考取功名全凭真才实学。例如,王士禄、王士祜、王士祯,一家兄弟三人都考上进士,让人想不到的是连陪读的家人的孩子也考上进士,'一门三进士、家人会连登'的佳话盛传一时。王家不光考取功名的多,出仕为官的名人也不少,曾出过七位尚书,一辈出一个,第七辈上出了两个,名曰'六辈七尚书'。他们是:王彦名的四世孙王麟,贡生诰封户部尚书;五世孙王重光,谥忠勤诰封户部尚书,六世孙王之垣历仕户部尚书;七世孙王象乾,历仕兵部尚书;七世孙王象晋诰封刑部尚书;八世孙王舆敕,诰封刑部尚书;九世孙王士祯(又名王士正、字渔洋)历仕刑部尚书、谥文简。七位尚书中权势最大的是王象乾,时任兵部尚书兼吏部尚书,为卫国御敌立下了功勋,皇帝诏令为其在家乡新城建造'四世官保'坊,意为四世保明朝。当时国家六个部的尚书王家就占了三个,人们戏称王家'达官文豪'王半朝''因为王氏一家不但出仕为官者众,而且文豪颇多,有文学著述就有120种、560卷,诗歌4000余首,清初被推崇为文坛领袖、一代诗宗,主持中国文坛近半个世纪。现在,在其家乡新城建有王渔洋纪念馆,在其祖籍诸城市名人馆里也陈列着王渔洋的画像、简介和丰厚的著述。 
  王家为什么出了这么多人才?有个传说更是神奇。那就是王彦名长子王贵的夫人初氏,她是在清明节这天打秋千时,被大风从诸城初家庄刮到新城去的,被尊称为'风送夫人',她与王贵的婚姻被视为'天作之合',他们的后人这么发达,也是天意。对此,有人感到不可思议,但大文学家王渔洋说,这事确实是真的。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很奇特,那就是王家虽然出了这么多的名人,但都不是在大营发迹的,大都是离开大营在新城和其他地方发展而取得功名的,包括诸城境内王彦名第五子王广的后人知县王铨、解元王侍等,也都不是在老家时发迹的。好在王家子孙并没有忘记他们的老根,在外考取功名或出仕做官后,都纷纷返回老家祭祖、立碑、竖旗杆。老家族人也没有忘记他们,在大营王家祠堂里、始祖坟前的石碑上,都书写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好多外地人也都常去看。人们都感慨地说:大营真是块神奇的'葫芦地'啊!(其意思是说王家的后人像葫芦一样,在本地扎根,爬蔓到外边结果,结的果都是大的。) 
至于王氏三兄弟中后来迁到贾悦去的那位(名字失考),史迁贾悦王家庄,他的后人中达官文士也不少,但远远比不上相州、大营两兄弟家多。不过,在其八世后有个女儿可很出名,她生的儿子是清朝大名鼎鼎的宰相--刘墉。《诸城贾悦王氏族谱》记载:王宸嗣,字觐颺,一号枫崖,邑增生。明崇祯壬午山东解元、清顺治乙丑进士王斗枢之次子,著有《闻鸡窗诗》行世。王宸嗣有一子(名延宗)六女,其最小女适'诸城(现为高密市)逄阁庄雍正甲辰翰林东阁大学士刘公统勋'。王宸嗣的女儿是王统勋的原配夫人、刘墉生母。由此可知,王宸嗣乃刘墉外祖父。当然,亲戚并不止这些,还有王宸嗣的哥哥王佩(字:渚),娶的妻子就是刘墉的堂姑。 
  乾隆十七年,贾悦王氏续修族谱,刘墉还为其写了序,《贾悦王氏族谱》中仍保留他的真迹。序中说:'忆墉外家王氏外王考邑增生觐颺公讳宸嗣,即堂姑丈岁贡生     渚公讳佩之贵弟也。世居贾悦镇,徙县之双门前,墉之髫龄随母归宁,朝夕嬉戏,外王考每抚顶而许之,曰:异日成吾宅相,有光吾门者,必是子也。至今言犹在耳,耿耿不忘焉。继此问候起居,春秋弗间。不意墉未及冠,而先慈见背。呜呼痛哉!越十余年,幸获得志,给假旋里,展外王考墓于铁水东原,睹彼松楸,追思杖履,凄然者久之。' 
  据《诸城大营王氏族谱》记载:'盖吾王氏,于故明洪武初,由海州迂诸城,暂住邑西小店,再由小店出者三,一居贾悦、一居相州、一居大营,而新城又自大营迂去者也'。康熙年间,诸城贾悦王氏在续修族谱时,相州王沛思也给写的序,并特注明:王氏由西小店迁出,相州一支、贾悦一支,溯厥渊源皆一本也。相州王氏、贾悦王氏的族谱上,也都注明了与大营王氏的关系,他们虽然居住的地方不同,但确属一人之后、同脉相传,他们是亲兄弟三人的后裔,是确信无疑的。 
  诸城相州、大营和贾悦王氏三兄弟的后裔人才众多,亲戚门当户对,他们在同时期活跃在齐鲁大地上,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为推动社会发展而各显辉煌,形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也为后人留下了说不尽的故事和脍炙人口的篇章。 
桓台县《王渔洋文化》总第五期上发表

(0)

相关推荐

  • 来斋金石刻考略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四 来斋金石刻考略 目录类二[金石之属]提要 [臣]等谨案来斋金石刻考略三卷 国朝林侗撰侗字同人侯官贡生中书舍人佶之兄也侗少好金石文字尝游长安求得汉甘泉宫瓦于淳化山中又携拓工厯唐昭 ...

  • 新唐书王徽,(凤阁王氏)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沈询判度支,徐商领盐铁,皆辟署使府.始,宣宗诏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往见宰相刘瑑曰"徽年过四十,又多病,不应在选" ...

  • 1300年科举,山东几人中状元?这张榜单告诉你

    临近高考,让人不自觉想到历史尘埃中的科举考试. 想着房玄龄.颜真卿.范仲淹.刘统勋.刘墉.王懿荣等山东老乡,挤在皇家殿堂中,面对全国同一张试卷,用老家话与皇帝对答,挥洒自己的才华,也蛮有趣的.当年科举 ...

  • 诸城相州王氏家族私学人才谱系 —诸城新闻网

    前排左一为王辩 王瑞华 山东诸城相州王家,在海峡两岸涌现出六位著名作家,山东三个党派的创始人,都与他们家族办的私学--相州王氏私立小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中王氏家族的四位作家: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 ...

  • 诸城相州王氏家族

    在咱们潍坊,封建科举制中曾出现不少的科举世家,有的甚至直系多代连续金榜题名.像之前曾有临朐冯氏直系四代四进士,安丘封山李氏直系四代五进士,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的一个氏族,曾出过"一门21进士, ...

  • 东晋王氏家族存世唯一真迹,晋人笔法一览无余

    东晋 王珣行书<伯远帖>局部 <伯远帖>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风华"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 ...

  • 展现王氏家族历史,传承王氏家族文化——冀东西轩湖甸王氏文化传承会

    作者:王树森.王志祥.王晓强 编辑:王亭贯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其中一支为冀东西轩湖甸王氏,自六世,分为三门十九支,成为京东最大望族之一 ...

  • 王氏家族资料

    第一章 姓氏源流 第二章 迁徒传播 第三章 人口分布 第四章 郡望堂号 第五章 宗祠对联 第六章 姓氏名望

  • 良善仁爱家风,家族世代传承:河北威县潘固村王氏家族故事(一)

    作者:王伟凯 作为一个家庭的主旋律,家风是给子孙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因为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举止和发展路径,甚至左右着人的一生.从天祖至今,我的家族已传承了七代,七代传承并实现"青 ...

  • 冀东王氏家族发现乾隆年间老家谱

    作者:王亭贯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其中一支为冀东西轩湖甸王氏,自六世,分为三门十九支,成为京东最大望族之一. 1.发现乾隆年间老家谱 这 ...

  • 黄朴民: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传统的特征

    一.史学研究范式转变下的王氏家族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动态,这主要表现为: (一)研究主题的转换.即由以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事件为中心逐渐嬗变到以大文化传统研究为中心,纯 ...

  • 琅琊王氏家族盛衰记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首怀古诗<乌衣巷>,大概人们在孩提时代就都耳熟能详.据说白居易曾为这首诗"掉头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