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的乌镇

(图为乌镇村村史陈列馆)

中国地名林林总总千奇百怪,但同名同姓的不多。都知道南方有个水乡乌镇,却不知道北方也有个叫乌镇的地方,这个乌镇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此乌镇虽非彼乌镇,但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乌镇曾经是茶马古道的驿站

巴彦淖尔市境内的阴山段落,有个叫乌不浪的山口,山口南面有个蒙汉民族合居的村落。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美、交通便利。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有多家晋商云集于此,至清末时,这里已有买卖字号50余家,其中,有油坊粉坊碾磨坊、理发馆、澡堂、药店、百货店及铁匠铺、木匠铺、棺材铺、鼓匠房等,能工巧匠各显神通,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当地商号还联合建造了庙宇、善堂、育婴堂等宗教活动场所和慈善机构,一些文艺爱好人士还组建了晋剧团,逢年过节在关帝面前闹社火、唱大戏,热闹非凡。

期间,有人组织了一支走外蒙的驼队,他们从包头接上茶叶、布匹炒米等货物运到山后牧区乃至蒙古的南戈壁省,再把牧区的皮毛、肉食、药材及奶食品等带回,然后由乌镇的商号发往南方各地,成为晋商对俄蒙贸易的桥头堡,也是绥西地区草原茶马古道的一个重要驿站。至清末时,这里常驻人口达5000多人,约清光绪六年(1880)前后,当地人依据附近的乌兰脑包老地名,将这地方改称为乌镇,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新政府将其划为行政村。

乌镇曾经是走西口人的福地

据《乌镇村史》(韦颍显著)记载,由于先期到此开发的晋商引领,乌镇逐步形成了晋陕穷苦人走西口的福地。由于清政府放垦蒙旗土地,加上晋商生意兴隆,许多产品需要就地生产、就地加工(如粮食、炒米、皮革制品等),大量的农业和手工业及服务业匠人纷至沓来。山西定襄人梁存计,走西口来到乌镇后,不仅学会了各种农活,还会为掌柜加工粮食、做生意,并学会了蒙语。后来,他自己省吃俭用,买了四峰骆驼,与别人合作组成了乌镇最早的驼队。这些走西口的人,靠着智慧和汗水,得到了丰衣足食的回报,并支撑了乌镇的发展和繁荣。

乌镇有过浴血抗战的历史

绥西抗战的烽火让乌镇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乌镇是河套地区的东大门,日寇想进入河套,乌镇和乌不浪口是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0年2月初,日寇首次进犯乌不浪口和乌镇一带,傅作义守军展开激战。日军占领乌镇后,大肆烧杀抢掠,当地百姓多名被无辜枪杀,多座房屋被烧毁。三月下旬,傅部打响收复五原的战役,乌镇百姓欢欣鼓舞,积极配合,许多村民自发参加抢救我军伤员和追杀日军残部的行动。村民刘大宽救回了身负七处重伤的303团长宋海潮;村民戴以礼、薄根长等人扒开了水渠、烧毁木桥,阻断了日军退路,为五原大捷做出了奉献。

1942年农历5月,驻守包头的日寇为报复傅部,二次占领乌镇。我军在与敌激战三昼夜后,终因实力悬殊撤退。日军兽性大发,制造了“乌镇惨案”。66名百姓被枪杀,多数店面和民房被烧毁。许多商家就地倒闭,村民纷纷迁走。至此,昔日繁华的绥西商业重镇,几成一片废墟。

时过境迁,今非昔比。现在的乌镇村,百业俱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已成了巴彦淖尔的一颗明珠。2015年,乌拉特中旗政府投资1100万元,将晋商旅蒙元素与新农村建设充分融合,把乌镇村打造成了宜居宜业宜旅的民俗村庄,并建成了村史展览馆,并被列为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至此,中国北方的乌镇以崭新的面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2017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