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长大了,才读懂一些书》
好书不厌百回读,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阅历,读来的味道是不同的。
小时候,读书,大抵是当“故事”来读的,并不刻意去品其中的味道,然而纵使这样,很多东西依然在心中扎下了根。
四大名著中,三国和红楼我读的遍数算是最多的,我读三国有个习惯,那就是读到关公遇害这一章,便要跳过去不读。而过五关斩六将,则是要反复把味的。
回忆起来,便觉得小时候忠义的思想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初中之前,除了三国,我读的大部头就是《杨家将》《岳飞传》《三侠五义》这几本了。
同样,这几本书里有几节我也是要跳过去不读的,譬如杨令公头撞李陵碑,岳飞父子屈死风波亭,白玉堂身死铜网阵这些,都是读完一遍,从此再不去读。大概这就是不忍卒读的意思吧。
前几天读《史记》,读到《伍子胥列传》,对于伍子胥诸如鞭尸之类的“倒行逆施”,司马迁并未苛责,而在篇末说“怨毒之于人甚矣哉!……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能够看出,司马迁私心里是赞赏这种怨毒的,再加上中间“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明添之语,这分明是司马迁在讲他自己内心想讲的话——他心里封存的悲愤,正好借伍子胥讲了出来。
由此可以窥知,司马迁的内心,是饱含着无比怨毒的,可见受腐刑之后,给他的身心带来的巨大创伤。正如他在《报任安书》里说的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但是他能找谁去报复去鞭挞呢?他面对现实毫无回击能力,所以只能把他无穷的怨毒和怒火在豆粒油灯下一字一句的刻进他的丹青竹卷,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里狂书当哭,大概,这是另一种形式的鞭尸吧。
读过《史记》很多遍,才读到这种悲愤,慢慢的才觉得读到了一点味道。难怪金圣叹说,一部《史记》就是太史公的一肚子宿怨发了出来。
由此,我想到了读书的过程。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写到了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的三大境界。这一境界的提升,是一个漫漫的过程。这让我想到了读一部书,读一部用生命铸就的智慧之书,同样需要这样的一个过程。这过程的长短,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性和经历。
读书、啃书、品书,自然是一个过程。拿过一部书,先从头到尾,囫囵吞枣地通读一遍,这叫初读。如果感到清凉,感到意犹未尽,那么就会促使自己重读,再读,一遍遍地读,不厌其烦地去读,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读,这就是啃书的过程。
一部书,等我们熟读了几遍,甚至几十遍之后,等我们的思考达到一定的境界,等我们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等我们的心灵趋向澄明和宁静的时候,也许就能品出书中一些独有的东西,就能嗅到与时下不一样的那种气息来。
这时,我们就会深深地感叹,读到此书,是多么得幸运,我们的内心就会涌出一种喜悦,就会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我们也就会明白最后一步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氺”的深层涵义了,原来这就是生活啊!这时我们就会为自己的清醒而感到欣慰,甚至禁不住泪流满面,当我们读出不同的味道时,或许,我们就升华了自己的人生,从一个“混世虫”,终于开始走向了真正的“人”。
一本好书,可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读。仅仅是“读”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事是要下苦功去“啃”的,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灵魂去叩问人生,啃透命运。等我们懂得了品味人生,享受生命,再回头看书,或许就有不同的感悟了。更有可能,当我们“品”到一定时候,我们就会真正受用了,因为一些东西已渗入我们的生命,成为了我们的血肉,和我们合为一体,不分彼此了。
“初识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