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20141211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41211
(续:难得糊涂)
基本上,海黄工艺茶壶的发展轮廓大致如上。
2005年,最初的雕刻工艺茶壶发源于福建仙游。
很快的,因为受制于原材料的捉襟见肘,海黄素壶与随形壶成为主流。随着海黄的认知度与认可度的不断攀升,来自海黄原产地海南岛的光素茶壶因为制作与造型的精良而在2007年取代福建成为行内翘楚。
福建出品的竞争性优势,还是在于雕刻。
图中的第一把是2007年末的福建出品:
陈料海南黄花梨满雕缠枝南瓜壶
还是这样的把柄。
第二把:2009年初 福建出品
陈料海南黄花梨
这样光素为主,只是在把、扭、流三处简单地饰以薄雕的新作,窃以为别具匠心。
基本上,如果材料天生丽质的话,素颜见人比繁缛的雕刻要来得好些。“良材不雕”就是这么个道理。
雕刻,有的时候是锦上添花,有的时候是遮掩外表的白璧微瑕。
别具匠心也好,匠心独运也好,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与基础是:熟能生巧。
量变到质变,讲求的就是一个积累。
没有一定数量与时间的摸爬滚打与日积月累的浸淫,大概是不好轻易地说“匠心”。
这大概也是一个门槛。
一并再来两把海南出品的光素茶壶,紫砂名器的亦步亦趋之仿品。
茶壶的图片大致就这么多了。
老习惯,茶壶的最终照,选了如下的这一张细节如图:
石(时)来运转。
这是福建上家的个人发明。
在下由衷地佩服,尽管上家没怎么读过书,高等教育肯定没有机会。
(时来运转,吴永强作品)
幸亏有这么一个天生的瑕疵嵌在其中。幸亏。
要不然的话,这个尺寸的材料,在当初肯定早早就被开了板料做家具。
这个尺寸是什么尺寸?上家说这块料最初曾被人打算来开独板的皇宫椅座板。
命中注定,前世今生做茶壶。
这是在下见识过的尺寸最大的海南黄花梨茶壶。
石来,运转。
承蒙贵言。
感谢江湖名号“花梨痴”的吴永强先生--在下心目中的前不见古人之黄花梨工艺大师。
一并祝福所有关注这个帖子的同好:时来运转,步步高升。
(前不见古人的一代紫黄名匠:吴永强和陈奕彬,拍摄于2010年初夏)
谢谢。
Eddie
20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