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V 20110508林海微澜

俺家阳台上也有个把鼓墩。
日晒雨淋了不止一两个春秋。
于是这天然陈化的皮壳就是这个样子。

(这是绿檀,整木旋制切削,上中下三接头,绿檀价格江河日下后的暴殄天物。原产南美洲的绿檀于1996年登陆神州,第一人台湾木材商蔡德生先生。当时的名号是美洲檀香,价格高高在上。后来货源增多,价格暴跌,斤价从最初的两百跌到数圆,惨淡收场。)

油性充沛。

倾盆大雨后的阳台,雨水漫地。
路遥知马力。
这鼓墩的材质,绝对过得去。
至少经得起日晒雨淋。

当时(2007年初)折腾这个把的鼓墩回来,是用于垫背。
那时候天上掉馅饼一样(来了)厚实的大板(一块玉)。
于是一根筋:大板底下用鼓墩垫背:正好是个板凳。

(2011-8-19)

开溜了不到一个月的光景而已。
人说网络江湖,刚刚因为这五足内卷香几而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三家同时网络团购这一器型,明争明斗明开片)
无语。
关注这款香几,已经有一把年纪。
2007年在上博一见如故,于是反复再仔细,由衷景仰之余,诚惶诚恐地看出:这一件是越南的黄花梨。
2010年4月初,头一次在台山伍氏兴隆展厅见到兴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高仿出品。
关于那对仿品,兴隆主人曾直言不讳地表示:制作得比较早,当年的器形,“不是很到位。。。。。。”时值2010年6月底。
2011年初,网络江湖初见有厂商放言尝试“山寨”,价格吸引:
花梨五千,酸枝一万(暂定),后来不了了之,帖子也不见了踪迹。
2011年6月,在大家之家上海文定路店见到兴隆之外的又一款越黄仿品,器形粗壮之余,五足之一竟然上下前后三接拼。
着实无语。
人说明式家具,厅堂第一。
窃以为如果单看家具的“用”,辈分最高者,当属礼器。
从古到今的文化传统,叫做天地君亲师。
上古时代起,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所以这祭天祀地的器物,排行第一。
香几,在从前是礼器。
于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一言蔽之:虔诚。

文化革命之后,虔诚扫地。
海峡那边的“国”之推手李国鼎先生在针砭经济起飞后的“民国”国民之素质时曾一语中的:富则富矣,缺礼。
三十年后的海峡这边,欠缺的大概也是这么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有人鼓捣,有人鼓吹,有人鼓舞,有人鼓励。

在下至今依然对这款五足内卷香几心怀深深的敬意。
衷心希望如今的后来者在制作仿品时能够百尺竿头。
谨向陈梦家先生致敬。

惶恐滩头说惶恐
伶仃洋里叹伶仃

【补跋:完成了这个“说鼓”帖,在下就掉头不顾吾其南,下南洋陪孩子读书。这一走,后续篇“金山夜话”,远离长物与细物,行囊中没有一件紫黄。临行前抓了一把乌梅木筷子,匆匆忙忙。20200324】

(0)

相关推荐

  • 诗海琴声朗诵专刊第68期 朗诵:伟先生;文:艾文

    爱 诗歌 爱 声音 诗朗诵     朗诵人:伟先生 本名:邹大伟 个人信息: 邹大伟,网名伟先森.黑龙江哈尔滨人.自由职业者,热爱文艺,喜欢运动.追求简单.快乐的生活. 声音特点:音域非常宽广,深情. ...

  • 诗歌 | 兴隆湖畔

    『我自接触写作以来,首先就是以诗歌示人.我的诗歌浅显易懂,没什么深奥之处,不具大诗人们的那种哲思性,倒是像散文断句,有点随性散漫,且算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吧. 有人说,诗歌要么是大白话.口水话,要么就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V 20110508林海微澜

    一并把"固化剂"的段子给转帖过来吧. 最早见光于2009年初的古典网. 关于这"固化剂"的说辞,原本只是和几位相熟的同好私下交流. 结果让厅座迷糊的一句调侃坏了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II 20110508林海微澜

    先后两个"鼓",一姓"广",一姓"苏".时间的前后跨度有十五六个年头. 所以关于这"工艺",窃以为不好相比. 上个世纪八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I 20110508林海微澜

    再来一个"鼓". 六足. 苏工. 材质:大红酸枝上漆 制作年代:公元2010-2011 这个款式,大概不在"谱". 据说是早三几年某次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露脸过, ...

  • 漫话红木·随笔随言:说鼓I 20110508林海微澜

    [复刻从前,原贴2011年5月8日始于70迷糊的客厅] 好久没折腾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了. 最初的漫话红木,始于2006年的911. 当时只不过看到了因为公元2005黄花梨元年之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懵懵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三 2006-12-15

    如今的红木,成为一种文化了. 如今的文化,何尝不是一种商品.酒文化,茶文化,球鞋文化,地摊文化,连刚刚露脸的几个小姑娘,也成就了超女文化. 于是,最热门的题目,逃不脱"升值"二字.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二 2006-10-27

    很佩服现如今的这些红木爱好者,真是够钻研的. 把西方式的求证和学术研究方法用来分析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家具物件.如果老祖宗们能从地下爬出来的话,碰上现在的这许许多多的疑问与质问,他们多半得选择还是爬回去的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一 2006-9-11

    坛子里潜水,读帖子,日子久了,就有了些漫话.无边际的, 又多少关乎红木. 1.明清家具. 有坚持一定照旧法做的,有仿个差不多就可以的,也有只要是木头差不多就行的. 中国的文人真要命.喜欢家具的时候,说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六 越黄 2007-9-11

    去年今天的一篇漫话,周年了. 这一年,看着曾经的丑小鸭乘着火箭飞上天,所谓的越南黄花梨. 不少专家名家曾经是嗤之以鼻的.直到今天,还是此黎非彼梨,尽管当初在花梨前面添了个黄字的始作俑者梁思成,从未有& ...

  •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之五-海黄 2007-4-22

    物以稀为贵. 可不知道为何,总是对高仿的海黄明清款家具提不起神.反到是对那些形制不入流的海南土做物件存留着一份认同.总是以为,基本上,形制拙朴的,工艺简单的,往往就是没水分的.真的老海南土做,不可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