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906 文化与审美 2006感悟无用

直到今天,在下依然觉得,居家过日子,有些需求是“用”,有些需求是“无用”。

什么叫做有“用”?

看得见,摸得着,比如柴米油盐,笃定是有“用”的,而且没什么值得分辨。

什么叫做“无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就是千古传诵的“无用”。

同样,开门七件事的柴米油盐之外的后三件之酱醋茶,对有些人来说就未尝不是个“无用”。

在下平日里就不喝茶,更不会在料理烹制过程中用醋。。。。。。因为人到中年,胃酸过多。

至于酱,有些个酱,也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人人认同。比如腐乳。

所以这个“用”与“无用”,因人而异,于是求同存异。

红木家具,就是这么个徘徊在“用”与“无用”之牛A与牛C之间的东西。

古人云:衣食足而后知荣辱。

荣辱这“物事”,就是个“看不见”“摸不着”,同是也是“不能吃”“不能穿”的“无用”。

红木家具么,如果只是单纯考虑其坐卧承庋的功能之用,那么,红木也好,白木也好,合板也好,玻璃或金属也好,大可以混为一谈,混为一用,没必要在材质上,器型上,工艺上,喋喋不休。

可如果追求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坐具卧具承具庋具,“小资”一点说:叫做秉承与寄托“思古之幽情”,牵扯到审美,上升到文化与历史层面的需求,这就大有讲究了。

这一层面的讲究,用《百家讲坛》上马未都先生的话来说,叫做:与古人同行。

这大概就是“仓廪实则知礼节”了,简而言之,叫做从物质追求,进步或升华到精神追求。

红木家具,首先是个“用”。

但同时,传统造型与工艺的传统用材红木家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汉民族古代文化的审美追求。

这话说来有点“绕”,或者说“咬文嚼字”。得罪了,有些话,窃以为严谨一点,准确一点,拘泥一点,未尝不好。比如“汉民族”,比如“古文化”,有时候不得不“划地为牢”。

或者有说清家具大概套不进这“汉民族”的“划地为牢”了吧?

清家具上大概还是汉文化的痕迹远远超过满族的“文化”沉积了吧?

清家具的制作工艺,制作材料,以及制作匠人,好像所有的历史证据,都有分明的一个“汉”字。

虽则在审美上以满族皇帝的喜好为唯一标准。

新世纪的红木家具大潮之下,唯宫廷家具马首是瞻者众,于是睥睨天下者自是高高在上的故宫。故宫博物院内行走的所谓“专家”所谓“学者”以权威之名指点江山,好不快活。可几个回合下来,某些个活脱脱的“胥吏”本色就遮掩不住,于是漏洞百出,贻笑大众。

说远了。

首先,汉民族,自然是中华民族。可汉民族不是当今概念的中华民族的全部。

上下五千年,历史很沉重。

其次,古文化,与如今风行神州大地的新文化,大相径庭。

古文化下的汉文明之审美,以书法为最高境界。

今人的书法审美如何?千篇一律的笔走龙蛇龙飞凤舞。

感谢伟大领袖。

又远了,反正我们汉民族传统意义上的整体审美,深受传统书法美学的影响。相关的论述,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在其民国年代大作《吾土吾民》中洋洋洒洒如下:

“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中国人民就是通过书法才学会线条和形体的基本概念的。因此,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 比方说,中国的建筑,不管是牌楼、亭子还是庙宇,没有任何一种建筑的和谐感与形式美,不是导源于某种中国书法的风格。

通过书法,中国的学者训练了自己对各种美质的欣赏力,如线条上的刚劲、流畅、蕴蓄、精微、迅捷、优雅、雄壮、粗犷、谨严或洒脱,形式上的和谐、匀称、对比、平衡、长短、紧密,有时甚至是懒懒散散或参差不齐的美。这样,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我们可以把这些术语所代表的观念看作中华民族美学观念的基础。”

如此看来,家具大概也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延伸。对否?

都是鲁班门下的子孙,盖房子的,叫做粗木匠,做家具的,叫做细木匠。
回到原本的“用”与“无用”。

二十一世纪的神州,书法还有多少“用”?

十几亿草民蚁民加几百万精英,写得一手好毛笔字的有多少?

旁的不说,曾官拜当朝一品的国务院前李姓总理,那一手毛笔字就歪得可以。

在下这个红木网络江湖中个别小强蟑螂眼中的酸“文人”,如果手中也捏上一管毛笔,绝对在“不正”上比李前总理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谓的“用”与“无用”,如此而已。

曾几何时,“美”就是“无用”的代名词,于是“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红木家具与审美追求,也不过这么回事。

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

追求“无用”,有时候是一种人往高处走,有时候是一种水往低处流。

所谓文化,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分享

(0)

相关推荐

  • 中国明代家具界的“四大才子”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才子",明代更是一段人才辈出的时期.当时不止文艺界有风流洒脱的"吴中四才子",中式家具界其实也有才情天纵的"四大才子" ...

  • 明清家具鉴别的技巧

    明清家具保留至今的,主要有凳椅类,几案类,橱柜类床塌类,台架类等.此外尚有作为屏障之用的围屏,插屏,落地屏风等.明式家具多用花梨紫檀,鸡翅木,铁梨等硬木,也采用楠木,樟木,胡桃木,榆木及其它硬杂木,其 ...

  • 传统家具 | 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艺术

    在人们居家生活中,家具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具不仅供人使用,带给人种种方便和舒适,它还伴随主人的起居行止,构成一种具有某种情调的生活方式. 线条简洁的明式家具,雍容华贵的清式家具,渲染着家里的各个空 ...

  • 林海微澜 金山夜话 20120705

    茶壶之后,谈谈笔筒吧.这也是在下偏爱有加的"坛坛罐罐"之容器之一. 关于笔筒的起源,曾专门写过一个帖子"林海微澜:古今说笔筒",首发于古典网,大概是公元2009 ...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31010

    说到家具,在下历来的习惯是看菜吃饭,图"现成",从来不曾动过自己参与制作的念头.无他,对于家具制作,在下一窍不通,于是藏拙.见惯了多少居高临下的指点江山,比如家居装修,主旋律叫做& ...

  • 林海微澜: 金山夜话 20130822

    (早几日外出,发帖不便,晚了三天.) 跑个偏,说点题外话吧,比如近几日天朝非常热络的"握手". 国篮兵败马尼拉,严格地说,不算外战外行.因为上位拦路的对手也叫中华,只能算做是&qu ...

  •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说---海黄黄花梨概分

    (2009-03-17) ---海黄黄花梨概分 关于海黄的分类,窃以为出发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果. 比如从外观的色相区分,可以按照深浅的不同分为深色料与浅色料,颜色居中的为中间色料,以此为出发点,在 ...

  • 林海微澜: 紫黄文化之紫檀

    (2009-3-8) 中华文字中最早出现的"檀"字: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 (有今人说这就是"紫檀". 余不敢言) <郑风 ...

  •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之亚细亚的孤儿(古典版)

    (2009-3-21) 这半个来月一直在瞩目着那个叫做祭旗坡的角落. 于是,把去年曾经在"漫话红木-随笔随言"里的一阕旧帖给翻了出来. 当时是多少有些一语双关,甚至三关四关地把这几 ...

  •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难得糊涂 (补) 20210822

    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壶"之后,接着"葫芦"与"蝙蝠",以及"佛手".一二三把难得糊涂之"文化典故" ...

  •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难得糊涂 (上) 20210822

    +++这是2009年<林海微澜:难得糊涂>一帖汇集的足本.+++ 难得糊涂. 据说是前清文人大家郑板桥的心声. 年少弱冠的时候不太理解这个说辞.也是,在从糊涂到清醒的成长岁月,所谓的&qu ...

  • 林海微澜:金山夜话 20120119

    林海微澜,是在下自2006年以来关于红木,尤其是紫檀和黄花梨之"紫黄文化"的所见,所闻与所思的记录. 进入2012年,改变也好,转折也好,新意也好,想了个"金山夜话&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