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中国史前时代研究的一些认识

双孔玉斧(长12.5厘米)

四孔玉刀(长23.5厘米)

玉笄(长22.5厘米)

陶盖碗(通高7.5厘米)

黑陶罍(高25厘米)

陶盖鼎(通高12.5厘米)

陶鬹(高33厘米)

黑陶杯(高9.2厘米)

黑陶杯(高11.5厘米)

《中国史前时代研究的一些认识》

张忠培,《北方文物》1999年第4期第1~5页

本文在对史前考古研究提出了一些问题与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发表看法。认为文明因素的起源,早于文明社会形成。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是相互碰撞、影响、并进的多元文明。同时诸文化实体的文明因素的起源与成长以及文明社会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又存在相互异趣的现象。应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及其具体表象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形成。有学者主张文明形成的时间在半坡四期文化时期。本文认为这一时期已进入文明的门槛,同时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出现了制陶制玉制石制铜的专业匠人,劳动分工进一步展开。并已进入父权制时代,家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家族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聚落和墓地也出现了分化,聚落分化为中心聚落和一般聚落,墓葬的规模、结构及随葬品的种类、质地、数量等存在巨大差别。而宗教和军事的发展,导致神权和王权的形成,同时出现了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显贵人物。这时期是古国与方国时代。龙山时代的尧舜时期,势力平衡的方国建立了联盟体制,联盟的领袖由方国诸王轮流坐庄。至夏代,方国联盟体制遭到破坏,出现了统一的王国机制,至周代发展成为宗法封建的王国体制。

《关于中国是否存在军事民主制的探讨》

李之龙,《史前研究》2000年第520~527页三秦出版社2000年

作者根据考古发现的陶寺墓地、西朱封大墓和良渚文化的有关资料,以及古史传说方面的资料,论述了军事民主制的问题。认为军事民主制是人类社会史前末期的一种民主政治体制。军事民主制并非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反而是一种出现于史前末期的政治体制,更不是什么人类社会由史前转入文明的“必经阶段”。军事民主制在中国不存在,在尼罗河畔以法老为权力象征的古埃及也不存在。可以肯定,军事民主制的产生在世界上并未具有十分普遍的广泛性。

《资源、神权与文明的兴衰》

陈淳,《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第14~19页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考古学分析观念,尝试从资源和神权这两个概念来探讨早期文明兴衰的动力。认为文明起源的本质在于复杂社会中劳力与资源的集中所造成的不平等,使得贵族阶层能将宗教信仰与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强化其权力。文明实质上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权力的物质表现。代表早期文明的复杂社会,其运转机制可能是很不完善的,它们在应付社会内外压力与竞争中会存在种种缺陷。良渚与山东龙山文化过于强大的神权政体,有可能成为社会更高层次演进的包袱。复杂程度较低或神权体制尚未过于特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反而倒有更大的灵活性促使中原地区的酋邦向国家政体演进。

摘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要览》,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编

(0)

相关推荐

  • 探寻中华文明记忆,从这里说起

    栾丰实 山东烟台人,原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兼任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和专家组成员 ...

  • 文明起源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中国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特点

    <中国文明起源的诸问题> 佟柱臣<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第54~64页齐鲁书社1993年 本文从诸多方面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总结.中国文明起源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1-11-24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作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3500BC-1500BC中国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社会与精神文化研究 ...

  • 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史前陶器 二

    [河姆渡文化 · 约7200至6200年前]河姆渡文化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较早阶段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绍平原及舟山岛,年代约为7200至6200年前.河姆渡文化牙雕凤鸟匕形器, ...

  • 第1487篇  从考古发现看安徽文明之光

    文明是一个范畴较为广泛的名词,史学界一般把文明一词指一个社会已由氏族社会解体进入了有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阶段.这种社会中除了国家外,已有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活动中心.一般已发明或利用文字作记 ...

  • 严文明:发现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

    ▲ 严文明先生 中国考古从一开始就在探索中华早期文明 从1921年河南仰韶村的考古算起,中国考古已经走过百年.这百年间考古学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严文明先生从书房摆满考古报告的书架上取出新版的< ...

  • 考古界: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论华夏文明的起源

    羽人瓦当 唐 青海民和川口镇出土 泥质灰陶,圆形,,图案浅浮雕式.瓦当正中为双翼飞人, 双手合十于胸前,双翼平展,腹部以下饰横纹裳,当缘一周饰连珠纹.这种题材的瓦当唐代并不多见,羽人形象应为西亚文化的 ...

  • 文明起源・中国夏商王国文明与方国文明试论

    1987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三足铜鼎.这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鼎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1992年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有数百颗绿松石的兽面铜牌. 1963年在二里头遗址 ...

  • 严文明 |发现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

    严文明,1932年出生在湖南一个家学深厚的农村知识分子家庭.父亲给他起名时查<尧典>,书中有"浚哲文明",于是就让排行"文"字辈的他叫文明,号浚哲. ...

  • 第1391篇   中国史前时代已掌握冶金技术和金属砣具

    X 凌家滩出土的玉人 最近,省(安徽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敬国和台湾古玉研究专家陈启贤先生利用先进的偏光立体显微镜,对含山县凌家滩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进行微痕观察和测试,发现凌家滩先民在玉器制作过 ...

  • 文明起源・中国古代国家形态概说

    嵌松石象牙杯 商 高30.5厘米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社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象牙根段制成,形似灰,侈古薄唇,中腰微束.杯身一侧有与杯身等高的夔龙形把手.杯身有雕刻精细的花纹,上下边口 ...

  • 文明起源・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时间和标志浅议

    右夫人组玉佩之玉环 西汉长60厘米 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山出土 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南越王随葬有四位夫人,其中右夫人的地位最高,右夫人的两套组玉佩最精美.这是其中之一,龙纹透雕的手法勘称汉代一 ...

  •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的, 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 ...

  • 赵春青: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的, 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的热潮阶段, 20世纪80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