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是初中阶段的主要作文体裁,是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写作能力,也通常是中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但是,在整个初中阶段的教材中,虽然也涉及到了非常详细的作文训练教材,却觉得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不能够根据教材的步骤完成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写作能力的短板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个人觉得,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需完成一个转变,即从“实”到“虚”的转变。也就是小学的作文要求是写清楚一件事情,把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就行了;初中则需要学生表达“事情背后的情感或认知”,必须跳出为“写事而写事的”的范畴,也就是用事件表达个人的情感或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以实写虚”。这个“虚”也就是文章的灵魂,它把作文的那些事件、材料、过程、自然风景等,都统摄在一起了。

作为记叙文,六大要素是一个框架,是完整再现事情所必须的内容。和小学一样,初中的记叙文写作也同样需要这六大要素,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必须加以更进一步的认知,这涉及到“选材”(实)的问题和表达情感(虚)的问题。记叙文虽然要求尽量再现事情的原貌,但仍然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事情,肯定会带着作者非常强烈的个人倾向,例如同样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虽然是同时、同地的经历,但在朱自清和俞平伯笔下,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观感。

在记叙文六要素中,本人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放在一起,把它们合称为“场合”,是中心事件发生的基础。本人认为,这一“场合”非常关键,决定了事件的价值和意义。它的重要性可以用两个我们熟知的成语来表达,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意思表达的都是给别人送东西,但背景不一样,价值和意义也就截然不同了。所以,这就告诉我们,一件事情,一般情况下它的重要性和价值并不完全是由事件本身所决定的,往往和事件发生的“场合”有关系。这就给了我们提示,我们在写作时表达的关键不完全是事件本身,而是它发生的背景(即“场合”)。比如,鲁迅先生的《社戏》,虽然戏本身枯燥乏味,但却是作者认为最好的戏,因为“场合”是作者与一群非常“走心”的小伙伴一起去看的;作者为了交代清楚这一“场合”也作了大量的铺垫,并把“鲁镇”看作是“乐土”,而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作者所抱的交往态度,才是构成这“乐土”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虽然“场合”很关键,但事件本身才是重点,需要写作构思时重点对待。为了完整的再现事件,我们有必要交代清楚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其中又以“经过”最为重要。所以,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极其细腻地描写了阿长给他买《山海经》的事情;在《背影》中,朱自清仔细地再现了“父亲”买橘子的过程;在《一棵小桃树》中,贾平凹把风雨中纤弱的小桃树那种备受摧残的场景写得跃然纸上。

同时,记叙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再现,很多都遵循中国画的一种透视效果,即聚焦于某个细节,其他部分的背景逐渐模糊化,给人一种立体感。在写作中,作者往往把铺垫部分(即场合)写得较模糊,通常采用叙述的手法,只简单交代清楚事情的大概;在中心事件上,则采用描写的手法,尽量突出表现中心的事件细节。这样,既避免了叙事过程中的单调,使文章节奏有变化,在形式上和中心事件形成对比;又让文章形成一个“相互照应”的效果,用中心事件去“解释”铺垫部分的内涵,犹如诗句“一月普照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现”中所描写的那样,让整个文章有机地融为一体,构成一个让人产生遐想的作品。

记叙文的六要素,既是文章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又是文章的框架,这个框架建立得坚固了,文章也不会差到哪儿去。而对记叙文结构的解读和模仿及训练,是存在于语文教材中的,现代文的教学,本人更把当中的比较典型的文章作为作文教学的范本。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文章的基础上,我们再从结构上对内容进行梳理,很容易就能够把握作者在构思上的特点。并且,其中的内容教师是比较容易做适当的迁移的,很容易就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感(虚)引发出来,再用所学的文章的结构去构建,这样就使得作文的训练有很强的操作性。

本人把记叙文的类型分作铺垫式和“诠释”式。

其中,铺垫式又分作渲染烘托式对比反衬式。渲染烘托式中,铺垫的内容在性质上和中心事件是一致的,只是“月亮的影子”,很模糊,作者没有对其“定性”。比如,《背影》中,作者对“父亲”行为的各种不理解,其实里边已经包含有“父爱”的影子,但也可以理解为其他方面的意思;铺垫部分其实和中心事件“买橘子”是一致的,都是“父爱”的一种表达,而且其“父亲的艰难”程度上是一样的。作者在做了充分渲染烘托的基础上,再细致的展现“父亲”“买橘子”的过程,把文章的灵魂——父爱——展现了出来,然后让读者观照前文,更深刻地理解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就如人们醉心于“水中月”的美景,最后又抬头见到了悬挂在空中的那一轮皓月。对比反衬式中,在铺垫部分内容与中心事件的内容之间是相反的,作者要突出某人、某事的好或坏,先写了许多与中心事件相反的内容,然后又用细腻的笔法改弦更张。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了“阿长”的种种可笑的言行,然后却细致地写了她给作者购买《山海经》这一事情;《故乡》中,作者通过回忆再现了许多童年中的美好生活场景,再用现实的残酷与之形成对比,“豆腐西施”、“闰土”,现实生活下的人物变得今非昔比,凸显了旧中国在“三座大山”压榨下的苟延残喘。本人认为,对比反衬式更适合于学生的写作思路,特别是不成熟的心智及较粗浅的人生阅历,使他们更能冷静、客观地看待人物和社会,特别是表现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能够从他们自己抵触的人物或事件中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诠释”式记叙文,就是把抽象的情感、认知、态度,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比如,父爱,友情,家乡,悲痛,等等。通过营造一个个富有意境的“画面”来解释文章的中心。这种结构比较适合表现那些非常抽象的情感和认知,并且一般“不在乎”事件本身,不涉及太多的前因后果。比如《乡愁》,《再别康桥》。作者通过几个“意境”相似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主题。像长篇小说《教父》中,作者也通过几个家庭的不同事件,来说明“美国政府对人民不起作用了”。这种类型的结构,和许多现代诗是一样的,把其中的章节进行扩写,就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在这种结构中,必须要注意其中各“画面”之间的逻辑结构,可以是按时空顺序来安排,但最好是逻辑结构。比如“责任”,责任是保持身心健康、责任是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责任是做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人,这当中就有一个“从里到外”的顺序。这当中的范例,有梁实秋先生所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章写了梁启超先生的一次“公开课”的过程,涉及讲课的环节是三个,丝丝相扣。我不知道其中的顺序是否就是讲课的顺序,但表现梁启超演讲的内容却是层层递进的,本人认为三个环节是“学识的表达、情感的表达和生命的表达”。

结构是固定的,内容却是学生主观的。这是一种作文的模式,更是一种思维的性质,与我们看待社会和人物有一致性。本人有一种经验,就是把结构好的文章讲授结束后,做一定的迁移,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然后通过文章结构的分析,让学生尝试模仿式的写作。并通过若干次的同结构类型的写作,重点关注学生在结构上的构思,看是否具备了通过铺垫来突出中心事件的结构;看在中心事件的表达上,是否采用了描写的手法。并且,我在做这种训练的时候,曾经用一对一的模式,直接对学生点评文章,指出其中的不足,并让其现场修改(回座位修改后再评)。针对存在不同阶段的作文,对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训练的次数多了,很多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掌握这些固定的结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