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 | 二水居士:调控
练太极拳是一个享受太极拳的过程,而不是拿太极拳来折腾自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古人养生的观念,就像是保养一辆汽车。我们身体这辆车,倘若象是出租车一样,二十四小时,成天在马路上跑,这辆车,三年就得报废。反过来,这辆车,倘若摆在车库里,一天都不开,也很快就要报废的。
人身体这辆车,要适度的开,而车身内部,需要经常保养。同样,身躯需要适度运行,脏腑需要时常保养,人身这辆车,才能保持在“太极状态”。
竞技体育、奥运会项目,这些运动都只是磨练动物性神经所调控的器官,只是训练躯体百骸,“更高,更快,更强”的磨练躯体,就像是成天高速超长距离的折腾汽车,这不是传统的养生理念。
太极拳是让身体处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浑身每一毛孔都得以舒展的状态下,去享受太极态的运动乐趣。人,就像一辆汽车,躯体百骸,就像车身、车轮子,会动,而里面的五脏六腑,就像承载在车内的乘客,车身在动,乘客只是坐着,不动的。太极拳,作为内家拳,讲究的是脏腑系统的内动。脏腑器官运动起来后,就能产生更多无形的能量,这些能量,又能反过来滋养外部的肢体百骸。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