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继元:脱口垂足郎窑红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郎红与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 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明代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康熙时期郎红中的厚釉器(也称为呆釉),色如牛血,称为'牛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窑红中既有厚釉也有薄釉,薄釉器又被称为亮釉,色如鸡血般鲜艳被称为'鸡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大清康熙郎窑红天球瓶
但是古代郎红以铜为着色,与现代的铜元素为着色有着很大的差别,化工原料跟原矿原料完全是两种概念。以原矿材料烧成的郎红,颜色与肌理中会有细节的体现,如俗称的牛毛与兔毫,颜色更深,化工原料烧出的虽然也红,但层次难以凸显。
大清康熙郎窑红凤尾尊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
大清乾隆郎窑红凤尾尊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郎窑红器里釉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均开有纹片。足底釉有米汤色,苹果青色,均显露红色的斑晕,偶然也有红釉底和白釉底。
大清乾隆郎窑红胆式瓶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精湛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最近十期:
——————我们是有底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