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盲校语文《柳树醒了》教学反思

徐露羲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特殊教育系

结合两次教学演练的实践过程,我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方法、内容、时间安排等方面有以下的反思,现总结如下:

第一、临场应变是关键,固守教案要不得。

第二、情境引入创亮点,联系生活最实际。

第三、总结归纳打基础,发散思维提难度。

第四、起音停止要明确,指令要求必简洁。

第五、分层教学好处多,任需把握尺与度。

在本次教学当中我遇到的第一个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不符的问

题。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许多预设不到的问题,比如在第一次的录课当中,我问同学们对于文章有什么不懂的字词或者句子吗?同学们反而是直接提及了关于课文如何理解的问题:春雨是怎么给小柳树洗澡的?为什么洗完澡就会变软了呢……诸如此类。这让我有些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如果此时按照原来的设计单纯的讲解生字新词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临时决定改变教学环节的顺序,在分段讲解文义内容中穿插字词的解释。同时先让学生互相解答,老师再来总结归纳。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学生的节奏和需求。但是也需反思一个问题:高效的课堂到底应该由谁来掌控节奏,是老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先?以我有限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应该是“以学生需要为首要”。老师应该是掌控课堂的节奏的“主持人”,但并不是说老师只要固守教案就可以了,而是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有幅度的调整教学环节的顺序、节奏、内容来“迎合”学生的需求,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即结合过往知识又设置提升的训练。没有老师掌控的课堂是散漫无序的课堂,无效率可言;没有学生的参与的课堂是沉闷死气的课堂,无乐趣可言。我相信每一位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些灵感的迸发,并且自如的运用到课堂当中。这些灵感不是存在于原有的教学设计中,而是源自于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中,所以换言之,没有参与式学习也就没有教学相长。

结合盲生的实际引入情景教学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由于盲生缺少视觉的刺激,所以对于外界信息的收集通道是相对狭窄的,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中听、触、嗅、味等其他的感官通道(对于味觉通道的使用要尤其注意,甜味的食品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类似的情况)。在这里尤其要利用好听觉通道。在我的教学引入中我采用了一段音频来导入,是选自春天原始森林的一段录音,比较优美,也切合本课的主题,通过实验发现的确能较快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除此之外,我还准备了大量的音频,如春风声,春燕声,春雨声,春雷声,风铃声,风吹麦子的声音等,希望通过这些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加深同学们对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的认识,启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此大量的音频声音会不会让学生听觉疲劳?单一的听觉输入形式会不会让他们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多通道的教学会不会容易让学生分散注意力,降低上课效率?这好像是一个此消彼长的矛盾题,我认为引入贴合教材内容的情景是一个解决的办法。这个意思就是说各个感觉通道的学习是围绕一个情景展开的,而这个情景是为了阐明教材中的某一问题,比如我曾经看到的一个方法:目的是让学生知道“1”,“2”,“3”,“4”,“5”的含义,所以她现讲述了一个关于小动物的故事,请同学们跟着小动物一起做,听到“1”就拍1下手,听到“2”就拍2下桌子,听到“3”就拍3下大腿……以此类推。通过这个情景既能使同学很好的学习到知识,又将多感官的学习综合到一个情景之下,使课堂生动有趣。所以教学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作为特教老师更应该是“发明家”。

盲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想象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无论是发散思维还是概括总结能力发展速度可能低于普通儿童。所以我在课堂上设置了较多的问题加以训练,以下两个问题为例: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除了“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到春风就在我们身边?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回忆搜索各种各样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2.由老师来朗读三段关于春燕的段落,请同学们找出相同点并归纳春燕的特点。这个问题既要求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又需要发展一定的归纳能力。但是存在问题的是在第一次的课堂上缺少了对于语言的训练,第二次经过修改后加入了仿写的训练。语言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所以对于语言的训练应该渗透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会盲生如何更好的学习比机械地学会教材的内容更加重要。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学习方法训练的平台,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某项能力,发掘潜能,而不是过多的提出一些毫无价值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

最后我想提一提关于分层教学的问题,这应该是我本次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我对盲校实际上课过程的不熟悉。我们都看过太多普校课程的视频而对于盲校却知之甚少。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我利用了朗读的时间给“低视力”的孩子讲解生字词,但是我觉得如果在实际情况中这么短的时间,学生是无法掌握的,(在普校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花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生字新词。)那是不是需要给“低视力”学生开小灶?在回答问题中,我会有意识的让“低视力”学生描述看到的实物,如柳枝、柳絮等,但是盲的孩子也会需要发挥想象力或结合生活实际来回答类似的提问,那区别在哪里?在这两次的教学设计中,我并没有专们设计针对“低视力”孩子的问题,如果要设计,这个问题的“比重”大概占到多少?如何更巧妙的照顾到两边的孩子的需求,不至于出现一边孩子没难度,一边孩子过分难的现象?这些都是亟待解决和学习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的不仅是理论学习,而且是更多的课例观摩和课堂实践,只有通过观摩和实战才能做到将理论知识内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灵活改变教学策略,也只有这样才算真正了解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的能力对于普校的老师也同样需要。

这两次的教学实践给我很多的收获,当然也引起了我更多的反思:现有的知识水平还是非常不够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胜任特教老师这份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