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一次文化交流的悄然进行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他山之石:一次文化交流的悄然进行

作者:张明儿

昨天,由上海金山籍新市人沈其恺先生组团的上海市金山区山塘乡邦文史和民间文化研究会来新市进行文化交流。我作为特邀代表,有幸加入这次活动。整个交流活动处于友好、热情、谦卑的气氛之中,比新闻媒体中描写的一些常见文化交流活动印象,更有热情扑面的真实感。

上海金山籍新市人沈其恺先生,在微信上称为“仙潭游子”,感觉这昵称文化含量高,有古朴气,形象概括了沈先生目前的籍贯与居民身份性质,想想自己也曾经时髦过,取了一个“八月江南”的昵称,与之相比,自惭形秽,不得不在暗中改了实名。这次见到沈先生,竟只字未涉此题,可见其内心修为至深,素养高远。

沈其恺先生爱好广泛,除了重点高端集邮外,喜欢文史研究,方志涉猎。这次联系金山与新市的地方文史研究会对接活动,开了新市文化交流史上的先河,布置方案缜密周到,应地制宜,灵活度把握恰到好处。令我感动的是,对一个离开新市已经数十年的“游子“,内心充满对新市的热爱与倾心,他对家乡的变化与文化的发展,纤毫不漏地予以关切,令人倍感挚诚可亲。

这次带队的是上海市金山区山塘乡邦文史和民间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凤琴先生。高会长学养深厚,谈吐文雅纯朴,语境大气,态度谦卑大方。在介绍到这次来访的研究会代表,高会长对各位的研究方向和文化特点,作了个性介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介绍到研究会的发展与这几年的开展情况,给我印象深刻。内容充实,方法到位,成果卓著。一个文史学会组织,能够让每一位会员都有自己发挥的空间,注重年长与青年人之间进行传帮带,使一个地区的文化研究之风长盛不衰,作为会长的人格魅力与优秀品行,实在可圈可点,令人叹为观止。

在文化交流中,我关注到高会长对于地方文史研究方面所持的独特方法与取得的成果,注意在聆听中,收集他个人独到的实践体会与成功经验。的确,叙聊时间不长,却令我收获不少,良多感怀。对于新市与金山两地,有许多相同之处,特别是历史演变与沧桑的主线,都是因水而起。高会长认为,人类与水的关系一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联,特别是在古代,这种关系的体现会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形成与发展趋势。人类依水而居,治水与水利是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地方文史的切入,以水为重点是准确的选择。

这次金山文史研究会带来的讨论主题是:运河、古桥与道教。这些内容也切合我们新市的实际,所以很快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也是本次同行交流所取得的重要成果。新市古镇的发展也是从治水开始,后来道教的发展,应该是百姓祭祀活动的衍生,是地方文化的升华,宗教本身就是人类发展必然的文化现象。道教从客观上推进了新市历史文化的漫延,包括以后出现的“烧香市”,也是宗教对新市古镇地方文化推波助澜的重要原因。

这次通过考察和介绍,新市古镇灿烂的历史文化,众多的古街区与古宅居,名人与古迹,也给本次金山文化交流同行留下深刻印象。在这新市古镇发展转型时期,需要这样的文化交流来借鉴学习,我们既要把本地历史文化介绍给远地客人,也要通过这一渠道更多地了解外地文化研究成果引入到本地来,为本地所用,他们的经验与实践都非常宝贵,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参考。

本次交流活动时间短暂,大家分秒必争,除了白天赏游考察以外,还利用傍晚餐后时间进行坐谈,热议地方文化主题,紧扣运河、古桥与道教课题。金山一行客人不辞辛苦,专业精神犹见执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他们此行所带给我们的精神风貌与文史研究宝贵经验,个人引为珍藏。作为东道主方面,接待方面许多细节仍有待提升,但金山同行们深怀谅解与包容,他们的着眼点放在文化考察上,对他们生活上保持平朴之心,文史研究上怀有攻玉的敬业精神,本人深表钦慕。在此,我特别致谢高会长与沈其恺两位,并对各位同行一一握谢,欢迎你们随时再来新市看看,再作畅叙。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