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方言话“蚕花”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方言话“蚕花”
作者:张明儿
蚕花,是江南百姓用来形容美好蚕事的专用名词,这一词语目前是江南桑蚕文化宣传中使用频率较多的一个美词。尽管人们都知道,蚕花不是真实的植物,是一种想象语,但大家似乎都已经习惯这样的称呼,文学的力量真是奇妙,能够将不可思议,变成为正是如此。
那么,我们有必要了解“蚕花”这一说法,究竟从何而来?百度上说:蚕花指蚁蚕。清朝沉公练《广蚕桑说辑补》卷下:“子之初出者名蚕花,亦名蚁,又名乌。”如果熟知新市方言的话,“蚕花”一词在本地老百姓的方言里就变得极为普通。因为从蚕卵里刚孵出的小蚕,小如蚁蝼,也细如虾咪。“虾”的方言发 “ho”,音近方言的“花”。很细小的蚕,形如小虾,戏称“蚕虾”,其音谐“蚕花”。另外,在春蚕孵化的时间里,河里新孵化出来的河虾,也是与蚁蚕一样细小,所以“蚕虾”是同一季的,它们都是很渺小的事物。
民间文化总是会大而化之,生而衍之。“蚕花”这一俗称,在文人的笔下,就可以想象成“花”,后来居然与花卉沾上了缘分。严格地说,清明蚕事,是紧随着“花朝节”而来,这里面应该有“花朝节”的遗风留存。花朝节,简称花朝,是因草木绽花开始的节候标志。俗称“花神节”、“百花节”,汉族传统节日。花朝节由来已久,花朝节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二月十七日期间。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这是纪念百花生日。现在看到的“蚕花”,是人们通过手工制作的纸花、布花或绢花,完全凭自己想象,模仿大自然中漂亮的花卉进行结扎而成,借以寄托人们对蚕事的祝福与祈愿。
“轧蚕花”,这一词语应该源于对刚孵出的蚁蚕,成堆成片挤在一起的状貌。特别是在喂桑叶的时候,一些蚁蚕轧在一起,就需要用一种鹅毛做的专用“掸帚”蚕具,柔软的刷子进行“掸扫”,把挤攘在一起的蚁蚕小心铺开,是为了让蚁蚕能够有喂食的机会。这里的“轧”,是指“挤攘”的意思,用蚕语来形容街市人流如潮,是蚕农文化的一种生活表达,极富有鲜活意义。
有一首古诗写到了“清明香市”蚕妇们“轧蚕花”的闹春景象:
清明红雨暖平沙,
陌上晴桑欲吐芽。
作社祭神同结伴,
胭脂弄里轧蚕花。
在新市百姓的方言里,这首诗应该这么念:
清明辰光落雨,桃花开特河滩上(音:朗),天工有点热(音:匿)荡荡。
田畈心里刮桑树(音:士),日(音:匿)头一晒,芽(音:捱)头要爆出来特。
参加(音:嘎)庙会活动拜菩萨,侪是一淘来,一淘去。
侪到胭脂弄里轧人(音:宁)堆,人(音:宁)堆里厢,交关是刮养蚕女人(音:宁)介(音:嘎)。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