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1)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鼹鼠挖出来的城市
这一回咱们离开门头沟,来到欧洲国家斯洛伐克,去探访一座古老的矿业城市——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透过古城的兴衰过往,来探寻斯洛伐克民族独特的历史足迹。
那么先来看一段短片,了解一下矿工从前是如何工作的。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主要景点:
圣母升天大教堂、圣三一广场、新城堡、老城堡、人工湖、斯洛伐克矿业博物馆、敲击塔、文法学院、圣凯瑟琳教堂、市政厅、矿业专科学校、地下矿坑
鼹鼠与斯洛伐克矿工
小鼹鼠作为捷克·斯洛伐克经典卡通早已风靡世界,这个可爱的黑色动物形象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小鼹鼠身上既有着捷克民族乐观、幽默、活泼的元素,又有斯洛伐克民族勤劳、朴实的性格。
鼹鼠居住在地下洞穴中,手中总拿着个小铲子,这是典型的斯洛伐克矿工形象。
咱们聊门头沟的时候提到,过去在采矿业集中的地区,通常有鼠崇拜的习俗,鼠的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往往能够察觉到井下灾害,有经验的矿工可以根据井下老鼠的状态预知危险。可见无论是西京地区供奉老鼠为窑神,还是风靡全球的鼹鼠形象,都有着极为深厚的矿业文化背景。
如今城市的地下资源早已枯竭,昔日的繁华偃旗息鼓。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位于斯洛伐克中部的火山群地带,曾是欧洲知名的矿业中心,老匈牙利王国的第三大城市。在漫长的中世纪,这里一直为欧洲源源不断的输送金银币,兴盛时城中聚集着大量的矿工、工程师和科学家。
山路旁随处可见的矿井入口,如今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工业遗迹,梯形的设计是为了方便矿车进出。
“班斯卡”在斯洛伐克语中是矿山的意思,“什佳夫尼察”意为“酸性的溪流”,整座城市蹲伏在一座崩塌的古火山口上,进山道路崎岖而陡峭,外界车辆很难进入。不过这也使得这里几乎与世隔绝,成为斯洛伐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中世纪工业城市。
河蚌绘·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城区图,标注了主要景点,横屏观看。
城市的兴起
第一批来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定居的是凯尔特人,这是一个发源于莱茵河与多瑙河上游的部落,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他们于公元前三世纪来到这里并着手开掘露天金银矿床,铸造硬币。到了十一世纪,强大的匈牙利帝国入侵至此,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匈牙利国王贝洛四世聘请了采矿技艺高超的德国人为其工作,并许诺给他们一系列特权。
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市政厅,塔楼为中世纪风格。
沿着主街西行至路口,右手边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教堂位于陡峭的斜坡之上,与一侧道路形成三十度夹角,显得高耸巍峨。
圣母升天大教堂又被当地人称为“德国教堂”,最初就是由来此采矿的德国工程师集资建立的,归德国贵族所有,当年教堂地下室就被用作城市金库。
老城堡座落在主街尽头的台地上,城堡的外墙已斑驳破败,但中间那座建立于十三世纪的哥特式修道院仍遗世独立。
老城堡,建于十三世纪。
修道院是在波希米亚国王瓦兹拉夫二世(1283-1305年在位)统治时期建立的。这一时期该地区成为工业重镇,瓦兹拉夫二世在附近建立了一所造币厂,为布拉格政府铸造格罗申硬币,这标志着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开始由分散的采矿定居点向工业城市迈进。
格罗申银币·十四世纪打制。
随着财富的逐步积累,教堂周边又陆续增加了钟塔、监狱和长官公署,最后干脆在周围筑起高墙,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城堡。现今在斯洛伐克境内还存有数百座类似的城堡,是欧洲境内城堡最密集的区域,城堡的建造大多为了守护当地丰富的矿产和财富。
城市俯瞰。
1526年,苏莱曼一世率领军队在莫哈奇战役打败了匈牙利人之后,土耳其人占领了这座城市,他们将分散的房屋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防卫系统,但奥斯曼军队于九月撤退,该城又被奥地利大公斐迪南占领。
河蚌绘·凯瑟琳教堂。
为了防被土耳其人的再次进攻,当地人在对面山顶上修建了更加坚固的新城堡。新城堡与老城堡隔山相望,建立于1571年。这是一座白色的正方形尖顶建筑,四角筑有四座圆形棱堡,整座城堡像一架蓄势待发的火箭蹲坐在城市的制高点上。
我沿着一条铺满落叶的小路爬上山坡,经过一片萧瑟的墓地,就来到了新城堡门前。顺着一段陡峭的楼梯进入城堡,里面阴暗狭窄,石阶逼仄,更像一个石头砌成的洞穴。中世纪欧洲给人的印象大抵如此,是非模糊的战争、劫掠、屠杀,在黑暗中等待曙光。
新时代的技术革新
同时期的班斯卡·什佳夫尼察开始遭遇危机,露天矿藏被开发殆尽,想要开采深层的矿藏就急需解决排水和挖掘技术。1627年,矿山技师们在开采金银矿脉时,第一次尝试将火药装进圆木桶运入坑道,炸开了覆盖矿脉的岩石,大大地节省了劳力和时间。为了解决矿坑的渗水难题,水利专家开始在矿山周围筑起水坝和围堰系统,这样既防止了山体渗水,又可以用水流来冲洗矿石。
十八世纪的版画,绘制了城市兴盛时期,矿业蓬勃发展的场景。
如今在城市东北方的山坡上标有一处名为Beliansky tajch的人工湖,仿佛是一片隐秘的林中胜地,与世隔绝,湖面呈长方形,大约一平方公里的样子,周围被茂密的树林掩映起来。湖水主要来自山泉和雨雪,由于混合了矿物质,湖面程翠绿色,岸边落满了厚厚的松针和落叶。如果没有特别提示,很难将其与冲洗矿石的水槽联系起来。
湖的短边一侧是水坝,水坝旁有一个木制的小房子,一个在湖边钓鱼的老大爷告诉我,这个小房子里是一台抽水机,通过地下管道可以把矿坑里的水抽上来,当地人俗称为“修道士木屋”。
这里的第一个水坝建造于十八世纪初,当时的工程师是用黏土和岩石筑造而成的。竣工的当晚,水坝开始渗水,水流越来越大并向山谷里的城市流去,工程师们仔细查看后却没找到裂缝。正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名叫Frantisek的修道士挺身而出,自愿下到黏土层中去修补水坝,最后渗水被堵住了,而这个修道士却消失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安装抽水机的房子改名叫“修道士木屋”。
从前这样的人工湖在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附近有60个,如今还保留大约20个,大都成为了当地人钓鱼、游泳的、野餐的场所。
圣三一广场
十八世纪以来,班斯卡·什佳夫尼察进入全盛时期,城市的金银产量一度占到欧洲大陆的五分之一,城市中心的“圣三一”广场以及遍布街头的大量巴洛克风格建筑都建于此时。
城市中心,地势坡度很大,所有建筑都依山势而建。
市中心附近的皇帝旅馆。
受陡峭的地形所限,“圣三一”广场呈独特的倒三角形,中心是1710年建立的黑死病纪念柱。在那场灾难性的瘟疫中,黑死病带走了这里6000名市民的生命。柱廊采用当地特有的含矿物质的砂岩建造,通体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下部是圣徒的装饰雕塑,由于广场的地形过于陡峭,所以自建立那天起,石柱就一直在缓缓向下滑动,至今已下滑了五米距离。
圣三一广场,左侧为黑死病纪念柱。
从“三一广场”向东是一段连续下坡的石子路,当地人称为玫瑰下街,从前两旁都种满了玫瑰花,转角处一栋黄色的三层楼房是采矿博物馆。自十六世纪开始,这里作为斯洛伐克的矿业本部,管理采矿、选矿、林业和铸造等事宜,匈牙利帝国皇帝曾用自己的一部分财富作为矿业基金,在这里进行技术研发。
玫瑰下街。
如今矿业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地出产的矿石样本、采矿工具及矿车实物。从这里还可以进入地下矿坑参观。地下矿道曲折幽深,如同迷宫,头顶和四周都布满了灰色的岩石,看起来坚固异常,四通八达,主矿道都铺有窄轨,供矿车出入。矿井顶上松动的地方都由木柱和木板支撑,洞穴之间有时还有木质小门开闭,很像鼹鼠的家。
地下矿道。
地下矿道。
采矿博物馆后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敲击塔”,矿工们的日常起居都要以此为准绳。塔楼顶上挂着一块木板,每天早上有管理人员用锤子敲击这块木板,矿工们闻声就要下到矿井里劳作,塌方、爆炸等危险事故时有发生。
当地人俗称为“敲击塔”。
“敲击塔”内有一间办公室,专门为死去矿工的家属及孤儿发放抚恤金,地下室有一座矿工监狱,用于处罚那些不听调遣的矿工。
真实的矿工生活远没有动画片中那样美好,老照片中的矿工们形象邋遢,衣着破旧,身材瘦小、目光空洞。
如今每逢节庆的时候,当地女人们会跳起一种特殊的舞蹈——“三百寡妇舞”, 舞者在悲伤的华尔兹曲调下起舞,据说是为了纪念十七世纪一次矿难中被埋在井下的三百个矿工。
广场上的矿工雕塑。
从此往山上走不远,是建于1914年的文法学院大楼,这是全城最年轻的一座建筑,它的后面是由匈牙利女王玛利娅·特蕾萨建立于1762年的矿业专科学校旧址,在这是世界上第一所矿业专科学校,她聘请了欧洲最优秀的教师到这里任教,使学校声名远扬,吸引了欧洲各地的孩子来此上学。
文法学院。
矿业专科学校。
矿业专科学校。
到了十九世纪末,班斯卡·什佳夫尼察附近的矿藏消耗殆尽,城市由此开始急剧衰落,人口只剩下全盛时期的十分之一,舞台谢幕了,时间悄然静止在一百年前。
如今那些洗尽铅华的古建筑被完整保留下来,默默地向访客诉说着过往的繁华,在纵横错落的街道上,唯有阳光日复一日的在古老墙壁间攀爬。
1993年,班斯卡·什佳夫尼察老城及工程建筑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