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读书笔记156--手脚冰凉不一定是阳气虚,可能是阳气郁结叫阳微结,可以用小柴胡汤疏导少阳气...

学习上古医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条文156: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

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这一条讲述了阳微结,和纯阴结的问题

第一段谈了阳微结的脉象和症状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

复有里也

伤寒五六日,这是病的起因,

微恶寒,表示还有表证在,同时也出现了里证

心下满,大便硬这表示邪气入里所致

患者还有手足冷,头汗出的情况

这是阳气被郁结不能宣达

为什么阳气不能宣达呢?

因为患者的病邪有表有里

外边有恶寒,里面有大便硬、心下满

这是表里之气不和,阳气不能宣达

阳气宣达是靠少阳之利,这个地方少阳气机不利。

因此脉出出现少阳的弦脉

第二段邪气就入里了,谈了纯阴结,

还有阳微结和纯阴结的区分

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

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这一段先从脉上来看

患者出现沉脉,代表邪气已经入里了

病邪已经入里了,怎么还有出汗的情况

这里的出现是因为阳气微弱,不能卫护

这里紧接着提出一个纯阴结的概念

只不过是用了反义的写法

纯阴结,是邪气在里,不会有表证

阳微结和纯阴结的区别在哪呢

半在里半在外

就是这句,是主要的区分点

阳微结,是一般在表,一般在里

纯阴结是全部在里

第三段

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

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

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脉虽然是沉紧之脉

不能认定这是少阴之病

从哪能看出呢,从头汗出这个来看

因为头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所以阴证头上不会出汗

这里是进一步分析了阳微结和纯阴结的区分

就是从头汗出这个来看

那阳微结怎么治疗呢?

第一段说了,阳微结是因为少阳枢机不利

那就疏导少阳就可以了

疏导少阳的典型方剂就是小柴胡汤

因此阳微结可以用小柴胡汤

如果用了小柴胡汤出现

设不了了者,就是没有好彻底

可能是肠胃里还有一些热结

等大便通下来就好了

叫得屎而解。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吧

太阳病上篇查阅

《伤寒论》太阳病上篇

太阳病中篇查阅

(中篇上)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上

太阳病中篇查阅

(中篇中)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中

太阳病中篇查阅

(中篇下)

《伤寒论》太阳病中篇-下

太阳病下篇查阅

《伤寒论》读书笔记136、137--结胸和脏结的区分,脏结是虚寒凝结,不能攻下,可以用点附子理中汤加枳实

《伤寒论》读书笔记138、139--结胸和心下痞的区分,如果是结胸就用大陷胸丸。

《伤寒论》读书笔记140、141--结胸证不能攻下的太早,脉浮大不能着急攻下,也不能攻下的太晚,那就让正气虚弱。把握时机很重要

《伤寒论》读书笔记142、143--误下可以导致结胸,也可以导致发黄的情况。判断结胸,请记住结胸三证,这个非常重要。

《伤寒论》读书笔记144、145--结胸和大柴胡汤证,还有阳明里实证都有一定的相似,一定要认真区分辨别。

《伤寒论》读书笔记146--大陷胸汤证和小陷胸汤证在症状和脉诊上区别

《伤寒论》读书笔记147--有寒水内停的患者,如果攻下会出现结胸或者协热利。

《伤寒论》读书笔记148--不同的脉象代表不同的情况,这是中医的以脉测证,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伤寒论》读书笔记149--皮肤起米粒大小的皮疹,不出汗,这是水结在表,用点文蛤散。结胸还有寒实结胸,寒实结胸用三物小白散

《伤寒论》读书笔记150--头项强痛、兼有头晕目眩的情况这是太阳和少阳并病可以艾灸大椎、肺俞、肝俞。

《伤寒论》读书笔记151、152、153--妇女感冒正好了月经,这叫热入血室,如果胸胁胀满刺期门。出现往来寒热用小柴胡汤。

《伤寒论》读书笔记154--感冒发烧 同时有恶心,胸胁满痛,这有可能是太阳和少阳并病,试试柴胡加桂枝汤

《伤寒论》读书笔记155--患者出现往来寒热,胸胁满的少阳证,还有渴而不呕小便不利的的气化不利可以用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