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后现代哲学——《过把瘾就死》
——王朔《过把瘾就死》
王朔
王朔出生在军队大院,是地道的北京人,早年就混迹于文坛,最早打出名声的是《空中小姐》,按照他的说法,那是年轻时候的迎合大众的作品,现在看起来就觉得臊得慌。随着阅历的增长,王朔的作品内容也在改变,变得厚实,丰富,他自己的风格也慢慢变得有张力。他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要属《动物凶猛》,他自己说这种作品是可遇不可求的,当这部作品完成后就与他无关了,对于这么早完成稿《动物凶猛》他有点后悔。
王朔 与冯小刚讨论剧本
1989年到1992年应该算是王朔创作的高产期,像《动物凶猛》、《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在这期间完成的,之后的王朔就跌入了创作的低潮,作品很少。王朔的这些作品中多少透露出对现世的一种“玩弄”,把现实当做一种“游戏”,无论是对话和人物性格都有些戏谑的成分,他笔墨最多的人物都是些社会低层人物,在这些小人物的生活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宏观的命运主题已经落到了这些一个个小小的生命身上。
王朔的这些小说内容多呈现出碎片化,人物行为逻辑也从先前的大众式的爱情故事模式中脱离出来,向“模糊”发展,仿佛进入到一个“虚无”的世界,小说已经吸收了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过把瘾就死》,读这篇小说的感觉就像这个名字一样,情节已经不再是重点,重要的就是读者能从中“过把瘾”,完全沉浸在情爱的缠绵和折磨中,就像一根香烟带给你的感受,不要过问太多真假,不要追问逻辑,这些都不再重要。就像女主角毋庸置疑是爱着男主角的。但是,她又确确实实的在折磨他。她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并且拒绝接受新的理论,所有的道理在她这里都说不通,爱情开始变得绝望,但这种感觉让你上瘾,戒不掉。这或许就像王朔自己所说那样,堕落出诗意的生活。
电影《我爱你》,根据《过把瘾就死》改编
自黑格尔之后,思辨的理性碰到了各种麻烦,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从尼采到海德格尔,他们的眼光从理性的、思辨的、绝对的转移到“生活”、“生命”上来。他们认为生活和生命远比那些不着边际的纯理性的思辨更为紧要,正如存在主义大师加缪所说,“真正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自杀”,生活值不值得过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人不会为了任何一个大地哲学问题,而放弃生命,就像怀疑主义大师休谟,他用创造出来的理论对一切因果关系进行怀疑,但他自己却承认生活还得继续。
康德
从柏拉图到康德再到黑格尔,他们的哲学研究都是对“另一个世界”的不停追问,这个“另一个世界”在柏拉图那里就是理念的世界,康德则称之为先验理性,黑格尔奉其为绝对精神,这些概念都是建立在与现世世界对立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尘世世界是对“另一个世界”的模拟,这个尘世的本原则在彼岸。后来的哲学家则开始对这些理论进行反思,他们认为真正重要的是现世,是这个尘世,从尼采到马克思都是重视现实和感性的,那个纯粹思辨的世界开始被怀疑,接着被否定,先前的那些理论开始沦为狭隘的形而上学。正如存在主义所倡导的那样,存在先于本质,尘世生活是放在第一位的,只有经历过生命之后,才能说本质是什么,“另一个世界”已经被放置在现实的后面。
加缪
到了后现代,福柯、德里达开始否定一切,摧毁一切,他们反对理性,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的,不承认本质的存在,一切都是现象,就连本质也是现象,连自我也是也是碎片。反对宏大的叙事,反对整体,一切都是细节,是多元化的,是相对的,表层的,模糊的,杂乱的,没有规律的,也不需要去追问规律。于是理性到感性一般(实践、经验、生命)再到感性个体(死亡、此在)再到彻底的虚无,当下成为一切,没有什么绝对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本质和深度(但仍然是有理论的,起码他们后现代的理论是有的,不然拿什么否定本质呢?,或许这是一个悖论)。
福柯
现代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有点后现代的味道,各种虚无横行,年轻人充满迷茫(请认真对待这个词语),生活的方向开始变得渺茫,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人类追问本质(这个本质要广义化)的态度是不会变的,难道后现代主义不是对本质的一种追问吗?理性是人类的一个本质属性,让理性和感性达到一个平衡,这或许是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灯红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