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云贵:种诗的人/不朽的诗歌,永远的荫家堂
种诗的人
申云贵
早晨8点从邵东出发时,天空下起了雨。五月的天气也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昨天接到唐志平主席的电话,说县作协和县诗歌协会农历5月初3在荫家堂举办“粽情五月”端午诗会,要我这个荫家堂人也参加。当时,心里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能与众多诗人相聚,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到达荫家堂时,雨停了。被雨洗过的天空蔚蓝蔚蓝,田野里一片翠绿,几缕微风划过面颊,不由心旷神怡。
196岁的荫家堂盛装迎客,屋前的大坪里站满了人,堂屋里也有人进进出出。
“申云贵,来,我们加一下微信。”望着眼前打招呼的中年人,我并不认识。但我装着很熟悉的样子,热情地握着对方的手,连声说:“您好,您好!”经过简短的交谈,我终于知道,眼前的人是《绿汀文萃》主编何俊良老师。由于信号不好,我和何老师总是加不上微信好友。何老师有点着急,不停地摆弄手机,可手机就是不听使唤。后来,我在人群里转了好几圈,何老师又叫住了我:“现在可以加了。”有如此认真、执着的主编,怪不得《绿汀文萃》能成为邵东的一张文化名片。
我不认识前来参加诗会的诗人也算不上怪事,因为我与他们的关系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当然,像政协副主席郭竟成和文联主席李春龙两位老师,我虽只见过他们一面,却能认出他们,并不是我势利,实在是他们的平易近人让我难忘。唐主席我见过两次,但他站在我面前我都不敢相认。记得上次去听名家讲堂,我冲一位老师喊:“唐主席。”那位老师连连摇手:“我不是,我不是。”可此时唐主席却记着我,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我,一把拉着我来到杨桥镇党委书记匡雄军身边,说:“这是你们杨桥镇的才子。”接着又把我介绍给刘永格部长。这样热心肠的人,他的心一定是诗做的,正如诗会主持人所说:“唐志平主席是一位好领导、好伯乐、好诗人!”
诗会在荫家堂堂屋举行,戏台是现成的。随着刘永格部长用洪亮的声音宣布“'粽情五月’端午诗会现在开始”,读诗活动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集体朗诵屈原的《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朗诵者声情并茂的朗诵,把我带到了战国末期,一片茂盛的橘树在眼前呈现……紧接着,郭竟成、孟西金、曾恒、范朝阳、邓星照、李春龙、唐志平等20几位诗人的作品在台上依次朗诵。朗诵者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轻婉;时而如江河汹涌澎湃,时而似琴声悠扬悦耳。台下的听众完全被带进了诗里,随着诗的节奏,或击掌叫好,或低头沉思。
此刻,我被诗震撼了。
其实,我以前并不喜欢诗,是唐志平主席把我拉进了诗歌群,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诗歌群每天都在谈诗、分享诗,作协每10天就有一次同题征诗、每年举办多次名家讲堂,诗歌学会也经常有征诗、采风活动。身处这样的环境,就算你对诗一无所知也会被诗化。我就被诗化了,写了第一首同题“诗”——《烟雨》。我以前在几个文学网站做过管理,接触了大量的诗;对于诗,我钟情美,青睐意象、意境和含蓄。说实话,我开始对诗歌群分享的一些诗并不看好,认为太“土”了,还和赵超群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但随着时间的叠加,我渐渐明白了自己的“贫穷”,看到了“土诗”的美。《邵东诗人》二期收录了我三首小诗,其中两首被删了句子、改了文字,我心悦诚服。这些年,诗成了邵东的一道靓丽风景,邵东有66名省诗歌学会会员,邵东诗人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市、省、国家级的报刊上。为什么会“诗景如画”?因为邵东是一块适合诗歌成长的沃土,邵东有一群默默播种诗歌的人。
诗会进行了3个多小时,最后,北大才子、《诗刊》编辑彭敏朗诵自己的《入秋》,给诗会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诗会结束了,诗人们走了。可他们把诗种在了荫家堂,也种在了我的心上。
《绿汀文萃》
顾 问:钟石山
主 编:何俊良 13517392853
邮 箱:203666763@qq.com
副主编:朱亮辉 13973596834
邮 箱:917704141@qq.com
副主编:刘海辉 13337295073
邮 箱:895236831@qq.com
编辑部:湖南省邵东县红土岭派出所文体路侧对面后侧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