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程:邵东辛亥革命志士事略/邵东人当仁不让地勇立潮头,在反清反袁护法运动中作出重大贡献

邵东辛亥革命志士事略

曾胜程

辛亥革命时期,邵阳有一大批民主革命志士投入到反清斗争,建立共和政权的革命洪流中去,形成一个强大的辛亥革命人才群,其中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就达上百人之多,更是涌现了谭人凤、刘馥、王隆中这样的辛亥革命元勋、蔡锷这样的再造共和的护国军神。在革命大潮中,邵东人当仁不让地勇立潮头,参加各种革命活动,其中刘馥、肖坤、匡互生、贺民范等十余人在反清、反袁、护法运动中作出重大贡献,足以让历史铭记和激励后人奋发图强。

刘馥(1884-1937),邵东石株桥人。辛亥革命先驱,民国初期政治家,著名学者、教授。

1903年,刘馥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与同在日本的蔡锷、黄兴、宋教仁等交往密切,常在一起探讨救国之道。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正式组建同盟会,刘馥为首批会员,从此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参与和领导各种反清活动。

1909年,刘馥学成回国,继续参加民主革命运动。1911年,他参加了武昌起义。民国政府成立后,刘馥就职于总统府,协助孙中山工作,手定国民新法典。后历任农商部、内务部參事、次长。宋教仁组阁期间,他出任内务部总长、国会议员。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刘馥退出政界,潜心治学。后在北京大学和东北大学担任教授,并从事日本政策研究。“七七”事变后,刘馥到南京向蒋介石指陈抗日政策。1937年8月6日病逝,年仅53岁。

肖坤(1873-1950),字立诚,邵东范家山人。辛亥革命志士,蔡锷的好友和得力助手。

肖坤是辛亥革命时期的风云人物,蔡锷、梁启超、唐继尧等著名人物多次在电报、书信、文章中提到他,可见他在当时的知名度。

1902年,肖坤被选送留学日本。留日期间,他与孙中山、蔡锷等交往密切,志同道合。1911年回国后,在上海、南京等地参加革命运动。12月,被蔡锷调到云南,委以重任,出国借款,发展云南实业。1913年,随蔡锷进京,任咨议。1915年,再随蔡锷辗转返回云南,开展讨袁护国运动。护国军第一军出征四川,肖坤与朱德搭档领导第三支队,朱德任支队长,肖任参谋长。讨袁胜利后,肖坤离开军界,朱德赠他一把剑作为留念。后来,肖坤历任国会议员、山东铜元局局长、湖南造币厂厂长、邵阳县参议会副参议长。邵阳临近解放时,肖坤与地下党成员一起筹划迎接解放工作。1950年病逝。

匡互生(1891-1933),名济,字人杰,别名日休、务逊,邵东廉桥人。民主革命家、五四时期学生领袖、著名教育家。

匡互生少年时代从文习武,好打不平。1911年,长沙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匡互生随军攻打巡抚衙门,城破后,承担小西门防卫。民国二年,袁世凯亲信汤芗铭任湖南都督,任意滥杀无辜,人称“汤屠夫”。匡互生撰写《救国大政策》、《时事感言》等文,揭露汤芗铭在湖南的种种罪行,遭到通缉。在刘策成、李洞天等老师的掩护下,幸免于难。

民国五年,匡互生到北京求学,开始寻求革命真理。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他成为学生运动领袖,火烧赵家楼。同年夏,匡互生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回长沙,与毛泽东等一起起草宣言,领导驱除军阀张敬尧的活动。后成为职业教育家。(其以后的革命活动将会撰文介绍,创建立达学园的事迹笔者已在《邵东人在全国各地创办的著名中学》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啰嗦。)

贺民范(1866-1950),邵东魏家桥人。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共早期党员,长沙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

贺民范25岁考上秀才,26岁肄业于宝庆濂溪书院。随后在家乡设私塾授徒六七年。1907年,贺民范东渡日本,在法政大学学习,在校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在邵阳、长沙以教育工作为掩护,从事反清的革命活动。1911年,长沙新军起义,贺民范率领学生支援焦达峰、陈作新领导的起义军。辛亥革命后,他先后担任湖南省临时议会议员兼秘书长、安化县县长、福建同安县、宁德县知事。1918年后弃官,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成为湖南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姚赘我(1887--),字真树,号冰清,邵东皇帝岭人。

1916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政法系。先后在鄂西、湘西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护法战争,担任李晓园、柏烈武将军的参谋。历任湖北广济县、汉口市市长秘书、嘉鱼县县长等职。抗战期间,回到邵导群中学任教。1944年日本侵占邵阳后,回到家乡组建乡抗日自卫队,抗击日寇。

赵宣(1870-1953),字宜熙,邵东周官桥人。

1902年,赵宣随贺金声发动反洋拒教起义,任中路总兵。起义失败后,潜逃北京,在大理院任职。辛亥革命后任参议院参议,抨击军阀割据,反映民生疾苦。后历任孙中山大元帅府顾问、北京地方法院和高等法院推事。1937年冬回邵阳,任邵阳孤儿院院长。1939年起担任万安乡中心学校校长,5年后告老辞职。1946年被推选为邵阳县参议员。解放前夕,为中共地下党员提供开会、活动场所,并为他们掩护。

刘庚先(1873-1921),邵东堡面前乡人。辛亥革命志士、法政专家。

1903年,刘庚先赴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政。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任职广西,为广西的法政、财政建设作出贡献。1911年,在广西响应武昌起义,成功后任都督府秘书长,率师北上。南北议和后,回湖南筹备司法独立,任司法筹备处处长。1915年袁世凯称帝后,他与谭延闿在湖南响应蔡锷,起兵反袁,任湘粤桂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湖南总司令部高等顾问,功绩卓著,被授予四等嘉禾勋章。1916年,就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1920年改任政务厅长。1921年病逝。

刘铏(1882-1953),邵东湾泥渡人。湘军师长,矿产实业家。

刘铏1900年毕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后留学于日本士官学校。回国后随蔡锷在广西陆军小学担任军事教官。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升职至湘军师长,彭德怀为其部下时,颇受其器重和照顾。1928年脱离军界,在锡矿山经营矿业。1950年,将矿山捐赠给人民政府。1951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參事。1951年在长沙病逝。

李鸣南(1880-?)邵东黄陂桥人,李申之、李化之之父。辛亥革命志士,教育家。

辛亥革命前夕,李鸣南任教于长沙湖南一师,与徐特立等文化教育名流交往,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武昌起义时,李鸣南知道后,立即辞职北上,参加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后,被派往陕西、甘肃任职,官至甘肃教育提学,为西北教育发展作出贡献。1923年回湖南任职,1927年辞去官职,回到家乡颐养天年。

佘东帆(1885-1960),邵东团山人。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中将。

佘东帆1904年加入华兴会,开始反清革命活动。后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在滇军中任职。1916年参加护国战争,任滇黔护国军营长。1919年,任广州革命政府大本营参谋部高级参议。黄埔军校成立时,任学生队队长。北伐战争时,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师长、清江浦警备司令。1928年后因反蒋、反内战受迫害。1935年后,任陆军大学教员、军委中将参议、遵义步兵学校研究员。抗战胜利后弃职。遵义解放时参加和平起义。解放后加入民革,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參事、省政协委员。

刘重威(1890-1926),邵东牛马司人。湘军旅长。

刘重威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后任湘军连长。1915年,随军北上讨伐袁世凯,作战勇敢,曾率一连兵力,夺下烟台,升任营长。在贺胜桥、汀泗桥等战斗中,接连获胜。1921年升任团长,翌年任独立混成旅旅长,率部在湘西、宝庆一带剿匪。刘重威有爱民、爱乡情怀,提出“为家乡办十大好事”。1924年,集巨资创建宝庆光明电灯股份公司,使邵阳地区开始照明用电。1925年,带头捐资重修邵阳市青龙桥。1926年3月,被唐生智诱捕杀害。

陈钜海(1885-1916),邵东杨桥乡人。辛亥革命时期的反袁斗士。

陈钜海早年投军广东,辛亥革命后升任连长。1913年“二次革命”期间,欲起义讨袁,没有成功。1914年,袁世凯愈加独裁卖国,陈钜海联络潮州、梅县各军,与营长王国柱在梅县率先起义,攻打潮州。因寡不敌众,王国柱阵亡,陈钜海败走香港。1915年,袁氏复辟帝制,陈钜海再受革命党人派遣,奔赴汕头,联络潮、梅起义。起义原定于12月24日,因补给弹药延期,导致泄密。1916年1月4日,陈钜海与战友在分发枪支弹药时被俘。1月6日,在汕头就义时,他还痛骂袁氏及其爪牙,号召士兵顺应时势,起义反袁。刽子手将其牙齿敲碎,以物塞口,残忍地将其杀害。陈钜海牺牲时,年仅31岁。

曾实秋(1880-1916),字传华,邵东流光岭人,女诗人聂袭之夫。

1911年民国成立之初,曾实秋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因成绩优异,为孤舟都督刘显世器重。1915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1916年,奉命在湘黔各地征兵筹粮,在武冈被杀害,年仅36岁。

刘兆鹏(1850-1909),邵东堡面前乡人。武林高手、反清志士、民国政府追赠陆军中将。

1902年与贺金声举兵反洋,失败后贺被俘遇害,刘遭通缉。刘兆鹏为了保存贺金声血脉,背负贺12岁的儿子振纲出走,辗转云贵,历尽艰辛。1909年潜回家乡,被府县侦悉,7月5日遭清兵围攻射杀,壮烈牺牲。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感念刘兆鹏反清精神,追认为陆军中将。

【作者简介】曾胜程,邵阳县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会员,世界汉诗协会邵阳分会副会长,邵阳市诗词协会、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著有《联话中华五千年》、《邵阳儿女抗日风云录》,主编《邵阳文库·蔡锷集》、《名人眼中的蔡锷》、《蔡锷诗文集》。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