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日谈绘画
蒋兆和画像
“与西方古典写实绘画的求'实’精神不同,中国绘画异常重视对'虚,的把握与运用,这源于中国绘画的哲学底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对虚空的重视缘于老庄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对虚空的独特认识孕生了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种认识、把握物象的方式深刻地印证在中国传统画从观察到表现的方方面面。
蒋兆和 《杜甫》
“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追求物象真实的光影明暗效果不同,中国画把线作为自己的主要造形手段之一。线,非对象本身所有,乃是无中生有之物,它既不长于体积感的描绘,也不精于立体感表达。所以,就其本性而言,线条是一种超越了真实世界的主观形式,不可能对客观世界进行绝对真实的再现。面对画面,中国画家总不肯让笔墨填实形体、充塞空间,取消灵动的白,因为他们自知一切无以言表、无以形述的情感尽可以借空白之音容显现、蔓延,自我在这里得到升华。
人物像 蒋兆和
视觉的纵深延展。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备一种吸引观者驻足凝神细细品读的力量。这种“引力”来自画面整体可视性物质结构,包含了形式与内容两个部分,是一种由视觉而心灵的综合存在体。这种“引力”,即我们此处所言指的画面的“视觉纵深”。
人物像 蒋兆和
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画面语言视觉纵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即笔墨——由笔墨的文化内蕴所引发的品读与回味的深度;第二个因素,即墨分五彩所带来的视觉层次感及墨色流动渗化所带来的扩张感与厚度感。一、传统写意人物画将重心放在对笔墨内蕴的追求上,但对物象形体结构过于放松,缺乏深入刻画的细节,从而导致形象刻画饱满度不足。写实观念的引入,为更直接地观察、认识、研究对象形体结构提供了一套科学、易于把握的训练方法,便于更加客观、深入地表现对象,从而使水墨人物画的可读性细节得到进一步拓展。
画家 蒋兆和
对西画写生方式的借鉴,使人物丰富的个性与深刻的社会性的挖掘变为可能,有力地校正了传统水墨人物画创作中存在的形象概念化与公式化倾向及远离现实生活的倾向,将水墨人物画从文人墨客的把玩、自娱中解脱出来。
蒋兆和的《阿Q像》:画中人物半低着头,眼睛低垂,似在思索着什么;嘴唇微张,似在因不解而在自言自语地发问,又似乎为自己的遭遇在不平地嘟嚷着什么骂人的话一“妈妈的、太可恶……”之类的言辞;左手托着右手,并在腕部揉捏着,似在安抚刚刚招致的伤痛。而画中人物松弛的眼袋、颌下堆叠的肌肉、太阳穴处突起的青筋、色度不均的粗糙的肌肤、稀拉凌乱的胡子茬等,均为这一形象的进一步解读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如此,一位地位卑微、屡遭不幸但却心有不平、心存不甘的阿Q鲜活地呈现于我们眼前。阿Q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显示了画家对鲁迅原著的理解深度,更体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水平及对水墨语言的掌控能力。
阿Q像 蒋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