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蓬街,有一种“筑塘精神” 引领发展……
2018-12-28 08:36
驱车从路桥区东方大道往蓬街集镇区行驶,在新蓬路红绿灯两旁的入镇口,矗立着以铁锹、泥弓、溜板等抽象化的筑塘工具雕塑,形象地展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筑塘历史。
不单在此处,为使筑塘元素随处可见,蓬街镇在镇中心公园、新阳广场、农贸市场南侧等重要节点,竖立了精神堡垒筑塘主雕、2.5维浮雕等,让筑塘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展现蓬街人筑塘逐梦的精气神。
为什么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选择“筑塘精神”为灵魂,活化城镇形象?蓬街镇党委书记吴卫民给出了答案。他说,蓬街在500多年前是汪洋大海,后经一代代蓬街人近500年的筑塘,逐渐围筑出44.4平方公里的陆地,也就是今天蓬街发展的根基。
“可以说,蓬街的发展就是一部筑塘挖河、众志成城、敢让沧海变桑田的壮丽史篇。”吴卫民说,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他们提炼出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筑塘精神,其目的是为了在“筑塘精神”的激励下,凝心聚力,不忘初心,信风扬帆,更好地建设高品质美丽蓬街。
该镇领导认为,筑塘精神是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与大陈岛垦荒精神南北呼应,也是其在蓬街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众志成城,一代代筑塘建家园
“初一、十五,鸡鸣涨.....”这句关于潮水涨退的顺口溜,今年已78岁的梅吉瑶一谈及筑塘的事情,张口就来,“前后筑了20多年的时间,印象太深刻了。”
梅吉瑶告诉记者,那时政府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青壮年男劳力都要参加筑塘。上世纪60年代初,已到龄的他就开始筑塘了。政府把筑塘的任务分配到村,在村之间开展比赛,要是速度落后或者质量不佳,已经筑起来的塘就会被潮水冲毁,“所以大家都全力以赴,众志成城,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成果泡汤。”
梅吉瑶说,一般筑塘会选择在冬季,一方面是避开农忙时节,不耽误大家生产;另一方面气温低,塘堤的泥块硬得快,再加上冬天没台风,塘堤的稳定性相对好一些。“农忙季节刚过,各家都有了口粮,去筑塘也能填饱肚子。”
但是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对人的体力是一大考验。每天凌晨4点左右,他们听到村里的广播后起来做饭,除了早饭,还要带上中午的饭菜,徒步两小时左右到达筑塘现场。“由于都是滩涂地,没办法穿鞋,加上那时物资短缺,也没有那么多的雨靴,大多数人只好赤脚干活。”
梅吉瑶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因为天气寒冷,他在筑塘现场失去知觉,后被人抢救回来。“在家休息两天,感觉没事后,就又去筑塘了。”梅吉瑶说,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干,自己唯恐落后被人说。
曾参与筑塘活动,也参与“筑塘文化”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陈招芬告诉记者,随着发展速度的加快,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筑塘的频率越来越高,难度也越高。
在这当中,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精神引领,打造实干担当蓬街铁军
蓬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伍亨建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镇里注重发挥精神的引领作用,打造实干担当的蓬街铁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为此,在“五水共治”中,他们面对消劣难题,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解决问题想出路,最终顺利完成三条埠头省控断面的消劣任务;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他们坚持“为民、便民、惠民”的建设理念,充分融入筑塘元素,让“筑塘精神”在蓬街看得见、摸得着;在老旧民房电器线路改造中,他们创新思路,由政府出资补贴,村(居)统筹更换,不仅减少浪费,还节省了工期……
此外,该镇还创新工作思路,多项工作在全市领先。把“最多跑一次”理念融入党务工作,开设“红色窗口”,便利党员办事;在镇区主街道立面改造中,采取“多彩店招”的模式,改变其他地方千篇一律的格局。
该镇纪委、监察办更是把“筑塘精神”有机契合到全面从严治党当中,正风肃纪,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落到实处,助力高质量发展。
薪火传承,“筑塘事业”后继有人
12月15日,塘人社区党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镇宣讲团成员陈招芬给党员上了一堂题为“弘扬'筑塘精神’,争做美丽蓬街建设者”的党课。
塘人社区的党员基本以返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为主,对本土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多。这次的党课恰好补上了这个“短板”。
蓬街镇宣传委员徐丹娥介绍,为更好传承和发扬“筑塘精神”,镇里组织人员通过走访健在老筑塘人等亲历者,还原历史,并在乡贤的助力下,建造了筑塘文化博物馆,通过场景、模型、多媒体等形式,展现老一辈的筑塘事迹,呈现新时代的精神传承。
薪火得以传承,事业才能兴旺发达。镇里去年在辖区范围积极挖掘、广泛寻找具有新时代筑塘精神的“最美筑塘人”,最终推荐评选出陈通波(已故)、周书忠、尚文波等11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该镇组建“筑塘精神”红色宣讲团,深入辖区村(居)、学校、企业等单位进行宣讲,更好地弘扬和秉承“筑塘精神”,进一步发挥“筑塘精神”在高品质美丽蓬街建设中的精神引领作用。
文章来源于中国台州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