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建人的故事:再见石横,永不磨灭的记忆!
周末回老家探望父亲,午觉醒来,我问父亲,想不想出去转一转?父亲说你要有空那就去石横电厂和平阴转转吧。
姐姐也在家,于是我开着车,我姐弟俩陪着父亲先去了平阴,去转了转姐姐早年上班的单位——平阴国棉厂。大门还是那个大门,就是破旧了,老楼还是那几座楼,快要拆了,目睹旧物,姐姐一丝不舍,一番感怀!
傍晚时分来到石横电厂,我们公司原来项目部的老院子。这是一处老院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设,到今天已经40年了!
父亲是想看看我姐姐和我年轻时工作的地方,当年我们在这儿工作时,他曾经来看过我们,他想看看这两个地方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过红石河桥,迎面便是项目部大门,“山东电建二公司”这个名牌已经不多见了,再不来看看,过几个月就看不到了。远处三根冒着轻烟的烟囱,就是我们建安能力和业绩的“纪念碑”。
砖瓦平房上红圆圈内的“拆”字,预示着这儿即将成为平地,据说要建一座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项目部办公楼,也是一期、二期公司办公楼,也是公司最后在项目工地的办公场所,公司从这儿脱离游牧时代,走向济南,落地省城办公。
红圈标注的房间,西首第一间,就是我在三期两台33万机组项目安监部的办公室。
现在办公室内一片狼藉。当年我和一屋办公的崔工调离项目时,办公室的所有资料是分类建档打包移交给业主公司安监部负责人存放,屋内打扫干干净净才离开,用我们的行为告诉后来用的人知道,我们要求的“工完料尽场地清”,不是光要求别人做的的,自己首先做到!
(这个项目是我第一次干安全负责人,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借鉴。在这间办公室内,我从仓库将夏港工地转运来安监部文件橱搬运到办公室。吃过晚饭后,地上铺上报纸,将几十个文件盒里的文件逐一摊开,一份份的阅览,看到需要记住或感觉可以借鉴的就记录下来。没有8小时以外的付出,怎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还要感谢李主任厚实、齐全的资料)
再看一下办公楼的正面全貌。
办公楼东南侧的石碑还在,这是在开挖现场寻找出来,找机械化公司的车把它运到这儿。请石匠师傅,将《求是》杂志封面邓小平题写的“求是“两个字刻在石头上,就成了一景观。
目睹旧物,怎不感怀!与“求是”石合影留念。
办公楼东侧是招待所,是招待出差人员住宿和就餐的地方,也是原来公司和后来的项目部宴请完成节点任务有功人员聚餐的地方。
这是女职工的宿舍楼,二号楼。
我的单身宿舍楼,四号楼。在八十年代,单身宿舍是三个人一间。那时的单身宿舍区,不像现在宿舍区静静的,那个时候的青年人下班后的精神头一点也不比上班差。(故事很多,有时间再叙)
再近一点,红圈内就是我们班的五间宿舍,我住在西边第二间,与我一屋的两位同事早已经调离公司。冬天取暖靠烧煤炉,下了班,点着火炉,从食堂打回饭菜,将几份不同的菜倒进大搪瓷碗里,放在炉子上慢炖;将一块四毛五1瓶的“大吉酒”倒进刷牙的杯子里,碰杯喝酒侃大山,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也永远不要回来了!
这儿是我们的食堂,这儿是电建人劳累一天挥洒剩余激情的地方,挥洒什么样的“激情”,作为那个时代的电建人,你懂得的!
仿佛又看见食堂师傅蒸的五个一斤的大馒头,去晚了抢不上的水饺;闻到了食堂大锅菜和酱菜特有的香味。
八十年代末,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师傅或职工子弟家里底子厚,许多人买了摩托车。公司为了不耽误工作,请车管所工作人员到工地,集中在食堂这儿进行车审。你看那摩托车主的架势和表情,那不是一般的“得瑟”!
这群人里没有我,我进厂时间短,收入低,积累少,还买不起摩托车,只能走着或骑自行车上下班。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伴随着公司的发展进步,我离开石横一期的时候,是骑着自行车走的;二期的时候,是骑着我心爱的金城100来的;等到干完三期去济宁项目报到时,是开着“悦达起亚”去的。企业需要紧跟国家的发展而发展,个人需要跟随企业的发展而进步,需要用心尽力的奔跑!不要说“躺平”,跑慢了都不行!
食堂对面的“图书阅览室”,是我在干一期工程时,每周必进的地方。周一或周二借本书,周末还。借书时可以阅览一下书架上的报刊;读书就像是在和有智慧的人聊天,可以阅读别人的经历,感悟到别人的经验,不知不觉就会得到很多没有经历的经验。当遇到难解的问题时,就会有突发奇思妙招出来,许多想法、见识和见解就来源于此。
看到这么破旧的院子,这样一些破旧的房屋,难道这里面还有故事吗?是的,有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还很特别,石横电厂1号机组的发电,代表着中国可以建造30万及以上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历史开始了!,它是国家电力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这座电站是我们山东电建二公司建造的。
记得在阳江核电项目工作时,一位年轻的同事指着核建公司挂在现场写着“勇担国任“的一条的标语对我说,你看人家就敢提“勇担国任”,我们没有承担过国家任务,就不能随便写。我说我们怎么没有担负过国家任务,石横一期就是!
还是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吧。
“在电力行业中还有一项重大的技术引进项目,是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30万、60万千瓦发电机组。此前我国自行生产的发电设备最大是12.5万千瓦的双水内冷发电机组和20万千瓦发电机。“文革”期间,国家也安排了东方电力设备公司等攻关30万千瓦发电设备,但还没有生产出来。从西屋公司引进的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发电机组为我国发电装备的升级换代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国务院重大装备办公室确定从西屋公司引进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发电装备技术。第一个依托工程是山东石横30万千瓦电厂和安徽平圩60万千瓦电厂。这项技术的引进使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引自张宝国《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
这就是当时的国务院十二项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之一的“双引进”机组,中国引进并在石横建成30万机组发电,我们国家30万以上大容量发电机组装备时代开始真正启航!
石横一期是公司建安装备跳跃式和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两台CC1000履带吊,一台CC600履带吊,两辆混凝土泵车,八辆混凝土罐车;一下子公司“鸟枪换炮”,应该是当时机械装备最强壮的电建公司吧?!这些装备的陆续进场,看的人们眼花缭乱,那是一个更新换代“跳越式”发展的时代!
200吨重的发电机定子,被CC1000吊着走。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刚刚干过的龙口电厂,就是是用滚杠将发电机定子拖进厂房的。施工机械化改变了电站建设靠“人拉肩扛”的施工模式,“大老吊真厉害,轻轻的一抓就起来”不再是歌曲宣传,而是眼前的现实。
由于公司在枣庄十里泉创纪录的建设五台12.5机组的业绩,“山东电建队伍战斗力强,作风优良,重视质量”的名声,还有由于公司正在干着“双引进”重大项目所配置的技术装备,当国家第一台引进核电机组在大亚湾建设时,当时的总理就指定我们山东电建去做常规岛项目,并强调“这对保证常规岛安装质量是一项关键的重要举措”!
业主公司专家来石横工地进行施工能力评审,我还记得外国专家在现场对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进行提问。最终获得通过,由此拉开了公司参与核电业务的篇章。公司如今改名核电公司,渊源于石横;再延伸长一点,就是十里泉五台12.5万机组业绩。那是一个我们公司不断创新全国发电最短工期的时代!
1987年1号机组建成发电,1988年2号机组发电,一期工程结束。
在临时租赁的“八十亩”地,公司搭设舞台,召开庆祝大会,演了三天的戏,看了三天的电影,发了十件纪念品,放了七天假,还发了540元的发电奖,你知道那个时候540元意味着什么吗?
石横电厂1号机发电,我领到540元发电奖,当我告诉我父亲发了这么多奖金时,他很认真的问我,这是你们单位发的?那个时候,即使像我父亲1958年参加工作的老职工,一个月收入也不到百元。540元这个数目还是很多的,可以买台彩色电视机。想想看,那时有几家买了彩电?那是一个电建人的“高光时代”!
时间过得真快!十七年后的2005年底,三期工程2х330MW热电联产机组开始建设了。
这是当时的项目部生活区景象。
路边经过剪平的野草中,是从开挖现场拉回的深埋于地下几十米的石块,经过冲洗,请石匠师傅刻上名言“厚德载物”,置于生活区院内野草地里,培育员工“育德养德,以德服人”的涵养。
现场开挖出来的石头,经过挑选,摆放在不同地方,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美化环境不一定要花钱,或不一定花很多钱,关键是具有发现美好的眼力。
这是双职工宿舍楼,我三期的宿舍就在五楼西首户,五楼的房子被树叶挡住了(红圈内)。我家在一期、二期住的楼房已经拆除,变成一块绿草地了。
这是北门,从这儿通向电厂生活区,可以去购物,去游泳馆游泳,还可以去电厂水库钓鱼。
老院子马上就要拆除了,再不来看看就再也见不到了!
来看看三期工程建设现场吧。
这儿就是进现场的主门——西门,进入施工现场两个通道之一。
我们的项目,无论地处何方,大都会在制作宣传牌时,以泰山“五岳独尊”为背景。
这是因为:
泰山,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有“天人合一,人尽其心力,则天必回应”的寓意,它促使我们用心、尽力的工作。
泰山,有“登泰山保平安”的信仰文化,更有“国泰民安”的期盼,所以自那时起,我几乎每年都到泰山。
泰山,在民间有“降魔驱鬼,保佑平安”的信仰,每年都有无数的人登泰山,祈福平安。
泰山,“泰山巍峨雄伟、高大庄重的气势”也正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形象体现!
这块形似人像的自然石雕,在夜晚时,形似“关公夜读”,关公也在这儿帮我们镇守工程建设的安全。
一块不规则的石块,未经雕琢,甚至没有清理粘在石块上的泥土,虽出土于大地深处,但保留其自然原态,更凸显出原生的自然之美。
这个时候的办公楼由于正在使用,绿油油的树荫,干净的地面,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松树遮挡住我的办公室,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块爬泰山带回的泰山石,也是找的同一位石匠师傅刻的字。我当时对安全工作的认识是:和谐的工作氛围与安全的结果是相关联的。所以在石头上刻了“和谐·平安”,希望我们的工作是和谐的,是平安的。而且,2006年第五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发展 国泰民安",也体现了“和谐、平安”的意思。这块刻着“和谐·平安”的泰山石随我走南闯北,一直到今天,伴随着我的行迹。
看,这就是当时刻有“求是”的石雕,在绿树阴下点缀的别有一番意境。这才是它光彩的样子。
这是通往施工现场的大道,每天上下班时,熙熙攘攘的人们,或走着,或骑着自行车,或骑着摩托车,来往不辍,践行着“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愿望。
安全月,办公室工作人员绘制的漫画展板,放置在上下班道路侧,供大家驻足观看。安全,是大家的事。想不到吧,这是项目部办公室安排制作的安全宣传活动。
我们安监部的郜师傅、张师傅不辞辛苦,将这些安全宣传展板,运到现场、运到专业公司院内进行宣传,一个目的,就是想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有所启发。工作是大家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完成的;做事的成功,必然包含着有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当时在这个项目锅炉专业的安全员张师傅还没有意识到他的特长还可以做安全宣传,还需要再过5年,2011年到阳江项目后,将他绘画的特长发扬光大,他绘制的安全漫画将传播到中广核所有的项目工地,那是后话了。
设置在上班途中的宣传挂板,因为有很多人是走着上下班,所以设计宣传图板挂在院墙上,人员一边走一边阅览一下,总会一个图或一句话会打动他,给他一点启发,做好自己的工作。
这张进场安全提示图板,是从惠州项目学来的,几乎在我后来干的每个项目进入现场的入口悬挂或张贴。这是一张即告知进入现场必须做的防护和禁忌,又提醒进入人员,不要忘了进入现场工作的初衷——自己的健康,家人的幸福和快乐!我非常的喜欢这张图画。
现场主道路两侧,业主公司设计了16块长7米、宽3米的宣传牌,要求我们在一周内完成,迎接上级领导对开工条件是否具备的检查。我在会上接到这个我认为无法完成的任务,因为我们主要施工专业还没有进场。当项目领导将这个任务交给鸿大公司后,当时鸿大公司的经理调动了他所能够调动的一切力量,包括在电厂工作的前同事,在基地培训的焊工,两个班24小时连续干。总之,按期完成电厂领导也感觉完不成的任务,因为领导说,实在完不成,至少要完成十块。这就是一周后迎检的前的下午的场景,十六块宣传牌顺着道路呈L型展开,让电厂领导见到了什么叫“说到做到”!
在现场主道路尽头拐弯处设置“安全、工艺质量、进度”管控宣传标语图板,安全、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和平衡的。
设计制作的“轻松驿站”,座椅为非常特色的“美人靠”。
上图是项目部生产经理、工程部主任、安监部主任对现场进行每周一次的周安全文明施工检查督办活动。不搞安全检查“大呼隆”。每周末,生产经理、工程部主任、安监部主任一起到现场巡查,视情况有时机械部主任参加。这样参加检查的人数少,但都是职能部门负责人,发现问题,生产经理做决定,工程部主任有资源,到碰头会上一安排,问题就基本解决了,要点是:每次安排一个专业整改项不超过三项,一般就一项问题,所以,解决问题速度快,也彻底,不使小问题积累成难以整改的大问题。生产经理周督办,是个简单易行解决问题的好机制。
搭设的脚手架模板,用于新进场人员的登高使用防护用品的实操培训和考核,并有意识的搭设几个错误点,对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加深受培人员对错的认识。
摘自《公司安全监察工作标准》挂于项目部现场会议室,可以经常的提醒各级负责人关注安监人员的职责和权利,因为专业负责人每天都要到这里参加碰头会。
到了现场施工了,这是烟囱基础开挖现场,看看这地下几十米的奇异怪石,当时开玩笑,我们不建电站了,把这些奇异怪石挖出来卖的钱,说不定比建电厂挣的钱还多呢!
这些奇异怪石被埋在烟囱底下有些可惜了!
锅炉钢结构和设备管道吊装的活,就由DBQ3000来解决了,也许这是它最后一次为电力建设出力了。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是口号,是行为准则,更是工程结束所获得业绩的经验反证。
发电机定子吊装就位现场,“追求健康”是我们安全管控的目的。
穿装发电机转子现场。这时候我刚好四十岁,那个时候意气风发,四十岁的时候真好!
大机吹管,虽然安装了消音器,吼声没有那么震耳欲聋。但是,你看那蒸汽喷发的气势,就知道它的冲击力有多大。
过程,过程管控很重要。
即严格执行标准,又不拘泥于标准,只要符合安全规定,又起到防护作用,围栏可以矮一些,即规矩的材料,又方便作业人员抬脚就进的方便。分包单位按照项目部要求制作的区域材料围栏。既满足了对材料围护的要求,也满足了便于取用材料的需要。
开工时,气瓶大都是直接放在地面上使用,或竖立放置也不稳当。这是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自己不会,问计于“知道”的人,郜师傅就知道该怎么解决。他说在其它工地有个气瓶固定设施挺好,但是大家嫌麻烦不愿意制作,也不愿意用。
这个好办!先解决制作的问题,找租赁公司的张经理解决,张经理是个热心于安全工作的人,一口应承,预先制作了这种气瓶直立固定架,而且负责发放和回收管理。在这儿谢谢他的帮助了!
夏天或放置在有可能落物的地方使用,又设计加设防晒防砸伞罩。而且无论你有多大力气,使多大劲摇晃,也晃不到气瓶,绝了!
解决了统一制作的和发放回收的问题,再来解决用的问题。
负责人解决“有”的问题,作业人员解决“用”的问题,但是在设施使用方面,还得找施工负责人解决“用”的问题。
有了免费的气瓶直立支架,然后将必须使用的要求写在《每周安全学习周报》里,要求在一周内习惯使用,一周内发现未使用的,进行批评纠正。下周一开始,一旦发现未按照规定使用气瓶防砸防倾倒支架,就对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经济处罚。罚金不多,一次200元,一天能承受几个200元呢?梳理一下:在租赁公司有足够的气瓶防倾倒防砸支架;安全学习周报进行了告知宣传,设置了一周的适应期,再不使用,那就不是“不教而诛”了。也有施工负责人被查处后说我们不清楚这个事,编制发布《安全学习周报》这个事的作用就出来了,不知道这个事的告知,说明没有组织周一安全学习,按规定要被处罚;组织周一安全学习了,说明知道了,这是明知故犯,更应当处罚,躲不过去的。
租赁公司在项目的张经理帮助实现的对旧电盘箱的改造,将必须打开电盘箱门才能开关的电盘,改制成不用打开箱门,在外边就可以开关电源,解决电盘箱不能上锁的问题。
你能从这样一块电盘箱,想象出它改造后的样子吗?
已经是“脱胎换骨”,变成一个可以锁上箱门,用电作业人员不用找电工就可以开关电源了。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刚调入项目时,现场已经有500多人在现场作业,还没有进行入场培训及办理入场通行证。
首先向各单位发出要求限期参加培训办证的通知,给予15天的培训办证缓冲期。每天晚上组织各单位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
到了截至日期,早晨与公安保卫部的同事一起在各个门口检查入场通行证,无证人员禁止进入现场作业。
第一天早晨,在入场门口截住无证人员300多人。单位负责人将我告到项目经理那儿,说我也不提前发通知,就不让进现场,耽误了现场施工!帽子扣得好大!我不说话,就将14天前下的书面通知,7天前下的书面通知,3天前下的书面通知,包括单位负责人和安全员签收文件记录,一一拿给项目经理看。项目经理转身就严厉的批评单位的负责人,负责人也无话可说,说着这就回去组织人员来接受培训。
工作要做在前面的,准备工作做的充分,责任就分的清楚。三天后,所有前期欠账的培训就还上了。
安监部与公保部一起在现场抽查入场通行证。我真的佩服公保部的谭主任和聂主任,在作业点,几十个人蹲在地上做清理基础工作,他一声“没证的站起来”,没有一个人站起来,但是他走过去就点人头,“你,你,站起来”。被他点头站起来的人都没有入场证。我不相信,就把其他没有被他点头的人查了一遍,都有证。奇怪了!就问他是何原因?他说我大声一喊,就观察他们的反应,有没有“证”都写在抬头那一瞬间的表情上呢。真是隔行如隔山,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小毛贼犯事,警察一瞪眼就会如实招供呢!心虚啊!
安监部对入场培训是认真的,可以保证的说,每一名入场人员都会得到安监部的培训,无一缺席。即使一个人进场,不到培训教室进行培训,也要在办公室进行教育培训和考试,从到项目开始,就要让他感受到安监部是个讲真事、做真事、讲原则的地方。
郜师傅在进行入场培训,灯是亮着的,因为我们大都是晚上进行教育培训。(一名员工爱不爱公司,不要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的行为。当郜师傅看到几座宿舍楼道的灯夜里一直亮着,他就找项目领导提建议,购置声控器,晚上11点以后开启声控器,那个时间段以后只有起夜的出来,就避免了“长明灯”。建议有方式、有方法、有效果)
张师傅在进行入场培训。
崔工进行入场培训,组织事故案例视频观看,并进行讲评。
发现现场违规作业,不是罚款了事,而是进行“离岗培训”,不做“不教而诛”的事,努力把违章作业的人,教育成遵守规章的合格人。
张师傅在对违章作业人员进行“短暂离岗”培训。
不光进行规章理论知识培训,还要到作业现场进行问题及改正方法的培训,错在哪儿?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
培训,不是一次入场培训就完事了,发现那个队伍一段时间内存在问题多,就利用周一安全学习时间,组织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的培训。郜师傅在项目部现场会议室组织临时性培训。
崔工组织专项培训,他现在已经是国家一家特大型核电企业的安监部主任了,再也不用对农民工进行培训了,去培训更高层次的管理人员了。
安全工作的原则与灵活性。项目部临时组织百十人放电缆,安监部编制基本安全注意事项,技术员编制放电缆步骤流程及防护要点。拿着大喇叭进行宣讲,过程拍照录像,然后开始作业,安排安全员全过程监督。
年底了,要总结一下安全工作,没有奖惩就没有管理。对分包单位及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一年了的工作进行评价,对评出的优秀分包单位的负责人和安全员以及安全亮点进行表彰,颁发有项目经理签名的奖励证书,以此表示对此表彰的重视!
(我们这支安监团队非常优秀,我们年龄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经历不同;但有一点相同,就是一心一意要做事,一心一意互相帮助把工作做好的人!几位令人尊重的老师傅努力的帮助我们;给我们拍照的崔工已经成为一家央企安监部的崔主任,郜师傅、张师傅也先后成为项目安全负责人;互相帮扶,就会互相成就!)
年后复工时,一位分包单位的负责人对我讲,“感谢主任的表彰,春节前我们公司开年终会,我把你们项目部经理签字的获奖证书给我们老板看,老板看后很高兴。我和安全员被补获去年的先进,获得一大笔奖金,我要请你喝酒”。我说这是项目部对你和你的公司在本项目的认可。这件事使我体会到,对有成绩的人,一定要表彰,这就是“认可”的管理,这也是管理者的义务和责任!
工作过程是辛苦的,但每一次将策划的工作推近一步,那种愉悦的心情又是难以描述的,快乐永远在艰辛之后到来!
下了班,去桥东边的地摊上,两个方桌一对,心管、板筋、羊肉串往桌上一堆,拿起啤酒碰瓶吹,同事们彼此交换意见,一天的劳累也就随着晚风消散了。酒足饭饱后回宿舍睡觉,第二天再战!
彩虹总在风雨后呈现,友情总在互助中产生,珍惜每一次工作协作,难忘的友谊地久天长。
我所经历的石横三期工程,相同的是都是三十万机组,不同的是,一期是跟着干,二期是过客,三期是安全管理的策划者和推动者。当有机会做点事的时候,就要用心尽力的去做,至少还可以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术有专攻、业有所长”,我们电建人就是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术技能,实现着建设方、设计方、制造方的理想,亲手将一座座安全稳定运行的发电站交给运行方。
姐姐看了即将拆除的大院,说“你来石横的时候还是小青年,你看你,现在也是满头白发了”。
是啊!从参加工作,成为一名电建人,就知道缺电,需要加班加点的干。从严重缺电“干”到电力过剩,也不过四十年的时间。从“三天两头”停电用油灯照亮,到城市街道上“灯光秀”为城市披上绚丽的衣裳,依附于高楼大厦的精彩动画所产生的美妙的故事画面,没有充裕的电力这一切怎么能够实现?
夜晚的中国大地灯光闪耀的亮度,就是我们电建人几十年四海为家奋力“干”出来的亮度!
而今,在电力过剩的年代,追求的是更加清洁绿色的电能,或许我们年轻的同事们会有一个新的使命,拆除我们曾经加班加点建起的一座座发电站,再变成一座座绿色清洁高效的新电站,这大概就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吧!
石横工地生活区即将拆除,但六台发电机组还在,即使六台发电机组完成使命被拆除,但石横作为中国大容纳量发电机组建造开端的历史地位,将永记电力发展史册!
看着已经破旧即将拆除的生活区大院,望着远处三根冒着轻烟的烟囱。我就想,当年干了“十里泉”五台12.5万机组的人们,因为辉煌的业绩,没有辜负机会,承担了石横这台当年国务院12项重大技术装备引进建设任务,开启了中国建造安装30万发电机组大型发电站的新时代!当时正在干着石横引进工程的人们,凭借着“十里泉”的辉煌业绩和建安引进机组装备的先进机械能力,没有辜负机会,承担了国家引进的第一台核电发电站常规岛的施工任务;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人们,连续两次“勇担国任”,并顺利完成使命。
以往鉴来,当新的电能技术革命或升级换代来临之时,我们的技术能力和装备运用能力,相信一定不会辜负机会,还能再次“担当国任”!
石横,这个公司在历史上技术装备跳跃式提升和企业重大转型之地,断断续续干了二十几年的工程,从起步到辉煌,承载了许多人的辛苦、汗水和光辉岁月,它在建设者的记忆里,永不磨灭!再见石横,永不磨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