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可军 | 宁海育婴堂

宁海育婴堂

文/应可军

育婴堂,宁海人俗称养育堂。育婴堂是收养弃婴的育婴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育婴堂收养并救活了许多弃婴,其设立实为一桩善举。中国早有这方面的善举传统,如贫儿院、育婴堂等等,佛教中也有类似的举措。他们接受的孤儿,在6岁前由育婴堂的志愿者负责抚育,兼授一些学前教育。据县志记载,宁海育婴堂最早建立的时间为清顺治年间,堂址在县城妙相寺侧(今城中小学附近),于咸丰年间被进城的太平军所毁。根据宁海县档案馆馆藏的清代育婴堂档案记载:清同治六年(1867),县令孙憙提议重建育婴堂。新的育婴堂选址在县城西北隅的原明代主簿厅故址,即今县府大院西首一带。当时县财政经费不足,孙县令“割俸资助”之举为时人称赞。孙憙,字欢伯,江苏吴县人。其上任伊始正值兵乱之后,孙县令以恢复民生和振兴文风为己任,他奖励垦荒、缉捕盗贼、兴办学校,其业绩都被一一载入《光绪县志·宦绩传》中,其中复建育婴堂为他一大政绩。清同治六年(1867),知县孙熹倡议于县署西(当时宁海第一菜场边),建育婴堂。民国18年(1929),扩展成立宁海县教济院、育婴所。另在城东白石头天主堂所属的仁慈堂设示范育婴所。同时,乡间还有古渡乡私立拯婴会、柘浦乡育婴会、湖山乡育婴堂等,后因经费不支而停、并。民国23年(1934),黄墩乡屠家民妇丁云轩在屠家独资创办孤儿院,民国 34 年改为黄墩基督教恤孤院,民国37年(1948)迁梅林花园村,土地改革后停办。民国期间,宁海佛教会,在寿宁寺设立慈幼院,收受6-10 岁孤苦无依儿童22名,聘师教养,经费由寺院负责。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8),县令柳商贤在县域东面的大湖乡、西面的前童乡、南面的海游乡(今属三门县)分设三个育婴堂,一切规制均与县育婴堂相同,解决了边远地区弃婴收养不便的困难,将县内的慈善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解放后,乡间育婴堂(院)均停办。原宁海县救济院由人民政府接收,改为生产救济院。当时该院有平屋25间,田 763 亩,地 20 亩,山塘1亩,员工5人。院内抚养婴孩9人,幼儿12人,院外雇养婴孩21 人,合计 42人。后因调整布局,于1952年11 月奉命并入奉化县教养院。县救济院撤并后,弃婴由民政部门出资雇人抚养,如有人需要领作子女的,予以领养。50年代共收养弃婴42人,60年代收养18人,70年代后期收养50人。1980~1986 年,收养弃婴220人,除25人送宁波福利院、4人留县抚养外,余均陆续由外地人领作养女。县每年收养弃婴一项支出 1.5 万余元。

上文提到的丁云轩(1893—1966),女,原名莲花,宁海桥头胡丁家村人。基督教徒。20岁嫁邻村屠家,育有3女,后丈夫及3女先后病亡。1934年创办孤儿院,以家为院舍,家产80亩田地收入为经费,收养孤儿,最多时25人。聘教师授小学课程,成人后从事院田劳动,婚嫁时概以母亲身份资赠聘金妆奁,助其独立成家。夫弟以她无后,图霸田产不成,用手枪将她击成重伤。伤愈后,办院之志益坚。1945年奉县命,改名“宁海县私立基督教育幼所”。1949年尚留养孤儿10余名。

传教士开展慈善救济主要吸引百姓、兴办育婴堂等来扩大基督教会的民众。而官办的宁海育婴堂从开办到清末,共收养了数万名弃婴,为当时社会人口的增长繁衍、社会秩序的稳定作出了贡献。

相关链接:
应可军美食文化专辑
应可军古戏台文化专辑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网络

(0)

相关推荐

  • 严伟 | 宁海老字号与她不平凡的人物

    联系电话:13606780973 宁 海 老 字 号 文.照 | 严伟 PART  01 元利南货拆兑号 王朝镛 王朝镛(1886-1951),字朝汉,号锦星,民国33年2月17日至35年4月15日曾 ...

  • 《乡土宁海2018》会是哪些文章,一起选起来

    <乡土宁海2018>将会沿用去年的封面格式 出版说明: <乡土宁海2018>由"乡土宁海"工作室根据 2018 年在本平台上发表的文章组编而成." ...

  • 陈有西 | 宁海的历史为什么缺了1300年!

    宁海的历史为什缺了1300年 宁海建县于西晋, 却为何到明崇祯年间才有县志? 1300年的历史为何空缺? 这段历史能重修吗? 历史上,宁海虽为偏僻之地, 诗礼传家却代有遗风, 方言习俗留有古都的印记, ...

  • 神一样的问题 | 你是台州人还是宁波人?

    征集民国那些事儿 "乡土宁海"向社会各界征集有关宁海民国时期的文章和相关图片,要求: 1.民国时期宁海的趣闻轶事: 2.只记录不评论,新旧文章均可,文章内容字数不限: 3.到时候结 ...

  • 应可军 | 宁海灯史

    宁海灯史 文/应可军 在我未得病前,总往农村跑,碰到不少宁海乡土者,不知怎么回事,他们收集了不少农村老物品.总想建立乡愁展览馆.非常惭愧,我没有为她们提供较好或系统的文字稿.这几天,忽然想到写点文字, ...

  • 应可军 |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FLO 宁海名人绝粮时故事 文/应可军 史载: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途经蔡国被围绝粮几乎致死.孔子离开陈国到楚国,陈国亲吴派害怕孔子辅佐楚昭王楚国更强大,便派说兵胁迫孔子改道,不让孔子去楚国.孔子在蔡国 ...

  •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 ...

  • 应可军 | 宁海棋文化

    宁海棋文化 文/应可军 可能你也经历过,童年,隨意在石板地用瓦爿块或粉笔画一个空心十字架,或在树下泥地用树枝划一个空心十字架,双方各拣选果核或小石子,就可布阵作战,金木水火土.棋逢对手,就可博弈各一个 ...

  • 应可军 | 宁海青云观(外二篇)

    宁海青云观 ----文/应可军----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 ...

  • 应可军 | 宁海古松漫谈

    宁海古松漫谈 文/应可军 陈毅总司令早就在诗中写出了松树的性格,他的名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可以表现出松树那一种坚强的.勇敢的性格.所以,我便喜欢上了松树.这种情结来自于小 ...

  • 应可军 | 宁海棉麻史话

    宁海棉麻史话 文/应可军 我国最早出现的是麻.葛纺织,我国是麻的故乡,在元明两朝棉花栽培普遍推广以前,麻织品是平民百姓最主要的衣着材料.而棉纺织和棉花的人工栽培,首先是在我国华南.西南和西北边疆少数民 ...

  • 应可军 | 宁海蚕桑文化杂谈

    宁海蚕桑文化杂谈 文/应可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就称我国为"塞里斯",意即"丝国".罗马的大奴隶主们把我国运去的丝绸视为 ...

  • 应可军 | 宁海历史上的大虫乱

    宁海历史上的大虫乱 文/应可军 老虎,别称於菟,宁海俗称大虫,曾给宁海造成灾祸,即人们所说的"大虫乱":其时间之长.危害之深,几成一部血泪史.明万历四一年(1613),地理学家徐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