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访客:比烂片好,比好片烂
说实话五一档放片之后我本能地更看好秘密访客,从卡司到宣传力度看起来都不错的样子。可惜豆瓣评分和评价几乎将我劝退,但我又实在不想看追虎擒龙和扫黑,带着十分紧张的心情走进影院。可能是心理预期低一些,结果也就显得没那么差劲。所以总的来说,这部电影比烂片好,比好片烂。演员、音乐、镜头综合可以给7-7.5分,剧情要给6分。
感觉很多人给低分的原因是有《小偷家族》和《寄生虫》珠玉在前,这部电影仿佛是两者的结合,却又没有与之匹敌的能力,加上元素过多杂糅不和,会对有些观众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
在我看来这部戏的劲给的不到位,真相揭开后前期所有的恐怖气氛仿佛一个笑话。闹鬼是假,各怀鬼胎是真。如果是走纯恐怖片,或者除了汪先生谁都不知道地下室有人,增加惊悚氛围,可能会好一点。(个人意见,有更好的想法自然好)
【以下是人物+演员分析】
汪先生:传统封建家庭的不幸产物。
汪与roy的爱情太过隐晦是导致很多人看不懂这个片子的一大原因,但是,你懂的,有就挺好了。汪迫于传统家庭压力组建了一个传统家庭,又反叛地有了一个非传统的儿子以纪念非传统的爱人,随着妻子与儿子的先后离世,又组建了这样一个处处透着不正常的“正常”家庭。本片一开始的汪与于的“有限的自由”的讨论也在于此。
汪恨于,由于法律上于是无罪的,所以他要用自己的办法判于的罪行,也正是他在与思安父母对话中提到的“私刑”违法。所以尽管最后于不起诉汪,但是正像警官问到的那样,汪真的没有一点“非法囚禁”的想法吗?我看并不是。他十分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约束,让于永永远远地活在忏悔、内疚、不安之中。
有人问为什么汪要让于好吃好喝,这怎么看都不是一种惩罚。是,好吃好喝对于汪这样的富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而无尽的折磨、变相的惩罚“有罪之人”才会使他快乐。
(郭天王确实蛮帅的,演技也比我想象的好很多。本片的很多镜头都体现出汪先生一家之主的绝对地位,郭的气场也撑起来了。)
汪太太:永恒的母亲。
汪先生组局的动机是惩罚于,他邀请汪太太入局的借口是“母亲”。
汪太太精于厨艺,懂得将鱼头朝向主人的细节,能够一个人独自处理活鸭开始时对汪太太温柔细致的形象刻画,其实暗示了汪太太的出身。
以孩子抚养费为生,她是见不得光的情人;细致照顾楚瞳楚祺,她是虚假的汪太太;和情人暗结珠胎,她是又一个孩子的母亲。汪太太从始至终没有与母亲的形象剥离开,甚至还演绎了一段楚瞳的生母。在这样一个压抑家庭下,母女之情显得异常可贵,两个女性在整个家庭的立场相同,相互递刀,一同破局。作为母亲,她爱路路,也爱楚瞳。汪先生以女儿相要挟的时候,她想起的是路路,还是楚瞳呢?
(许玮甯好漂亮啊!久闻其名,没想到是混血,眼睛很有故事感。)
汪楚祺:卑微的影子,既得利益者。
楚祺在这个局中并不占据主动,他是被变相地卖给汪先生的。尽管腿永远残疾,他享受这样的生活,明显更偏爱他的父亲,温柔漂亮的母亲,嘴上嫌弃但时常关心他的姐姐,加上极佳的生活条件,这简直是个太完美的家庭了。除了于困樵,他的出现时刻提醒着他不过是陈小齐。如果于有罪,那么陈是不是也有罪。
害死了汪楚祺,却得到了汪父的精心照顾,只要我们不提,这样的生活就能一直延续下去。可是姐姐,妈妈,你们为什么要反抗呢?
(我觉得如果能增加弟弟的阻止,强调弟弟的立场会更好。现在的话弟弟的存在好像只是衬托姐姐的不平等,怪不得有人说是我的姐姐2。荣梓杉不错!小孩未来可期的。)
汪楚瞳:自愿入局,只她可破局。
整个局中汪父对楚瞳的约束是最有限的,没有血缘之亲,最多就是养育之恩,楚瞳在这个案子里其实并没有必要复仇,她只是在配合演戏,她也是最自由的。
但是楚瞳在和于困樵的相处中与于有了一些心意相通。这种心意相通是基于于对楚瞳的绘画天赋的极为赏识,是否上升到爱情则见仁见智,这段过于隐晦了。总之,她是希望于逃出去的,一方面是希望于能够得知真相不受禁锢,一方面是尽快结束这个长达四年的滑稽复仇。
楚瞳很聪明,懂得收集网球制造声音;也很心狠,敢伤害自己诬陷于。(片子里再增加一些汪先生对于楚瞳和汪太太的惩罚如何?突显出他的专制,对于这个局的坚决维护不容挑衅)但是她低估了于和汪之间的诡异平衡,于宁愿永远瑟缩在汪家的一个角落,也不愿走出去打破平衡。
最后楚瞳捅伤汪父是唯一的破局。因为在汪太太捅破一切之后,汪父竟然还要装下去。够了,可以了,这一切该结束了。这一刀究竟是蓄谋已久的积怨也好,还是临时起意的愤怒也好,都随着警笛拉响而尘埃落定。
楚瞳入狱,至于会不会跟汪太太走,会不会回汪家,如何和弟弟重建家庭,都在留白中引人遐想。
(妹妹演技越来越自如了,但是原声台词好像有点粘。虽说角色合适很重要,但是完全可以趁着年轻多试几类角色。)
于困樵:走,不走。
于困樵在这个家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走还是不走。影片一开始汪父就问于要不要自首,于嗫嚅着说在考虑了。于其实是完全自由的,但他画地为牢,心甘情愿地呆在汪家地下室,不出门,就连上楼都很少。
观影的时候我就在想,万一哪天于心一横就出门自首了呢?汪怎么就这么确定他不会出去呢?这就要说到于和汪之间的诡异平衡。
对于而言,汪家是永远的避风港,鸵鸟埋头的沙地。汪家不举报他,好吃好喝地照顾他,既是大女儿的画画老师,又是汪先生和汪太太偶尔的倾诉对象,这日子也太惬意了,惬意到他都忘了自己还背负着人命相关的案子。
汪先生也很了解,偶尔的刺激与质问只会逼得于越来越依赖这个家。就像用尖针不断地刺贝壳露出的肉,肉知道疼了就会缩回去不敢出来。只要一开始的一场戏就能够吓得于不敢出门,这种恐慌下于甚至都不够想为什么汪家不举报他,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人认出来汪太太和汪楚祺并不是原来的那两位。也许他想起来了,但他不想去想,这是两人互相制约下的最好结果。
我唯一疑惑的是为什么于最后要跑回汪家。也许是斯德哥尔摩,他已经不愿意融入现代社会了,他只想过寄宿在汪家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汪家早就不是从前的汪家了,汪太太离开,楚瞳被抓,楚祺也许也不再被汪父收养,汪父也许也宽恕了于,那于回去还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