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美食】家乡的花芋丝饭

        家乡的花芋丝饭

父亲逝世已经有2个多月了,我还是时不时地想到父亲,想到父亲对我的教诲。

我出生在1963年,并没有经历过那著名的三年困难时期,但我的童年,还是没有摆脱饥饿。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虽然,童年是最为无忧无虑,因此每个人都可能书写自己的幸福童年,但我的童年记忆中,饥饿仍然是一抹浓重的阴影。

那时,我们家有父母、姐姐、哥哥和我,还有和叔叔共同抚养的奶奶。仅凭父亲一人的工资,来维持家庭。

我们家乡,主粮是大米。我童年的时候,还是生产队集体劳动的生产模式。因此,各家各户的主粮,都必须由生产队分配。因为是双季稻,每年夏季和冬季,生产队会分配稻谷。这个分配,配额是按各家人口来计算的。

当然,生产队分发稻谷时,也要按工分来核算。也就是说,如果按稻谷的数量来核减当年工分的分值。我家兄弟姐妹多,父亲是老师,有工作,而家中没有劳动力,因此经常出现工分不够的情况,这个情况,就叫欠生产队的账。对于欠账户,生产队就会扣押粮食不许分发。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母亲都会感到很气闷,但又无可奈何。有的时候就会常常发脾气,总会时常挂在嘴边教训,就是再不听话,晚上不让吃饭。是的,那个时候,不许吃饭,是对小孩最严重的责罚手段。

即使是生产队足额发放粮食,也是不够吃的。因此,在主粮之外,就需要配以杂粮充饥。当时的杂粮有三种,一种是玉米,一种是番薯丝,还有小麦。杂粮的来源,就是各家自己栽种旱地的作物。也就是说,当时旱地的主要作物,主要是玉米、番薯和小麦。因此,当时的农民,主要是两种忙,生产队上忙于水稻的耕种收获,而自己家里的旱地,则是秋末种麦,夏初种番薯、玉米。

毕竟民以食为天,在粮食不足的情况下,更是显得得要。因此,这两种忙,都是农家的大事,事关一家大小的吃饭问题,再苦再累,也不敢马虎应付。

在以大米为主粮的地方,面条虽然是杂粮,众所周知,面条的口感和营养,并不比米饭差。但是,在我们这里,土地上种的小麦,产量不高,而且,小麦磨粉成面,是农家不能完成的,必须将小麦交给当时公社是办的碾米厂,由碾米厂磨粉制面,农家得到的面条数量是由碾米厂按小麦的重量来换算成面条的。记得,那个时候,我家每年换到的面条,小麦收成好的时候,也就是一百来斤的样子。这点面条,对于解决一家的口粮来说,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作为辅助的杂粮,真正担当重任的,还是番薯丝。每年秋末冬初,家里人就要忙于到地里挖番薯,运回家中,堆在厅堂中,然后就是将番薯洗干净,用一种专门的刨子,将番薯刨成丝。

刨番薯丝,一般是晚上进行。刨番薯丝是很吃力的生活,必须用力将番薯向下推,番薯丝从刨子下面落下来。那个时候,母亲和姐姐总是要把家里的活计收拾好了之后,才开始刨番薯丝的工作,这样,每次刨番薯丝,都要累到深夜,这里肚子已经开始感觉到饿了。又累又饿,是我帮大人刨番薯丝最深刻的记忆。等到好不容易刨完番薯丝,想找点吃的,掀开饭甑盖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于是就到番薯堆上拿一个番薯,洗净之后,赶紧吃了,或者,干脆抓一把刚刨好的番薯丝,塞在口里吃了,然后赶紧上床睡觉。因为太晚睡觉,第二天总是不愿起床,因为睡过头而上学迟到,这是常有的事。

晚上刨好了番薯丝,第二天清早,就挑到晒谷场里,把番薯丝在竹垫上摊开晾晒。然后,把晒干的番薯丝收贮到柜子或是瓦瓮里,以备一年的食用。

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是一年四季都要吃番薯丝饭。现在,番薯丝是不多见了,有人偶尔吃一顿番薯丝饭,还会说好吃。但在当时,番薯丝饭是不好吃的,只是粮食不够,不得已而为之。记得那时,几乎是只有过年春节那几天,才吃没有番薯丝的白米饭,总感觉,吃没有番薯丝的白米饭,是一种享受。

但是,我的父亲,为了家庭,为了让子女吃上好饭,宁愿他自己吃苦。曾记得,在我12岁那年,父亲由于患有视神经萎缩的眼病,从甘溪初中调到了厚仁中学,于是,我就随父亲来到了离开家乡15里地的厚仁。父亲常常用番薯丝和着一点点的米蒸饭吃,而我呢,却用白米蒸着饭。父亲就是这样靠着他自己的辛苦,也不让我们辛苦。心里着实难受。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工艺的先进,早已将番薯做成各种各样的美味食品。望着孩子们吃着既脆又香的薯片,我的心里总会有些五味杂陈。现在的生活,与我们那个时候相比,简直是一个在蜜罐里,一个在苦水中。

尽管不愿再吃番薯丝饭了,但也许是忘不了那段历史,或是当作一种回忆吧,我每年都会叫朋友们种上一些番薯,待收获后,送过来让我品尝品尝,旧年果腹的番薯丝饭,今日已成餐桌美味宴了。

(0)

相关推荐

  • 让机器人给你做饭,这不是“科幻”,小米众筹饭小二全自动做饭机器人,重新发明煮饭机

    人的懒惰,决定了科技的发展.当你懒的扫地时,有了扫地机器人,而当你懒得做饭时,是不是要来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呢?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而当有人想要会做饭的机器人时,于是真就有了全自动的做饭机器人, ...

  • 冯世惠 | 味道

    往期回顾  ·   黄埔巾帼武秋莲 ·   孝义走出的舞蹈家郭莉莉 丨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味 道(一) 作者:冯世惠 恍惚之中,母亲过世已经整整25年了.我的儿女,亦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育养儿女的不易 ...

  • 每天应该吃多少最健康?(上)

    今天这篇文章是上次这篇(每天应该吃什么最健康?,如果没看过的话先看这篇)的姊妹篇.主要内容就是让大家对我们每天需要吃多少东西有个概念.由于篇幅较长,故分为上下两篇. 周一,正当我躺在椅子上眯着眼抖着腿 ...

  • 散文||最恋那碗面

    最恋那碗面 陕西文人贾平凹先生曾说过,陕西楞娃爱吃面,吃的是岐山臊子面!作为土生土长的岐山人,我无疑也是个"面客". 俗话说的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种啥吃啥,这在过去自给自足的自然 ...

  • 地瓜的回忆

    (2012-11-15 05:52:46) 作者: 随风遗忘 又是一年地瓜丰收时,热心的邻居从汤头老家捎来了地瓜,送与我家,遂做了一锅地瓜粥,吃起来感觉还是那样香甜,并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一直涌上心头. ...

  • 【兰溪美食】 家乡的洋芋饭

    家乡的洋芋饭 土豆别名很多,洋芋之称来源于阳芋,"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 ...

  • 【兰溪美食】家乡的菠萝馃

    家乡的菠萝馃 近日,到严州梅城游玩,在梅城古街上吃上了盼望已经的菠萝馃. 在小吃店里,我们问老板娘,一听,是兰溪人.尽然是我们老家那边人,是女埠下潘那边的. 吃起这菠萝馃,总有一种怀旧的感觉.因为,这 ...

  • 【兰溪美食】兰溪蛋炒饭

    兰溪蛋炒饭 到过扬州的人,一定会去吃扬州炒饭.扬州炒饭确实名扬四海,好吃,味道好. 我是兰溪人,回想起来,兰溪炒饭也应该是一绝吧. 我自小就喜欢吃蛋炒饭.因而也喜欢自己尝试着做蛋炒饭. 通常的蛋炒饭, ...

  • 美食做法推荐:鸡蛋炸酱面、馍花麦饭、西红柿鸡蛋面、葱油拌面

    鸡蛋炸酱面 食材:鸡蛋黄,豆酱,葱,辣椒,色拉油 做法 1.首先找个碗,然后把鸡蛋打在里面,然后顺时针搅拌. 2.接着把锅烧热然后把油倒进去,油热之后把鸡蛋液倒进去,然后用锅铲给搅散了. 3.然后再加 ...

  • 【兰溪美食】 回想刘家馒头

     回想刘家馒头 快过年了,想吃馒头了. 想吃小时候的那种馒头,人们称大酵馒头. 这大酵馒头,是我小时候的常爱. 可曾记得,我们刘家村每到农历腊月,就在小桥头的五间头里集体做馒头.几位馒头师傅在作板上用 ...

  • 【兰溪美食】刘家村的麦锅瘦

    刘家村的麦锅瘦 麦锅瘦,是刘家人的一种美味食品. 为什么叫麦锅瘦呢?那是人们想象出的名称,因为用麦粉加水搅拌,将麦粉加工成糊状,在里面加上葱.大蒜及肉末等食品,再搅拌均匀.然后沿着烧火的铁锅的边,慢慢 ...

  • 美食精选:花胶红枣虫草花、菰米木瓜糖水、剁椒木耳鸡片的做法

    花胶红枣虫草花 1.虫草花.红枣用水洗干净. 2.花胶提前一天浸泡至软,剪成小片,和葱姜一起在开水中过水去腥,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汤的口感. 3.将所有材料倒入炖锅内加水覆盖食材,煮开后炖2-3 ...

  • 33款精选美食分享,下酒下饭真实惠,抽空为家人做顿大餐解馋吧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吃食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 ...

  • 【兰溪美食】刘家的豆腐锅巴

    刘家的豆腐锅巴 豆腐锅巴,不是我老家的特产,但每年在快要过年的时候,我会吃到它. 年关将至,母亲总要为过年做好准备,比如做豆腐.炒米胖什么的.因此,在做豆腐完了之后,总会吃到豆腐锅巴. 传统的&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