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南京寻旧影,百花深处明孝陵。六百年风雨历程,万幸它还在
第193篇
【心尧爱溜达】
✈️
关于明孝陵,一直拿不准怎么开篇。它名声太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写孝陵的、研究孝陵的、拍摄孝陵的人多如夜空的繁星。
那么我也来当其中一颗吧。以我的视角,用我的镜头,记录我眼中的明孝陵。
▎明孝陵博物馆
正式进入孝陵之前,我们先来这个博物馆看了看,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关于孝陵的历史知识。
不过这座博物馆做的算不上用心,甚至有些潦草,走马观花一趟就行,时间很宝贵。
馆里模拟复建了一个孝陵的地宫入口,不过底下并没有太多东西,只是个样子。(想起曾经去过湖南省博,同样是复建的地宫,非常用心,体验感很好。)
从博物馆出来就是明孝陵的5号门,很方便。5号门叫大金门,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门,也是正式进入明孝陵的第一道门。
门向南,有券门三洞,门下部为石造须弥座,束腰部雕花。
门顶原为单檐歇山式,覆黄色琉璃瓦,已毁。墙体上的砖大多也已风化。
继续前行,会看到一座碑楼,内有神功圣德石碑一通。
此碑楼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内置“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朱元璋第四子、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所立。
老照片中的碑楼并没有顶部建筑,前些年又复建了。此碑记录了朱元璋生平事迹,共2746个字,是南京最大的一块古碑。
穿过这里,就正式进入收费区域了。
接下来,我不想写成规规矩矩的介绍性文章,网上随便一搜就是孝陵的各种介绍,详细又深入。
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分几个方面来记录吧。
▎明孝陵的春色
三月的南京正是春花最灿烂的时候,明孝陵里也不例外。一路上随处可见各种花草,生长得极为繁茂。
这些花草会让人忘记身处的地方是帝王陵寝。
很多游人都在花海中驻足,春光最易逝,大家都争着把它牢牢留在镜头里。比起常规的观花公园,这里的游人明显少了很多。
▎明孝陵的绿色
春天不仅有怒放的花朵,更有刚刚萌发的新绿。
一花一草一世界,一城一池一豪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和小草,陪伴着一代帝王永远沉睡。
似乎生命在无限轮回,你所看到的逝去,或许正是下一场蓄势待发。
▎明孝陵的红色
当然,明孝陵里最多的是红色,像很多皇家建筑一样。红色和黄色的交织,是永远的帝王色。
朱墙金顶,重檐歇山,一切的一切都充分彰显着建筑的最高等级与规制。明朝是个流行厚葬的年代,也留下了绝世的陵墓建筑和墓葬文化。
▎明孝陵的青色
古代的建筑多用石材,经年累月的风雨洗刷与侵蚀,把每块石头都打磨光滑,有的甚至长了厚厚的青苔。
喜欢石与苔生长为一体的状态,这是需要漫长时间打磨的。石无生命而苔藓长青,生生死死,分分合合,这世道终究是个轮回。
▎明孝陵的神道
明孝陵最为人知晓的,该是这条长长的神道了吧。全长615米,两旁安放着六种石像生。
六种神兽分别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和马。
每种神兽各两对,分为站姿和卧姿,从开头一直沿伸至文武方门。看过别人在秋季拍的神道,两旁的叶子或深红或金黄,比起嫩绿来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每对石像生旁都有一块提示牌,请不要随意触摸攀爬。这些石像生已经600多年了,属于很珍贵的文物。
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真正地、自发地做到文明游览。这一天还要多久?
一直走到尽头,能遇到另一条神道,里面矗立着文武翁仲。
▎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
这座纪念馆就坐落在明孝陵景区里面,走到半路就能看到路标。对孙权及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进去看看。
纪念馆不大,文物展品也很少,基本都是文字展板和几个搭出来的场景模型。
▎明孝陵的其它
自己觉得值得记录的画面和边边角角。
▎世界遗产柱和文保牌
对了,最后说一句,明孝陵葬着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也是唯一一位葬在南京的明朝皇帝。
等回北京着去一次十三陵,看看后来他的子孙选了怎样的风水宝地。
我们无法亲眼看到明孝陵原本的样子,网上可以找到一百年前的老照片也是历经战火的残垣。
题外话:
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能记住曾经的故事。
有时候残缺对于这个世界更有意义。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