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语不行,没法教孩子”——换个视角去看待“教孩子”这件事

很多人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常爸,我想练口语,多陪孩子说一说,这门课适合吗?

后台有这么多“好学”的家长留言,看着特别高兴!常粉们中有很多父母都非常好学,把“陪孩子学习”当成“和孩子一起学”的机会,这种学习的劲头和精神,常爸超级敬佩!

我想这些好学家长们的举动,也足够回答很多人关于对自己“水平有限”的担忧:

从做英语启蒙开始,常爸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问题,很多问题背后都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焦虑:

我自己英语不好,没法像你一样给孩子做英语启蒙,怎么办?

遇到这种担忧,我真的很想说一句:

看我们的读者,大部分至少也念到了高中毕业,娃启蒙的那点知识,我们学起来绰绰有余啊。要求三四岁孩子学的内容,咱们三四十岁的人还能学不会吗?

就拿英语来说,咱们在给孩子唱英文儿歌之前,自己听熟了练一练,给孩子读绘本之前,把不懂的单词搞明白,多听几遍绘本的原版音频,就完全可以用英文儿歌和绘本来给孩子做启蒙了呀!

而至于“我水平不高,辅导不了孩子”的想法为什么如此普遍,我细细思考了一下,大概有这么两个原因:

一来,大家对鸡娃这事儿的态度有些偏差,鸡娃不仅仅是以娃一人为对象,把所有的“火力”都放到娃身上。鸡娃应该是以娃和自己为对象,以共同成长、共同学习为手段和目标。

二来,有句古话叫“师不必贤于弟子”,鸡娃不等于你一定要高于娃的水平,而是你在学习上给的言传身教的正向作用,以及你对娃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引领。当然这一点是第一点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鸡娃,不是娃一个人学习的事儿

先来说第一点。

说第一点之前,我先讲个之前风采大赛的一位小选手妈妈的故事。

我们第二届风采大赛里有个年龄最小(4岁)的小朋友,叫潘睿,他一上台一张口,就把我们惊着了:这娃绝对是个天才啊!

音准、清晰度、流畅程度都非常好,甚至碾压六七岁的孩子。

后来我和他妈妈交流经验,潘睿的妈妈在孩子的英语方面,全是自己在家教。潘睿妈妈是一名护士,自己上大学的时候虽然考过英语六级,但是和很多国人一样,口语非常弱,没法“信口拈来”。

妈妈陪孩子一起读过的绘本

但是她肯下功夫、自己做功课,举两个例子:

为了能和孩子多讲英文,买我们线上的动画亲子课,自己先学一遍,作为自己的口语储备,然后再教孩子,尽量在某个小场景里(比如吃饭、起床、睡觉,这些都是线上课程里有的内容)和孩子做到全英文表达;

每天从医院下班回来的路上,都会想好回家之后要和孩子说什么主题、怎么说,在脑子里“备个小课”。

刚刚进入电视台演播大厅的潘睿一家,找到小潘睿了吗

潘睿妈不是英语老师,也不是什么英文大咖,她自己的英语发音也不算标准,但是她对孩子启蒙这件事,很上心、愿意下功夫、愿意学。

分级阅读的配套课本

所以我觉得教育不是砸钱报班就完了,而是你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花时间、花精力、花脑力。

传说中的教育高地里的“海淀妈妈”,她们习惯和孩子一起上辅导班、旁听,就是为了了解孩子目前在学什么、掌握得怎么样,然后才知道如何帮他预习、复习,将“学习效益”最大化。

她们“扎下去”的心思,才是他们成为“牛娃妈妈”最重要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家长好像在很努力地看(一声)着孩子学习。妈妈/爸爸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学什么、学到哪了丝毫不关心,学完之后打个卡发朋友圈、草草了事。

有句话叫“你只是假装很努力”,只是这样的努力真的有效吗?可能做了就比不做强吧,但为什么家长自己不愿意付出一丁点儿的努力,只是一味对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呢?

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但区别在于,有些人愿意去“学”做更好的父母。

教育从来就不是容易的,一句“我不会”不应该成为借口。

师不必贤于弟子

其次,辅导孩子,不代表我们的水平从孩子幼儿园到高中,都要处在他之上。“师不必贤于弟子”,我们让孩子真正受益的,还是他的学习习惯、以及我们自身的言传身教。

就拿英语来说,虽然我可以自诩为小小常的启蒙老师,但他的发音音准、韵律、一些单词的拼读都已经远超过我了。

我之前发过一个我和小小常一起读英语的视频,很多常粉看了都说:“小小常比你读得好。”

虽然我们自己的英文水平可能不好,但是,在现在各种线上资源如此丰富的今天,家长的水平不是孩子的天花板!这个信心我们必须得有。

我在给小小常读绘本之余,会让他听原版的绘本音频,听英文儿歌,看原版动画片。所以他的发音并未受我的口音太多的影响,在四五岁左右就形成了一口很好听的美音(但他的发音时常在美音和英音间切换,取决于他那段时间是看美音的动画片比较多,还是BBC的纪录片比较多)。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早期我们在他英语上花的那些心思,比如亲子伴读、一起看英文动画片、用英语对话,小小常也不会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青胜于蓝的能力。

出自我的书《别错过孩子英语敏感期》,至少在孩子6岁以前,我们完全有能力带着孩子学

教育是一个逐步放手的过程,自驱力也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在早期阶段,孩子的自律性和自控能力还不够、学习方法也没掌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通过扎扎实实的陪伴,带着孩子学,至少要保持比他水平高一点点,才能把孩子的学习引上正轨。

只有这样,后期即便放手,孩子也能用早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去学那些可能我们早已经“不懂不会”的知识了。

就像现在有很多学琴的孩子和琴童家长,如果想要孩子弹得好,家长能一点儿都不懂吗?肯定不行啊,否则回家练琴时,指法不对或某些音弹错了,家长不及时纠正的话,孩子只会把错误越练越熟练,等正式上课时,老师都难以纠正了。

但是,一定要让自己学成钢琴家的程度,才能指导孩子学钢琴吗?显然也不现实啊。刘翔的教练并没有比他跑得更快,但他知道跑得快的方法,能对刘翔起到制定计划、督促练习、纠正错误的作用,就已经完成基本任务了。

“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前提,是“授人以渔”。

不妨把鸡娃,当成自己二次学习的机会

其实鸡娃也好、教育也罢,不是“怎么样让孩子变好”的事情,而是你作为父母,在这条路上如何学习的事情。

从我妈——常奶奶的日常,我明确地发现:

在漫长的人生里,如果你对每一件事,都抱着学习的态度,那么你的心态、行动都会变得积极,你的整个生命体验也会丰富很多。

我之前讲过,我爸妈是做小生意的,都没受过高等教育。小时候条件所限,无论是英语还是音乐,常奶奶虽心向往之,却没有什么机会学习。

但生活/学习条件再差,也压不住常奶奶那颗好学的心。她算不上一个多聪明的人,学东西不快,但她很爱学、很好学。以前她经常一边看店(我上高中/大学的时候,家里靠开文印店维持生计),还一边听新概念英语磁带,虽然基础薄弱,水平提高并不快,但她还是每天坚持听,长期下来,也算有了进步。她现在六十多岁,读起《新概念英语》来,还比很多年轻人流利标准,这全是她五十多岁时日复一日边听磁带边跟读的结果!

学习这件事,常奶奶坚持了一辈子,她很享受学习带来的满足感。前段时间,我还发了一段常奶奶弹唱《古朗月行》的视频,她是快60岁才自学的钢琴,我们前阵子不是出了一本有钢琴谱的古诗词书吗,刚拿回家,她就照着琴谱弹上了。

除此之外,在不带娃的时候,常奶奶还报名了老年大学,学二胡、学朗诵、学书法。每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每天一样要操持柴米油盐,却也活得自得其乐。

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年过花甲的老人,始终保持着非常大的生命热情,和努力向上的“奔头”,我想我们也还年轻,生命还很长,为何不把“陪伴孩子成长”,也看作是一件提升自己的学习乐事呢?

我们的常粉里,就有不少这样积极的人,鸡娃成了自己二次成长的一个契机,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习、共同进步的经历,给了他们特别丰富而充实的体验。

水到渠成的是,自己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也成为了言传身教最好的示范。

原本非常不喜欢学钢琴的小小常,在奶奶的影响下,现在也会想着主动去练琴了。过年前,他们还合奏了一曲《元日》祝大家新年快乐。

所以一言以蔽之,想让孩子成为好学的人,你自己要先成为好学的人。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机,父母做什么、如何做,他们会一一记录并模仿。

说了这么多,我希望我们换一个视角去看待“教孩子”这件事,从“我水平有限没法教”,到“我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积极地、主动地去面对育儿上的一个个难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