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熬糖,腊月二十六,熬糖粘仙谷

01

我的童年大多在老家坛包度过,小时候家境环境和物质条件都很差,村子里没有小卖部,只有到几里外的地方才有一家国营的合作社,供应有限的食品。
记忆中,过年最奢侈的事就是父亲从合作社买回一筛子的饼子,饼子大多是家里来客后派发给小孩子吃了,我感觉就没吃好过。

02

不过自家生产的苞谷糖到是吃了不少。
每年的腊月二十六,母亲总准时张罗着开始熬苞谷糖。
早在一个月以前,母亲就开始为熬制苞谷糖做准备。她用簸萁将小麦选好,把颗粒不饱满的麦子簸出来,将选好的小麦用温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把发涨的麦粒铺放在纱布上,置放在火塘屋的角落,每天都浇一遍温水,麦粒慢慢发芽生长。最后形成一个圆形的麦芽饼。
麦芽
麦芽是熬制苞谷糖必须的物品,麦芽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玉米转化糖酶,提高糖的产量,这种方法熬制的糖也叫做麦芽糖。
腊月二十五,白天打完豆腐,晚上母亲把玉米和麦芽一起放在大盆里用热水浸泡,二十六的一早,母亲就喊我们几弟兄起床,开始推玉米浆。通常大哥二哥轮换着推磨,母亲用勺子有节奏的往磨子里喂玉米,我在一旁帮着舀水打杂。发涨的玉米粒和麦芽经过石磨一压,形成玉米浆流进木桶。每年熬糖都要熬一斗苞谷,大约四十斤。四十斤苞谷用石磨磨完差不多要一两个小时。
小磨子

03

吃完早饭,正式开始熬糖,熬糖要熬三遍。
第一遍把玉米浆煮熟,然后加入磨碎的麦芽水冷却,等到水和渣分离差不多了,第二遍用大火煮开,再将玉米浆用纱布口袋过滤,过滤出渣之后,第三次只熬剩下的汁。第三遍是一个比较耗时间的过程,不能用猛火,猛火会让糖汁粘锅,只能用细柴小火慢慢熬,边熬边铲,等到锅里的汤汁越来越浓,糖就熬的差不多了,但是什么时候停火很有讲究,锅里慢慢鼓包起小泡时,母亲就会舀出一大碗来,这个时候如果起糖,冷却的糖汁就叫做稀子糖,可以用勺子直接舀了喝。每年熬汤,母亲就会单独给我舀一碗稀子糖,我比两个哥哥都能喝,差不多一个人可以喝完一大碗。
稀子糖
等到锅里翻起大泡像一个涨大的牛肚皮时,这时立即停火,将全部糖汁舀出来,糖冷却后比较浓,要用筷子使劲才能撬出来吃。如果再烧一把火,起的糖一冷却就成了“脑壳糖”,这种糖看起来是软的,可是撬不动,只能用锤子敲成小块慢慢嚼。

04

等到所有的糖全部起完,就开始制作仙谷(也有叫萱谷、鲜谷)片儿和千层糖、苞谷坨,把事先炒好的仙谷下锅炒热,再拌适量的稀子糖,拌匀的仙谷糖放到升子(一种方形木制容器)里,按紧压实,稍微冷却一会儿,将升子倒扣,取出一方形的仙谷糖,趁热快速切片装到抽屉里,切片是个技术活,切时刀上要粘点冷水,防止仙谷糖粘在刀上,不能太厚,厚了不经吃,尽可能薄,但是要切薄要很好的刀工,母亲亲自掌刀切片,我在一旁偷吃散的仙谷粒,常常惹得哥哥们大笑。
仙谷片儿
千层糖是另外一种吃法,事先把苞谷粒掺沙在铁锅炒成爆米花,然后用石磨磨成细面,把加热融化的苞谷糖放在面堆里,按压成饼,再折叠,再按压,重复很多次,最后切成块状,恰好形成一层糖盖着一层面,一共很多层,所以叫做千层糖。
千层糖
苞谷坨糖
仙谷片儿、千层糖是我们过年时的最爱,吃起来又脆又甜又香,丝毫不逊色现在的各种饼干,直到现在,仍然有农村的老人专门制作仙谷片儿和千层糖来买。

05

母亲老了,老家的房子也早已转让,可是每年腊月,母亲总爱说起要是还在老家,该熬糖粘仙谷了,现在还会熬糖会粘仙谷片儿的人越来越少,更先进的工业化生产取代了传统劳作,虽然还能买到苞谷糖、苕糖、仙谷片儿,但没了劳动的过程,似乎味道也不及当年。

解馋热线:微信(18986848258)
茶店人家 值得关注
喜欢,点下“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