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被诸葛亮“点名”的那些忠臣良将,真实水平如何?

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是在国人心中地位崇高,也成功感动了一海之隔的日本。有说法是: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细读《出师表》,可以听到一些相对冷门的蜀国人物。这些人物都是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让后主刘禅倚重的股肱之臣。
下面我们一一了解一下这些被诸葛亮“点名”的蜀汉忠臣良将,究竟真实水平如何。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郭攸之、费祎、董允三人,是诸葛亮最先推荐的三位大臣。郭攸之是蜀汉荆州南阳系的官员,虽然被刘备和诸葛亮赏识,但却非常低调,并没有在后三国时代激起多大浪花。
廖立
蜀汉时期有一位恃才傲物的猥琐官员廖立,曾经将蜀中很多要员都骂了一遍,说到郭攸之的时候,不无嘲讽地取笑他是一个老好人,没有多大本事,还没有主见,很容易盲目随别人打转转。朝廷让他担任侍中,让他去做皇帝的参谋,共谋大事,实在是不妥当。
事实上,也确如廖立所言。郭攸之,止于《出师表》,并没有像他们的下属费祎和董允那样成功“出圈”。
在蜀汉士民眼中,董允和费祎,是与诸葛亮、蒋琬并称为蜀中“四英”的人物,在蜀汉短暂的40年间,这四位都是有名的治国能臣,怀相国之才。
费祎和董允,以前都是父辈跟着刘璋干的,刘备接手后,小字辈的他们被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看好,成了太子舍人,陪着太子刘禅读书。
等刘禅当了皇帝,费祎和董允也就迎来了春天。诸葛亮北伐之时,费祎成了中护军,干着保镖的工作,之前赵云干了很长时间。
东吴的周瑜也曾担任过中护军,可以说能给领导当保镖,那要领导给予100%的信任。
费祎此后平步青云,升为司马,曾居间调和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诸葛亮死后,初为后军师,再为尚书令,官至大将军,封成乡侯。
不过,他主政时,与姜维北伐的主张相左,执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事实上,是背离了诸葛亮的遗愿,但却给蜀汉带来了短暂的发展。
费祎人品绝对是好,待人真诚,但对人没有防备心理。尤其是面对归附后心未稳的魏降将郭循(一作郭脩),还烂醉如泥,最终被郭脩手刃身死。
一国之相,被人刺杀,令人大跌眼镜。这一匪夷所思的故事,上一个听说过的是国外的凯撒。
当诸葛亮北伐,费祎在外领军的时候,董允在宫内担任侍中,兼领虎贲中郎将,统率宫中宿卫亲兵。
董允在规劝皇帝德行方面,可谓不遗余力,常常让刘禅看到他就害怕。刘禅虽然昏庸,但不残忍,是一个时常需要人劝诫的“乖宝宝”。一旦没有人管了,他就开始放飞自我。
董允在宫中之时,刘禅的宠宦黄皓,多次被其责备。黄皓也非常惧怕他,始终不敢为非作歹。
当费祎接过蒋琬的班,成了蜀汉政权二号人物时,董允以侍中的身份兼尚书令一职,成为大将军费祎的得力助手。
可惜董允早费祎几年就病逝了,接替董允的侍中陈祗为人谄媚,与中常侍黄皓逐渐把持朝政,迷惑刘禅,终于导致蜀汉灭亡。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除了这三位皇帝身边的近臣,还有一位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人物也在《出师表》中重点提到。他就是将军向宠。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他的评价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
这位叫向宠的将军,在刘备时期担任过牙门将。他也参加了刘备“自杀式”的夷陵之战。一把大火,火烧连营八百里,蜀军溃败,唯有向宠那一营是保存最完整的,受到刘备的称赞。
向宠处败局之势,依然能率军安然突围,这颇有赵云的风范。因此,后主刘禅时期,向宠被任命为中都督,统率宿卫兵。宿卫兵指的是宫禁中的警卫部队,也就是说向宠率领警卫部队,时刻保护着皇宫的安全,保卫着后主刘禅的安全。
可惜,向宠在后诸葛亮时代前期,就在一次平定汉嘉郡的少数民族叛乱中,不幸遇害,尸体都是部下拼死从乱军中夺回来安葬的。
从这些被点名的人物作用可知,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犹如父亲般的期望和呵护。后人看《出师表》总能解读一些权臣弄权,权大欺主的意味。
然而,试想当年亚父诸葛亮即将远征,临别之时,念及幼主刘禅在皇宫大院内,没有自己的庇佑,会有宫内外涌动的暗流,危及陛下,因此让忠纯良实的近臣, 在宫里保护好刘禅。
又让值得信赖的禁军首领向宠,宿卫禁宫。至于赵云、魏延、王平、廖化等人,都是要在北伐前线厮杀的人,对于诸葛亮来说,包括诸葛亮自己在内,这批上前线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假如这支北伐军在前线大败亏输,甚至于全军覆没。那么,诸葛亮钦点的离皇帝比较近的人物,可以及时给刘禅提出军事和政治上的方案,以迅速稳定局面。
所以说,诸葛亮与其说写的是一篇《出师表》,不如说是把每一次出征,都当做是与后主刘禅君臣一场的诀别书。
君臣之间,毫不设防,情真意切的情感,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如今,有知名教授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宣扬的是封建社会愚忠思想,还带着不符合时宜的好战思维,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你们觉得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