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人心,没那么复杂,三个层次让他忠心耿耿、俯首帖耳

所属专栏:权谋控制术 厉害角色的暗黑手段

你有没有见过那些训练狗的专业人员,他们让狗站起来,狗马上就会摇着尾巴站起来,他们让狗坐下,狗马上就会很听话的坐下?

为什么他们能够做到这样?

就是他们对狗性又比较深的认识和了解,所以我们讲想要控制一个人,一个很关键的东西,就是你要了解人性。

那我们在上一篇专栏里面讲到了“做局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叫做搅局,那么一般来说搅局的时候很多人会引入外部力量,但是引入外部力量之后,如果说你不能够掌控它,那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变量,可能导致你整个布局就会失败。

所以作为领导者也好,作为布局者也好,你必须要懂得如何去控制一个人,这也是我们这篇专栏的主题:如何通过三大层次,掌控一个人。

一:制衡术

那么第一个层次叫做制衡术,我们想要控制一个人,首先采取的就是制衡。

上一篇专栏里我们讲到,三国演义里当时袁家想要获取更大利益,他们就一方面让何进和太监两方势力去内斗,一方面引入董卓这个变量,让他去把这两方给灭掉,然后尊袁家为主,渔翁得利。

这个如意算盘打的是非常好的,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入京后,给他来了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直接自己当了老大。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呢?两个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袁家对董卓的控制力太小了,因为董卓只不过是的一个门生而已,靠这种门生关系企图去控制董卓是不太现实的。

第2个原因是袁佳当时没有接手西园军的势力,导致他手上没有军队去制衡董卓。

何进当时是西园军的领导,那西园军就相当于京城的禁卫军,何进死了之后,西园军就没有了领导,没人管了,这时候董卓给接手了,势力更大了。

如果当时袁家能够趁机把西园军的势力给吞并了,自己接手了,那这个时候他就能够制衡董卓,牵制他、控制他,那说不定当时的天下就跑到袁家手里了。

这就是袁家不懂得制衡之术,导致没有控制到董卓这个变量,最终布局失败。

我们再看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给秦二世胡亥留下了两个辅佐大臣,一个是赵高,一个是李斯。

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布局,赵高和李斯两方势力相互制衡,这会导致不管谁做皇帝,秦国的天下都是非常稳定的。

可后来为什么秦二世而亡,胡亥没做多久皇帝就成傀儡,甚至最终被杀害了呢,就是因为他盲目的听信赵高的话,把李斯给杀了,结果李斯死了之后就没有人去制衡这个赵高了,胡亥就失去了对赵高的控制,结果自酿苦果。

所以读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很多时候我们控制一个人的最好方式就是制衡,就是给他制造一个敌对力量,跟他相互制约,这样整个局面才会稳定下来。

我就见过很多家族企业,他们是怎样让公司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呢?就是玩这种制衡之术。

他们把自己的很多亲戚、自己人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上,他们掌握着底层建筑,了解公司运行本质、模式,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从其他地方挖来很多人才,让他们身居高位却没有很大实权。

为什么这么做呢?

其实就是为了让这两方势力相互制衡,自己亲戚掌握着底层的东西、本质的东西,很多事情就抹不开脸面,这些亲戚又不好处理,到时候就需要那些身居高位的外来人才去办事儿、去背黑锅。

自己本质的东西、公司运行的模式,这些交给这些身居高位的人才呢,又不放心,所以给外来的人才很高的头衔,又不给他们一些影响到命脉的实权。

你去看那些很稳定的公司,他们组织内部都是这么玩的,自己手下的这些势力相互制约,相互制衡,局面才会稳定,你如果不内斗了,很多时候就会产生外斗,那是上级控制不了的。

我以前在一家私企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一个很困惑的现象,就是我老板明明很器重一个人,很多权力都给了他,大家都觉得他就是二把手的时候,突然老板又重新扶持了一个人出来,给他一些项目做,让他立功劳,然后也把他提拔到同样重要的岗位。

那时候我就不懂,我说为什么要这样搞呢?你重新再扶持一个人不累吗?

现在想想其实就是在玩制衡之术呀,如果说把所有的大权都交付到一个人的身上,那么有一天这个人跳槽了,或者野心膨胀了,他可能就要威胁到你。

只有他的另一端有一个敌对势力在那里制约着他,他才会老实,才会受你控制。

嘿,读到这里,你有没有对这种制衡之术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千万不要小看权术,因为你不能小看人性,不要觉得做管理也好,跟人搞关系也好,只要他跟我感情好,我就完全信任他,你太相信感情的结果往往是很悲哀的,可能面临一个巨大利益的时候,他就会马上把你扔在一旁,把你帮他的前尘往事忘个干净。

二:把柄控制

第2个层次叫做什么?叫做把柄控制。

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吧,清朝后期整个权力就是在她手里,其实这个女人在之前的时候没有那么厉害的,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老皇帝死了之后啊,给东太后留了一个圣旨,简单说就是如果慈禧做的不好,那凭这个圣旨就可以杀了她。

可是这个东太后的智商不怎么样,她后来就把这个密旨给暴露了,暴露之后还当着慈禧的面把它给烧了,结果一烧之后,慈禧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了,找个机会就把东太后给干掉了。

这就是没有了把柄就失去了对这个人的控制,对方可能就会反咬你一口,把你给干掉。

三国演义里面也有这么一个故事,就是当初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就让这个关羽去守华容道,那当时可不是随便口头说一下就让他去守了,是让关羽立了军令状的。

这个军令状其实就是一个

把柄,诸葛亮其实已经算到了关羽会把曹操给放掉,所以他把曹操给放掉之后,诸葛亮嘴上说没事我原谅你了,但是这个军令状还一直攥在他手里,这就是一个把柄。

以前这个关羽除了刘备谁都不服,为什么最后他服了一个比他小了将近20岁的诸葛亮了,就是因为他的把柄被别人握着。

其实如果你经常看电视剧的话,那你会发现里面也有很多这样的情节,某个大领导你求他办事他就死活不给你办,最后怎么办呢?

对方就跟踪他,去看他的日常生活,结果发现他跟一些女人有不正当关系,结果就给他拍了照、录了视频,然后把这些东西给他寄去几张,他什么都明白了,他马上就把事给办了。

所以这就是把柄控制,这个把柄的作用,不在于你去用,而在于不用,在于威慑,也就是说我有这个东西,你小心点。

你不要一下子捅出来,如果说你一下子捅出来,那对方就会觉得反正都捅出来了,无所谓了,那么你就控制不住这个人了。

但现在很多企业,他们想要控制一个人就是这样玩的,故意让你去做一个项目,做之前还让你写保证书,然后故意引导你出错,结果手上就有你的把柄了呀,那以后你就要听话,你不听话就把这个事拿出来敲打敲打你。

三:控制他身边的人

第三个层次就是控制这个人的身边人。

你看当时董卓多么厉害,满朝文武全都听他的,谁也不敢得罪他, 司徒王允做了那么多工作都没干掉他,那最后他怎么死的?是被自己的身边人,自己的义子吕布杀死的。

这就是司徒王允做了很多工作无果后,他就用上了美人计,用貂蝉去让董卓和吕布反目,让他们内部产生矛盾,然后借刀杀人。

你看当初袁家布的那个局为什么失败了,就是因为他们控制不住董卓,如果说当时就在董卓的身边安排的有自己的人,如果董卓不听他们的,马上让他身边的人把他干掉,那袁家可能就把天下给拿到手了。

包括三国演义后期,魏延大喊,谁敢杀我,谁敢杀我,结果怎么样,他身边的人马岱,一刀就砍了他的头。

现在很多企业也也在玩这种战术,你作为公司的员工,仗着自己有才能懂得多,就不听领导的安排,恃才傲物,那领导怎么玩呢?

他不会直接把你给开掉,他会安排一些人到你身边去偷师,让这些人把你所掌握的东西都给学会之后,再取而代之。

这就是通过控制这个人的身边人来控制他,因为人心太复杂太善变,你只有把他身边人也控制住了,这才是多重保险,才能绝对掌控。

嘿,看到这里有没有对“控制一个人”有更深的理解?

这个社会的一个很残酷、人们很不愿意相信的一个事实就是:感情并没有那么靠谱。

我不是让你从此不相信感情,只是你要明白很多时候感情一旦碰到利益,就容易变质。

你今天还很相信的人,也许明天可能就会背叛你。倒也不是每次能说对方薄情寡义,万一别人用家人、用生活威胁他呢?

所以感情是要有的,理性也是要有的,有菩萨心肠,也要玩金刚手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