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性别角色的动态性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和女性都有着多重角色身份,如家庭生活中能够想到的比较典型的角色是挣钱养家的人、照料家庭的人。理论上,不同性别的个体都可能会依据自己的性格特征成为家庭中的典型角色,或者同时兼顾不同的角色。但现实情况是,一些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仍受限于长期形成的性别角色观念而缺乏灵活变动性。性别角色一般是指社会或文化对两性合乎规范行为模式的适当期望。在倡导性别平等公正的现代社会环境中,理解性别刻板印象和角色表征对性别角色的影响,了解男性和女性在家庭角色分工中的现状,意识到性别角色的动态变化,对于实现性别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社会角色理论是性别角色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主张,社会行为中的性别差异源于社会制定的两性劳动分工,这种分工导致了性别角色期望及性别发展技能上的差异,固化的期望和不断发展的技能则促进了男女在社会行为上的不同体现。通常,与男性化或女性化相关的特征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文化成见决定的。在社会角色理论被提出前,围绕传统性别角色的主导理论植根于社会学著作中的功能主义视角。从这个角度看,男人和女人分别在生理上被驱使去承担养家糊口和照料家庭的角色,并认为男性和女性天生就与这些角色相关。这种观点不允许也不考虑这些社会角色有任何灵活变动的可能性。基于功能主义的思考,社会角色理论进一步认为,人们是通过看到男性和女性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来实现的劳动分工,这种分工直接受历史背景、当前情境和对生理性别差异的认知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角色理论和性别角色观念的一种衍生物,反映了人们对男女日常生活的固化认知,即向社会中的个体传达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男性该实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合女性的,其往往提供了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标准。个体的大部分活动是由不同的社会角色及相应的行为决定的,社会角色中的性别分布比例反映了性别刻板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人们经常观察到一群人在从事一项特定的活动,他们很可能会相信进行这项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和特质是这群人的典型特征。研究结果和实际经验表明,持续观察到更多的女性承担着照顾家庭的角色,人们可能认为并相信照顾行为所必需的特征(比如养育和温暖)是女性的典型特征;同样,由于看到男性比女性更多地担任家庭中主要经济支撑者的角色,人们更容易将工具性和支配性视为男性的典型特征。

  人类行为中的两个核心维度恰恰与性别的两个典型刻板特征有关。在性别研究的早期,这些特征被称为共融性和能动性,体现了人类生存的两种基本方式即独立和集体,并且认为男性更独立,女性更集体;男性的典型特征是工具性、支配性和自信,而女性的典型特征是善于表达、热情和关心他人。近年来相关研究和理论也对关于女性和男性的刻板印象进行了研究,尽管包装方式略有不同,比如刻板印象内容模型中的热情和能力,但总体来看,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利用了人们期望男性和女性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倾向。

  不同视角下的性别角色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家庭性别角色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发现,中国男女两性的性别观念处于传统与现代的过渡状态,但女性的性别观念总体上更趋现代化,在年轻女性中更是如此;男性的性别观念更偏传统,且在不同年龄群体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事实上,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经济、社会和技术因素的融合使得多数女性能够有机会进入有偿劳动力市场。社会心理学也持续关注仍由男性主导的领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中阻碍女性进步的偏见和障碍,不过却很少作出类似的努力来理解和纠正女性主导的领域(护理、早教、家庭角色)中男性的缺失。

  劳动力市场上的这些性别不平等也延伸到了家庭领域中的角色分工。在现代生活中,虽然多数女性和男性都同时承担着来自家庭和职业的双重压力,不过从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CWSSS)的情况来看,在双职工家庭中,尽管男性对儿童的保育和家务劳动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多数女性仍然主要承担着照顾家庭与抚育子女的重担,与男性相比,她们的家务劳动量仍然不成比例地增加,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工作前景和实际收入。研究数据表明,具有平等性别观念的男性和女性会更能接受夫妻双方平等分担家务,但妻子承担的家务劳动数量和类型时常受到丈夫实际行为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尽管一些夫妇在个人意愿上愿意平均分配家务,但往往以传统的性别分工来分配家务活动。比如,当父亲们陪伴孩子进行活动时(如玩耍、阅读等),母亲们则依然更有可能做的是照顾孩子的家务(如喂食、洗澡等)。恋爱关系中持强烈平等主义偏好的女性认为,预期的平等主义是不现实的,她们可能最终不得不找一个只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她们做家务的伴侣。

  对于男性来说,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更加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既有家庭角色分工,使男性养家糊口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当“全职爸爸、女强男弱”这一类家庭分工出现时,“吃软饭、没能力”等负面色彩标签也随之而来,无论男性在照料家庭上的贡献多么突出,一旦缺少事业成就或者没有扮演传统的养家角色,依然难以获得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认可。并且这种对男性的刻板印象和角色观念使得男性和女性在年轻时代就深信不疑。当年轻人考虑自己的未来时,无论持有的态度是多么平等,他们往往承认,在结婚安定下来后也会陷入类似的性别模式。尽管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更不容易发生改变,但不少男性表示他们越来越有兴趣帮忙做家务和照顾孩子。也有相应的研究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性格和行为预计会越来越相似,而这种变化的模式对父亲来说尤其明显。

  从社会文化的视角出发,由于男人和女人的生活是由他们的文化背景和日常社会交往构成的,我们会发现,随着现代女性自主获得经济资源的增加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在为自己选择伴侣时,她们更在意长期伴侣的顾家品质。一些现象和研究暗示,女性对忽略哭泣婴儿的男性持负面评价,而对使婴儿开心或正在打扫卫生的男性更有好感。相比于没有与婴儿进行互动的男性,与婴儿玩耍的男性更易获得女性的积极关注。

  性别角色具有动态性

  有趣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变得比之前更具独立性,男性也较先前更具集体性。此外,社会角色理论暗示了一个循环的(而且可能是不完全对称的)变化过程。例如,当一个特定角色中的性别表征开始发生改变时,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也渐渐松动。举例来看,当家务劳动的角色不再完全指向妈妈或者经济供给的角色不再完全指向爸爸时,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特征和典型的社会角色认知也会发生变化。角色本身所要求的技能和特质不再单一地指向一类群体,换句话说,当男性具备照顾家庭的技能时,必须拥有善于表达、热情和关心他人等一些集体性的特征,这也为打破男性的固有刻板印象提供了条件。经典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均被描述为家庭主要照料者时,都被认为是低能力高热情的,而男性和女性均被描述为工作职员时,都被认为是高能力低热情的。这样的结果充分证明,刻板印象是和角色身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不仅仅基于人的生理性别。这启示我们,改变社会角色本身的固化观念是改变性别刻板化行为的关键。

  性别平等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关注的问题,中国更是把性别平等作为个体独立、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虽然人们的性别角色依然会受到“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和限制,但社会角色是传统性别刻板印象与所处文化、环境动态互动的产物。当个体所接触的性别角色信息与以往观念、个人经验存在不一致时,个体的自我角色认知也会发生一些改变。性别角色的动态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方向。首先,职业的相对平等可以使不同性别的个体从容地面对家庭和职业之间的角色转变。其次,良性的动态家庭分工可以保证男性和女性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一定依照传统的角色分工。最后,个体的自我角色可以不依照生理性别和固定观念来选择,在多重角色中能够依照人际互动来实现良性的转变。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莉 石晓柯 欧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