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 王铁梅:那年那景那情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那年那景那情
王铁梅
时间走得太快,冬衣未脱就到了春天。
岁月的更替里,一些人成了回忆,一些事成了故事。前行的路上,能遗弃的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弃了,留来下的便定格在心灵深处,不可忘却。家乡的故园,故园里的红枣树,红枣树旁的老屋,还有曾经走过的小路、赏过的小花、涉过的小溪、爬过的小山、相伴成长的小伙伴,以及那些景色、那些事儿都是抹不去的回忆。
春天注定是美好的开始。那年春天,一个晴朗的早晨,六岁的我独自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长途跋涉。因舅母生了小孩,舅舅来给妈妈报喜,顺便带我去他家帮着照看三岁的表弟。舅舅备了许多食物,一路哄着我去往他家里。不记得见到表弟后是喜欢还是不喜欢,也不记得有没有哄他玩耍,更不记得有没有看到出生不久的小表妹,因与舅母见面甚少,我便成了舅舅的“跟屁虫”。舅舅到哪里我就到哪里,有舅舅出现的地方,必有我的身影。可是,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却忽然不见了舅舅 ,心中落寞且倔强的我坚决不与舅母同屋睡。无奈之下,舅母将我单独安排在一个房间里。还记得那一夜我是亮着灯睡的。第二天清晨醒来,还没有看到舅舅。于是,我便悄悄出了家门,踏上了回家的路。凭着记忆,顺着来时的路,我连走带小跑找回了家。母亲见到我时惊讶的好半天说不出话来,不相信只有六岁的我能独自步行近30里路回来。可是,我真的安全回来了。从此,这次独行成了我在小伙伴中炫耀的骄傲和资本。或许,是因为这次独行,在此后成长的岁月里我从不怕困难。
表弟也六岁那年,家中小妹也六岁了,他们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让表弟有个好的读书环境,舅舅与母亲商议想将表弟送到我们家来读书。母亲善良、慈爱,愉快答应并待表弟如亲生。于是,家里的一张方桌上,我和小妹、表弟一起吃饭,一起写作业。每天上学、放学,我都带着她俩,尽着做姐姐的义务。
表弟10岁那年,一个细雨霏霏的黄昏,本已放假回家的他也学我样,带着7岁的表妹步行30里路来到我家。见到被雨水淋的像落汤鸡似的侄儿、侄女,母亲心疼,一边找更换的衣服,一边埋怨表弟不该带小妹妹冒雨前来。“我想你们了,我心里着急!”表弟只短短的一句话,竟惹得母亲双目含泪。从此,表弟表妹来去自如,我们的家也成了表弟表妹的家。母亲身边多了几个要操心的孩子,我也多了相伴成长的小伙伴。在我的记忆里,不知道是因为母亲好客,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那些年,不仅仅舅舅一家是我们家的常客,母亲的其他娘家人也都是我们家的常客。每有亲戚来,母亲都会做好吃的,不懂得柴米油盐的我总是盼望着有客人来。
在我的家乡,最早带来春天的是那些阳洼里的小草。它们总是像一把把绿色的剑冲破地皮,探出尖尖的脑袋。这样的时候,大地开始有了生机,鸟儿唱起欢快的歌儿,孩子们也便活跃了起来。山坡上、峡谷中、小溪边,一些星星点点、清新艳丽的黄色小花开起来时,柳枝儿也慢慢沉重,绿色开始到处漫延,杏花、桃花朵朵含羞,梨花、苹果花渐次怒放,满山遍野的花树展颜欢笑,灿若云霞,故乡的春天美的让人心醉。我们穿行绿树花丛,我们游戏山坡、小溪,我们采野花、挖野菜,我们常常流连忘返不忍归去……
骆驼山下,湟水河畔,到处都有我们玩耍的脚印。冬春的河水清澈见底,夏秋的河水有些浑浊,但河水的清澈与浑浊丝毫不影响我们玩耍。涨水的时候,满满一河水,浩浩荡荡,由西向东欢快流去,我们在岸上高喊,害怕、激动、兴奋都有;退潮时,河滩上会有鱼儿欢跳,引来许多捡拾者,我们也会穿梭其中。那时候,冬天好像格外冷,河面上总会有一大块一大块的冰,像漂浮的小船顺水流飘来又远去,冰面上还会有许许多多的小冰珠,在太阳的照射下光芒四射。我们选择临近河岸的冰块,放上一些有颜色的东西,目送它远去,希望它远行万里,平安到达它要去的地方……
时光飞逝,仅几次花开叶落、冰冻河开,我们便进入了不能贪玩的年龄。
那年,已成年的小妹、表弟到了本命年,俩人计划找一个与彼此生日相近的日子同过生日,当各自报上出生日期时,小妹竟比表弟小一个月,可是多年来表弟一直称呼小妹——姐姐。
——“你凭什么让我叫你姐姐,让我吃亏这么多年!”
——“我哪里知道?是你自己一直这么叫着的。”
——“快叫哥!”
——“拿改口费来!”
表弟嗔怪小妹,小妹愕然回怼。两人嬉笑打闹,一起问向母亲。
——“我也没留意!”母亲亦说不清楚。
当年阴差阳错的称呼,成了我们表兄妹每次见面时打趣逗乐的笑料。
那些年懵懂、可爱的表弟表妹惹人疼爱;长大后阳光、大气的表弟表妹让人喜爱。因为舅舅英俊,表弟长的帅气,因为舅母秀气,表妹生的漂亮。我喜欢他们,但不是因为他们的长相,而是因为他们的人品。
那年,家兄生病,在等待医院的病床之际,陪同前去的我联系了多年未见已成家的小表妹,希望暂时住在离医院较近的她家里。“哥哥、姐姐,我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小表妹亲自来接我们去她家,而且全心全意照顾哥哥,尽最大的能力给哥哥温暖,逗哥哥开心。最使我难忘的是,一别经年的小表妹竟是调节气氛的“大师”和“开心果”,每一句话、每一个表情都带着幽默,使我和哥哥压抑的心情得到了调解。在她家里,我们住的舒心,我们不知身是客。
那年,母亲生病住进医院,整日里愁眉不展,任凭我们怎么开导都不见笑颜。我知道,年近80的母亲想她的娘家人了,尤其想那几个走进她生命里的孩子们,但她不让我们告诉他们。她怕打扰他们,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几天后,无奈之下,我悄悄给表弟表妹打了电话。得知消息后,表弟、表妹很快赶来了,一进病房,先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安慰母亲,逗母亲开心。一时间病房里有了欢声笑语,母亲有精神了,开始笑了,吃饭也有味道了,病情也好了许多,没几天就康复出院了。
那些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不记得与表弟表妹有没有过争执或不愉快。填满记忆的只有上学、放学,吃饭、写作业,山坡、河滩,小花、小溪……每次想起这些,我都满足,沉湎美好——我年少的往事里充满快乐。
日子在柴米油盐、酸甜苦辣里缤纷,我们都奔跑奋斗在各自的执念中,但我们也没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亲人间所有的温暖和互相宽慰的充实。那些年,母亲付出真心疼爱表弟、表妹,关爱走进她生命的每一个亲人;这些年里,表弟表妹和亲朋好友们也不忘常常来看望年事已高的母亲,给母亲温暖和快乐。尤其每逢传统佳节,大家你来我往,母亲这里好不热闹。母亲高兴。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开始让人舒服的也许是语言,但后来让人舒服的一定是人品。我喜欢与表弟表妹在一起,多少年来我一直默默在心里说——有你们真好。
人生无论经历了什么,如果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有一些难忘的人,那便是最好的一生。
作者简介:王铁梅,笔名梅婷,甘肃兰州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高校教师,《西北作家》签约作家。有诸多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发表在在《飞天》《兰州日报》《河湟》《西北作家》《西部人文学》等省内外报刊、杂志上;散文《山那边》收入甘肃省1949~1999 散文精品汇萃一书;2006年出版散文集《暗香》;2015年出版诗文集《心香》。2016年上半年荣获甘肃省“感动兰州”征文活动优秀奖,下半年荣获“中华文艺散文名家”称号。2017年,在当代百强华语诗人、百强华语作家评选活动中,荣获“当代百强华语作家”称号;在国学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中荣获三等奖。2018年上半年在“精英杯”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得二等奖。2019年上半年获得中国当代汉诗精选1000首大赛铜奖。
阅读往期↓
小 说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四)/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三)/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二)/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小说连载 || 范怀智:如意西街(一)/ 刊《天津文学》2019年第7期
散文随笔
岁月如歌 || 马 婷:暮 年 (原刊《延河·下半月》2021年第3期
每周一评
每周一评 || 庞 洁:燕笑语兮——读燕芬吾师与《燕语集》/ 原刊《延河》2021年03期
每周一评 || 常智奇:历史的批判与审美的选择——评康海《中山狼》的价值投向
投稿邮箱:11753147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