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伟┇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安徽 江志伟/文

王运选、陈辉铭、汪苹/图

  爱党爱国拳拳心,自办展馆第一人;废寝忘食搜集“五史”资料,呕心沥血创办红色展馆。在安徽省休宁县东临溪镇汊口村,83岁退役军人、共产党员姚华亮,从上世纪60年代起,省吃俭用,自费搜集党史、国史、军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五史”资料,退休后在家中办起红色展览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适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进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
红色展馆办起来
  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就创办在他家乡汊口村的老家中,整个两层楼带一个院子的住家,除了留下一个房间和一个厨房、洗漱间维持他和老伴的基本生活之外,其它的地方,包括院子、大厅、其它所有的房间,全都布置成了展览馆的展室。各个设计精美、图文并茂的红色专题的展板,顶天立地地挂满了所有的墙壁;各种苦心孤诣收集整理出的红色资料,一本又一本地铺满了所有的展桌;各类精心收藏完好保存下来的文物展品,一件又一件地陈列在各个展柜之中。截止目前,姚华亮的300平方米、分为9大展区的红色展览馆里,一共拥有展品20000多件,其中实物类展品200多件,资料1000件,图片5000多张,展板200多块,再加上人们赠送的锦旗、题词以及订阅的党报党刊,整个展览馆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浩浩正气歌,满满正能量;“五史”教育基地,人生精神乐园。
  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是2012年开始创办的,2013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而在此之前,他的展览馆情结的萌芽,则要追溯到1961年8月光荣入伍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开始,直到196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提干成为部队的连指导员。最初的时候,他只是因为百倍珍惜自己的这段当兵的历史而不经意地将部队生活中使用过的军旅用品珍藏起来留作纪念,而有意识的收藏这些红色物品与资料,则是在后来的1968年一年时间里竟然有幸两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使他获得了诸多值得珍藏一辈子的纪念品,更使他从此格外有意识地关注起对于毛主席资料的搜集、保管、珍存与研究。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到他退役离开部队时,已经是藏品多多,满载而归。这些因素既是他后来起意创办红色展览馆的实力支撑,也是促成他创办红色展览馆的动力源泉。
本文作者专访姚华亮

  人们最为想知道的“姚华亮老人为什么要创办红色展览馆”的问题,最好还是听听姚华亮自己的回答,他说:退休后,我想我是个党员,又是个退役军人,应坚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初心,永葆军人本色,为党为国防事业再做点事儿。

我何不把几十年收集来的大量革命史料,开个红色展馆,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受到爱党爱国教育国防教育,当个红色接班人。

休宁县关工委主任王运选、秘书长程辉铭、作家江志伟与姚华亮合影于展馆
镇馆之宝《日记本》系列

  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的镇馆之宝,是一本半个多世纪前身为工程兵干部的姚华亮的《日记本》及其系列红色文物,因为这本日记本中,存真着他分别于1968年2月19日和1968年3月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的终身难忘的记录。与这本《日记本》一块珍藏着的,是他接受毛主席接见时所佩戴的《毛主席纪念章》、记录有两次受到接见时间的《毛主席语录》、大会特制《大海航行靠舵手》纪念盒以及大会《入场证》等红色文物,它们与《日记本》一块,组成了《日记本》系列镇馆之宝。
  姚华亮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因为出席1968年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铁道兵、装甲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高等军事院校、政治学院等六兵种二军事院校的“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而于次日下午十八点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的。姚华亮的《日记本》里密密麻麻地钢笔字,详细地记载着这段红色的史实——
  四时,我们来到了雄伟壮观的人民大会堂的接见厅。五点三十分,部队首长兴高采烈地走到厅前,告诉代表们一个振奋人心的特大喜讯:毛主席一会要来接见大家,看望同志们。没等这个声音落下,鼓掌声、口号欢呼声响彻整个大厅,响彻整个大会堂。此时此刻我激动得眼泪直流,心想:我真的能见到毛主席?我要见到毛主席的话,一定马上把这个幸福的会见告诉连队的战友们,告诉家乡的乡亲们,让连队的战友们和家乡的乡亲们也分享这份幸福与光荣……
  这时,部队首长向大家做了个手势,顿时,欢腾的场面一下就平静下来了,静得只能听到代表们的心跳声,其它一无动静。越静心跳越响,仿佛都要跳出来了。几千双眼睛望着一个方向,等着毛主席的到来。
  周总理高声呼唤:“毛主席来看望大家啦”。毛主席在一片欢呼声、鼓掌声中挥手向代表们致意。“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代表们用最大的声音呼喊着、鼓掌着。毛主席红光满面、兴高采烈地向我们走来,走到我们面前来了。毛主席向代表们高呼:“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代表们高呼:“为人民服务!主席辛苦了!”毛主席和我、和前排的代表们握手了,此时此刻代表们各个满脸泪水,有的还激动得控制不住自己哭出声来。当毛主席握着我的手拍照时,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眼泪刷刷地直往下流。我清楚地给毛主席说了一句话:“毛主席,我们连队的同志和家乡的人民请您多多保重身体”,毛主席说:“好,谢谢!”握过毛主席的巨手后,等我擦干眼泪,再看看毛主席魁梧的身体、红光慈祥的面容,等我再想和毛主席说几句知心话时,毛主席早已握住其他代表的手了。毛主席啊毛主席,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把兵带好,把部队建设好,为您争光,为家乡的人民争光。大约二十分钟后,毛主席向我们挥手告别,全场又是一片掌声、欢呼声:“毛主席万寿无疆!”
  随后,1968年3月7日十八点十五分,姚华亮于北京出席“全军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时,又一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接见。
红色展品故事多

  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每时每刻都在涌现出新的动人画面;红色展览馆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有一串又一串的精彩故事——
  “南湖红船模型”的故事。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里有一件展品人见人爱,驻足观看并击节赞叹者络绎不绝,这就是那只“南湖红船模型”。关于它的来历,有这么一则动人的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党史史册上,有一个颇具中国特色且极具戏剧性况味的亮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竟然有两处,它们分别是上海的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石库门建筑树德里,和浙江的嘉兴南湖游船。从此,开天辟地,石破天惊,嘉兴南湖上的这艘画舫式游船,便霎时华丽转身为“南湖红船”,更升华出永恒的“红船精神”。

姚华亮在设计自己的红色展览馆的内容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定要把“南湖红船”放在显著的位置,以彰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党性。这样的设计确实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驻军部队战士们来馆参观后,非常激动的特制出《红船展览馆》的金字匾额,赠送给姚华亮,高挂在展厅的门楣上;而打从村子里走出去的、在嘉兴南湖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董志根,则在网络上观看到家乡姚华亮创办红色展览馆的消息以及红船精神展览之后,便利用春节回家过年的时机前来展览馆参观,一来就给了姚华亮一个包有1000圆的大红包,以资褒奖姚华亮的办展精神可嘉。第二年春节过后不久,他又回家来探亲,一来就给姚华亮送来一只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南湖红船模型”,并还特地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赠姚华亮姚老:红船情结,赤子之心,耄耋之年,精神富翁”,落款为“安徽省休宁中学高中部汊口籍毕业生”……从此,在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里,就不但有了南湖红船的图片,而且更有了来自南湖红船的“南湖红船模型”实物展品了。

《南湖红船模型》
  骑着三轮运展品的故事。寒暑交替数十载,他积累的资料就有十几箱。2012年11月,他觉得,搜集的这么多红色革命史料,除了激励自己、教育子女外,应该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便萌生开办红色展馆的想法。可是,姚华亮屯溪的住所相对较小,难以在此创办红色展览馆。于是,他和老伴商量之后,终于作出一个决定:离开城市的舒适生活,毅然回到汊口山村老家,省吃俭用挤出有限的退休金来,将两层老屋翻修一番,除去一间小屋居住、边屋作厨房外,其余空间全部用作展厅。为节约费用,他竟然不顾已经73岁的高龄老人的现状,毅然踩着三轮车来运送展品资料,每天早早上路,蹬着三轮车,花费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骑行23里山区公路,一连跑了四天,才把屯溪家中的展品资料全部搬运到汊口。一路上好几处上坡,他在前面踩,老伴在后面推,直令每一个知情者都为之动容、赞叹。
  其实,在此之前,姚华亮2000年8月退休后,为了搜集毛主席各类史料及党的光辉历程资料,他就骑着这辆三轮车,不辞劳苦地四处搜罗资料与实物。姚华亮介绍说:“资料来源很广泛,有党报党刊、军报军刊,有理论书籍,也有政史教科书,古玩市场和废品收购站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有时候到废品收购站一待就是一天,如果翻到一件有价值的党史资料,比喝水还解渴,比吃饭还香,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资料就是从废品堆里翻到的宝贝。”
《日记本》系列之《毛主席语录》
  布展不慎摔下梯的故事。这是姚华亮老人自办红色展览馆艰辛过程中最为惊险的一次遭遇。那天如同往常一样,他又在二楼展厅里布置展品。此时由于要将展板高挂上墙壁的顶端,得爬上3米高的梯子的最高处。可能是昨晚没有睡好,也可能是今天的布展心太切人太累了,不知怎么的,攀登在高梯上的姚华亮只觉得眼前一黑,梯子剧烈晃动,他从3米高的梯子上重重摔了下来,栽倒在地,顿时摔得人事不知、昏迷不醒。过了好长时间,才慢慢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的头部、手部和腿部等多处,都已摔破,正流淌着鲜血,这才想到扯着嗓子向楼下的妻子呼救。他的妻子闻讯赶上楼来的时候,姚华亮依然是鲜血直流、难以动弹,妻子见状惊讶得几乎要昏死过去……最后,还是当过兵的姚华亮丈夫提醒她赶快将他扶起来,忍受着剧烈的浑身疼痛,艰难地走下楼梯去救治……
《日记本》系列之《毛主席语录》
  他的家人们都以为,有了此次的流血事件之后,总可以停止老人办展的事情了吧?谁知他硬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身体稍稍恢复之时,他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爬高爬低的布展中去,只不过是一咬牙买来了一直想买而没有买的人字梯来,替换下原来的那只破旧的单梯。
《日记本》系列之《日记本》
“五史”教育不停步

  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每天都在不断地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截至目前已经突破八万人次。留言簿上一片满满正能量的点赞——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梅德木题词:“退役不退志,永葆好本色”;黄山学院党委书记汪枫题词:“初心引领使命,陋室展示辉煌”……姚华亮本人也获得了诸多殊荣,主要有:《中国双拥》2018年度人物入围奖、安徽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徽省优秀退役军人、“安徽好人”、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黄山市国防教育先进个人、黄山市关工委评选为关心下一代“十佳五老”、休宁县“最美休宁人”等。
  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与其他展览馆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式展馆,接地气,倍亲切;谈心式讲解,人性化,好温馨;固定展览馆与游动展览馆相结合,影响格外大。他经常主动与附近的学校、屯溪区各社区等部门积极对接,遇到“七一”“八一”“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纪念日,他主动将展板、图片、史料带到社区、学校、部队、乡村进行巡展与巡讲。83岁的姚华亮真正做到了退而不休,退役不退志,为了他的“红色事业”,虽然忙忙碌碌,却过得很充实。
《日记本》系列之《日记本》
  一生听从党指挥,“五史”教育不停步,姚华亮和他的红色展览馆将会越办越好,用姚华亮的话来说就是:当兵时我最爱唱的歌儿,就是“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今天,退役老兵我最想说的话,就是我永远还是那位“最听党的话”的“毛主席的战士”。
《日记本》系列之《入场证》
出席证
  【图片说明】
  0、姚华亮的红色展览馆(2帧)。
  1、姚华亮接受本文作者的专访。
  2、休宁县关工委主任王运选、秘书长陈辉铭、作
  家江志伟与姚华亮合影于展馆大厅。
  3、姚华亮正在接待展馆的参观者(2帧)。
  4、镇馆之宝《日记本》系列之《日记本》、《毛主席语录》、《大海航行靠舵手》纪念盒、《入场证》(9帧)。
  5、《南湖红船模型》展品、《红船展览馆》匾额及其送锦旗(4帧)。
  6、《当兵的历史》展柜(3帧)。
  7、姚华亮获得的部分获奖证书(6帧)。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江志伟,男, 安徽黟县人。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编委,黄山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黄山市委党校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连心锁》、《皖南风景线》、《老街与少女》、《黄山松宣言》、《花山谜窟揭谜》、《黄山恐龙之谜》、《算神大位》、《花山谜窟》、《珠坛撷韵》、《算神大位》、《郑寒砚集赏析》、《徽菜飘香》、《走近程大位》、《韩再芬》、《周诒春》等多部,合著的有《黄山与徽文化》(与朱万曙、程亚星合著)等。此外,编有《旅游文学讲义》及其配套教材《旅游文学作品选》各一部。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0)

相关推荐

  • 花落杨园

    苏州日报>2021年03月22日 A11版 薛金坤 写过<花开花桥>一文,得了奖,大概是因为沾了花桥的光.而我的家乡常熟杨园与昆山花桥在经济实力上还是有些差距的,就是与隔河相望的辛庄 ...

  • 江志伟: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非遗"撕字书法"两度撕上世博会 安徽  江志伟 蒋劲华先生,是一位曾经两次将他的非遗"撕字书法"绝技撕上世博会的奇人:2005年5月20日开幕的日本世博会安徽周 ...

  • 江志伟: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萧龙士与齐白石的89岁 --<老少年>名画背后的故事 安徽 江志伟 萧龙士(1889-1990),国画家.原名品一,字翰云,因耳背而别署龙士,遂以号行.安徽萧县人.擅画兰.荷 ,早年曾受教 ...

  • 江志伟:今日沙家浜

    今日沙家浜 安徽黄山 江志伟 春来碧水绿,芦接蓝天,鱼欢鸟唱; 秋到金谷白,玉铺沃土,花放稻香. 沙家浜来归,情系沙家浜,于是,又一次把玩这幅抄自沙家浜风景区的楹联,就又一次忆及不久前的沙家浜之行. ...

  • 江志伟: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从一首名诗说开去 安徽 江志伟 这是一首无名氏的名诗,其名就名在当年的胡耀邦辞去总书记后接受记者的专访时,就曾当场背诵了这首诗,你说它有名不有名.这首名诗是这样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从前日日 ...

  • 江志伟:春满人间正清明

    春满人间正清明 安徽 江志伟 春满人间正清明,神州处处杏花村,慎终追远去扫墓,代代薪传好家风.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因此人们把"清明"喻作" ...

  • 江志伟:黟县女婿黄炎培

    黟县女婿黄炎培 安徽黟县 江志伟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中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中国职业教育的首创者.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上海浦东川沙县 ...

  • 《作家专栏》总第098期:鲁迅与邮票|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作家专栏》总第104期:巴金与集邮|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

  • 《作家专栏》总第105期:茅盾与邮票|江志伟(安徽)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温故知新.感恩2019,感恩遇见,感恩一路有你!一年来,文友们将自己的心愿.感想.工作和生活体会诉诸文字,发表在微刊和纸刊,一同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微刊和纸刊的成长.微刊和纸刊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