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王家卫指导的电视剧《繁花》预告片曝光,男主角胡歌凭借海报上了热搜。
算起来,胡歌又消失了大半年。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胡歌总是不炒作不营销,微博状态也鲜少更新。
但是每次上线,必然引起网友的讨论。
为什么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红火的势头呢?
可能大家都记得,他2006年经历的那场近乎毁灭性的车祸。
顽强活下来的老胡,回归后更加温暖而真诚了。
他曾经发微博状态,借用了梅长苏的一句话:
劫后余生的15年里,胡歌活成了什么样子呢?
接纳自己的缺陷
尽管全力修复,06年的车祸事故还是给胡歌留下了可怕的疤痕。重返《射雕英雄传》剧组,工作人员给他设计了有刘海的造型。胡歌在拍戏的时候也总是躲着摄像头,遮挡有缺陷的那一面。
甚至,带刘海的条件也被写入了与胡歌签约的必备条款中。
“镜子把一个感到迷茫、恐惧的男人丢到我面前,他满脸伤痕,浑身血垢。合格陌生的男人吃力地睁开双眼注视着我,他的脸上布满针线,就像刚从裁缝铺里出来一样。”
但是在后来的《剑蝶》中,他饰演一个反派,毫不顾忌形象,反而演的酣畅淋漓。所以在接拍电视剧《神话》时,他拒绝了定妆时候的“刘海”形象。在他勇敢接受并袒露真实的面目之后,《神话》最终呈现的效果也突破了预期。单集最高收视率4.13%,创下央视八套的最高收视。而在后来大火的《琅琊榜》、《伪装者》中,我们看到的胡歌,也都不再用遮挡的形象出现在荧屏。去掉这个心结以后,观众反而看到了梅长苏的隐忍和沉稳,明台的清醒和热血。它可能是外表的不足、过去的创伤,又或者是某件事的遗憾。有的时候甚至旁人都察觉到你的拧巴,而越是这样,你愈是在意。仿佛这种不完美总有拖住我们的力量,但正如胡歌所说:
“这个疤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了。如果我想要观众接受它,我自己就必须先接受它。”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不完满,成就了他更加完整的自我。
闫妮曾经谈及胡歌受伤后人生态度的转变,朋友心痛地和胡歌说:有的人躲避人生的缺陷,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有改变的勇气。而有的人,选择悦纳这些缺陷,变成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选择长期主义
这起车祸虽然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但是对于胡歌来说,也带来了对“人生该怎么活”的思考。经历过生死,他多了一份沉淀,也越发清楚自己心之所向了。所以我们看到他近几年的低调和稳健,都是因为他愿意激流勇退,转而去坚守一份“长期主义”。从李逍遥到梅长苏,他花了6年的时间在话剧舞台上磨炼自己,94场从未缺席;自养病开始,他培养阅读的习惯,向黄磊要来书单,在书里和自己对话。在娱乐圈年末互相赠礼的时候,大多数人送的是自己代言产品。当自己的事业迎来第二次爆红,胡歌又再一次成为炙手可热的男演员时,他却推掉了各种综艺、广告的邀约。
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苦难没有击垮胡歌,反而让他学会了慢节奏的“坚持”。我们常常感到焦虑、迷茫,可能是太过着眼于短期的诱惑和噪音。有时候目光看远一些,看长一些,会让我们的心安定很多。胡歌能沉下心来和时间做朋友,每一步都在为自己成为一个好演员做铺垫,不追求短暂的爆红。所以当他真的成为大家心中的好演员后,即使不常常出来营业,影响力也一直都在。这也就不难理解,胡歌为什么喜欢长跑这种磨炼耐心的运动。为了完成这个地图,我们均匀地分配精力,慢慢发力,最后才能达到胡歌说的那种境界:
最好的作品是自己
不营业的日常,胡歌一个人跑到高原青青海的荒漠,以“长江源环保公益行”志愿者的身份,沿着青藏线一路捡垃圾,挑水,做修理工。他悄悄地参与了保护公路生态的活动,穿着破旧衣服不顾形象的种下一棵棵树。他也开始不声不响地建造小学,而小学的名字正是以自己去世助理张冕的名字命名的。15年前的车祸,他和助理张冕换了座位,捡回了一条命,也失去了一个挚友。
“老天给我一个恩赐,留在这个世界。
那一刻我会想,这不应该只是为了再红一次。
所以我想再等等,再看看。”
人很容易成为思维的囚徒,在熟悉又舒适的环境里,心安理得地过活。胡歌曾坦言,前半生过的太顺了,以致于飘飘然地忘了,自己还可以有更多种活法。这场车祸撞碎的不仅是他的躯体,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并构建生活的秩序。
“上天赋予每个生命个体的时间非常有限,若我们不为自己的命运疾走,生命的痕迹就显得太短浅了。”
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尽绵薄之力延伸出更多生命的价值,确实是最好的作品了吧。
胡歌给人带来的舒服,来自于他的善良、虔诚、谦逊。
同时很大程度也来源于,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热忱生活的勇气。
在话剧《如梦之梦》的现场,有位粉丝请他帮忙给自己89岁的母亲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