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样评判书法的?有哪些标准?米芾是这么做的
书法是一代代传承而来的,但也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它的一系列评判标准,只要有了这些标准,才能为人们欣赏和学习书法建立起了好的秩序。古人对书法的评判标准有哪些?今天我们以北宋书法家米芾为例,说明书法评判标准,而这个标准则是以书法的笔法为核心的,直到今天,它仍对于我们学习和欣赏书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米芾曾在《海岳名言》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世人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说是当时人们在写大字作品时,因为执笔时用力太大,这样的效果就是写出来的字没有筋骨,没有神气,这是人们对写字效果的一种错误看法,认为用力大了,字就会有力量。
而米芾则认为,越是用力执笔,越是没有筋骨神气。他在这里提出了“锋势备全”的概念,他认为,只有锋势备全,才能写出字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主旨就是自然、率真,当然,自然率真一直是米芾书法的核心问题。在米芾以前,人们没有提出过“锋势备全”的概念,这是米芾的创造性看法。说到锋势,我们也就自然想到了“笔势”,笔势是指笔画的趋势走向以及它产生出来的质感,而“锋势”是在笔势的基础上向前延伸了一步,可以说是精确到了笔毫这一层面上。
我们知道,毛笔的笔头蘸上墨即可写字,人们普遍都会关注笔头在力量、角度、墨色的支撑下,写出来的点画感受,很少有人去注意笔毫这个层面上的作用力,而米芾就把笔锋这一细致性问题作为思考和实践对象,使得笔法的表现力推进至更加微妙的地步,可以感受到笔画所呈现的形态、趋向以及趣味。人们常说“唐尚法、宋尚意”,由于锋势的产生,使人们认识书法中的趣味则走向了深入,也由此推动了人们对书法意趣的关注和发展。
米芾是一个极度热爱书法的人,据说他曾收集、购买了一些王羲之书法的真迹,而且他并不把这些真迹拿出来示人,而是偷偷地自己浏览学习,甚至藏起来,在没人的时候拿出来欣赏。但米芾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拿到王羲之书法的真迹后,并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拿来仔细观察王羲之书法的笔势与锋势问题,如他说“(王羲之书法)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态。”可见他对锋势的看法是来自于对王羲之书法的学习之后。
米芾在书法上是很有建树的,不仅有理论建树,而且还独创一体,米芾书法的主要风格就是追求自然率真,达到“意足”的境界之上。那么,米芾是从哪些方面来实现他自己的想法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执笔的要求。他在《自叙帖》说“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这句话当中谈到了写字时执笔不能太紧、用力太大的问题,而且还由此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振迅”、“天真”、“意外”的艺术效果,相反,如果是执笔太紧,用力太大,就不会产出上述书法效果。
二是对用笔故意藏锋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藏锋就如蒸饼一样,“笔笔如蒸饼”,“丑怪难状”是极不可取的,当然,米芾也不认为笔笔都要出锋才是最好的,这样做也不可取,我们从米芾对古人书法的观点中可以感受到,他所倡导的用笔之法,其根本目的是要达到自然的效果,全部是藏锋不可,笔笔露锋也不可,一切都要围绕着“自然”而然。
三是在字形结构上的要求要做到差异化。米芾曾经用了一个字举例说明写字时不能雷同。他说“'三’字三画异,故作异。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意思是说,这个“三”字,本来是有三个不同的笔画,所以在书写时就要写成不同的三个姿态,包括用笔的轻重等,把三个横画按照它们各自的特点写出来,才有达到自然之感。
四是章法要合理,不能故意安排,要本着所写内容中的字的大小、笔画多少自然安排,这才是最为精妙的做法。他用了“太一之殿”来举例,“'太一之殿’作四窠分,岂可将'一’字肥满一窠,以对'殿’字乎!盖自有相称,大小不展促也。”每个字的笔画多少“自有相称”,不要做到整齐划一,这样就失去了自然天真的艺术性感受了。如果把四个字等分下来,最后一个字在窠中必定是一个黑块了,何来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