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功臣的态度上面,相比于刘邦,光武帝刘秀的确技高一筹
公元八年,王莽代汉,自称皇帝,国号为新。由于他的倒行逆施,不到十年,饥荒遍地,各地纷纷起兵反抗。众多力量经过激烈角逐之后,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取得天下之后,自然也遇到了处理功臣的问题。在这方面,他采取了与刘邦截然不同的手段,显得技高一筹。
邓禹,他曾与刘秀在长安同窗学习,关系密切。当反王莽的烽火遍地燃起的时候,有人劝他投奔更始帝刘玄,邓禹不肯。当他听说刘秀起兵之后,毅然北上,长途跋涉,追奔刘秀。刘秀十分高兴,问他:“你远来投奔,是想当官吗?”邓禹说:“不是,我只希望您能威震四海,我能效微小之力,青史留名。”刘秀大笑,和他单独谈论天下大事。邓禹分析说:“更始皇帝毫无大志,您如果能招揽英雄,取信于民,定能重建汉室基业。”刘秀大喜,把邓禹留在身边为自己出谋划策,命令左右称之为邓将军。
每次任人拜将,刘秀总要先征求邓禹的意见。邓禹推荐的人,都用当其才。刘秀赞扬邓禹有知人之明,委任他为前将军,持节。邓禹率精兵两万,西进关中,一路上破关斩将所向披靡。刘秀即位称帝,封邓禹为大司徒,开始了平定各路军队的统一战争。邓禹军纪整齐,所到之处,男女老幼,望风相迎,投奔的人日以千计。不久就汇集了百万大军,威震关西。刘秀多次下诏表扬。
统一天下之后,论功行赏,邓禹最高,封为高密侯,食邑四个县。同时解除了他的左右将军职务。邓禹心里明白刘秀的用意,于是,从此远离名势,在家孝顺母亲,教育子孙。十三个儿子,各有所长,为人称道。刘秀对他自然十分放心了。邓禹五十七岁时寿终正寝。
贾复,是刘秀的又一员得力干将。他最初投奔刘玄,见刘玄难成大业,转而投奔到刘秀军中。由邓禹引荐,深受刘秀器重。刘秀把自己的战马赠送给他,任命他为都护将军。
射犬之战中,时近中午,还没能攻下敌阵。刘秀命贾复先停战吃饭,贾复却说:“先攻破他们再吃饭。”冒着箭雨,身先士卒,大获全胜。真定之战,他身负重伤,险些丧命。他跟着刘秀南征北战,勇冠全军,从未失败,身上共有十二处负伤。当其他将领居功自夸时,贾复却一言不发。刘秀说:“贾君的功劳,我心里明白。”
平定天下后,刘秀封他为胶东侯,食邑六县。贾复看出刘秀要息武修文,不愿让功臣们聚于京城,就主动交出兵权,深居不出,潜心儒学,最后寿终正寝。
对其他功臣,刘秀也大加封赏,让他们自己提出条件,全都一一满足,群臣皆大欢喜。有人劝刘秀说:“古代封一个诸侯也不过百里,为的是不使地方势力过大,加强中央权力。现在动辄食封四县,不合法制。”刘秀说:“古代亡国,都是因为无道,没听说因为封给功臣的土地太多而灭亡的。”
其实,刘秀在“息武修文”的堂皇名义之下,给功臣们加官进爵,让他们到封地去享清福,既笼络了人心,又夺了他们的兵权,消除了后患,一举两得。只不过刘秀不能明说。这种兔死狗烹,只是手段比较温和些就是了。刘秀要“息”的正是像邓禹、贾复这样既智勇双全,又手握重兵的人。刘秀对他们是很不放心的。对于他认为可以放心的功臣,他还是留用的,最典型的就是吴汉。
吴汉,为人质朴憨厚,一着急,连话都说不明白了。但他勇猛异常,冲锋陷阵,屡建战功。河北平定后,吴汉与诸将一起把刘秀推上了皇帝的宝座,被封为大司马。每临战斗,神态自若;每次出征,早晨接到诏书,晚上立即出发,刘秀常常赞叹不已。所以,吴汉一直留任。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记下了吴汉的事迹之后,发了一番议论,他说:“过去陈平因为智谋有余被刘邦怀疑,周勃却因为质朴忠厚而被信任;在仁义不足相依的时候,聪明人会因为过分聪明而被怀疑,质朴的人却因为他的这一缺点而被信任。”一语道出了刘秀取舍功臣的目的。
马援的悲剧,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刘秀的真实用心。马援虽投奔刘秀较晚,但他为刘秀最后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他立志在边疆建功立业。公元44年,他对老友孟冀说:“当今匈奴、乌桓仍在侵扰北疆,我要请求带兵消灭他们。好男儿应当战死疆场,用马皮裹回尸体埋葬。”在他的再三请求下,刘秀勉强同意给他三干人。匈奴闻讯而逃,马援无力远追,壮志未酬。
他六十二岁,又请求出征南方的武陵蛮。刘秀借口他年龄太大,拒不答应。马援再三请求,并上马表演一番,以示雄风不减当年。刘秀只好答应。马援出征,首战告捷,乘胜追击。时值盛夏,天气酷热,瘟疫流行,许多士兵染病而死。马援也染上瘟疫,仍坚持巡阵,鼓舞军心。许多士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由于年迈体弱,马援病死在战场上。刘秀当即追回官印。马援的家属们不敢把马援的尸体运回,只好买了地草草下葬了。马援的马革裹尸还愿望,未能实现。
对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军,刘秀为何如此刻薄呢?
其根本原因,就是马援的做法,违背了刘秀的意愿。刘秀害怕功臣长期统帅军队会威胁自己,所以用封赏的办法收回了他们的兵权。马援主张大动甲兵,又多次拥兵在外,他是为了保卫边疆,可令刘秀放心不下。刘秀几次不批准马援的请求,已暴露了他的这个阴暗心理。可惜,马援并未体察到这一点。